唐太宗皇帝附体的实例与感悟
世間人真正不知道無間地獄苦。前年,唐太宗有個光碟傳到香港,我看了。唐太宗說,他這個光碟會度很多人,這個話說得很有道理。他為什麼墮地獄?用武力奪取政權,殺人太多,因為殺人墮地獄,受盡苦難折磨。怎麼出來的?他也不知道,他說一個菩薩對他很好,叫他,李世民,你趕快出去,他就聽話,就這麼一下就出來了。出來之後,迷惑顛倒,為什麼迷惑?頭在地獄裡受的傷太嚴重,受這些刑罰,所以頭腦不清楚,記憶都失掉了。記憶當中最深刻的,他底下的宰相魏徵,他記得,其他都記不得了;還有皇後,他記得。實際上講,他的病是情執太重。他跟皇後感情非常好,皇後死的時候好像三十六歲。唐太宗就一個皇後,這個皇後死了之後,他再不立皇後,這個也是歷史上很少見的。他愛他這個皇後,念念不忘,所以在地獄裡頭他記得這個皇後、記得魏徵,其他的統統不記得了。知道自己殺人很多,因為這個罪墮地獄。這個光碟給一般人很大的啟示、很大的警惕,人不能作惡。真的這個光碟是勸善規過,教我們用真誠心、用慈悲心、用堅定的信心,念佛求生淨土。他也念佛求生淨土,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往生極樂世界去了。佛門的大護法,就是情執太重。
他不但護持佛法,儒、道,他在世的時候基督教剛剛傳到中國、回教傳到中國,他統統護持,他是多元宗教的總護法。人是個好人,做皇帝是個好皇帝,處處為人民著想,為天下後世著想,編這套《群書治要》,這個功德大!他自己出來,不知道什麼原因。出來,大概過了很久,你看,一直到我們《群書治要》的樣本做出來了,世界書局將這個樣本寄到澳洲給我看。那一天在我小客廳裡頭,我擺在桌子上,八、九個人圍在一起欣賞這個本子,印得我們很滿意,精裝三冊,外面有個函套。我們印這個本子,目的是想保存它不再失傳了。這個書,我想了十幾年,沒有人知道,沒有人見過。我知道有這麼一部書,我沒有看過,唐太宗編的。實際上操作是魏徵帶頭,好像有一個小組,有四、五個人,負責人。在過去,就是唐太宗往上去,過去二千五百年,從三皇五帝一直到隋代,這個二千五百年,古大德關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些道理、理念、方法、經驗、效果,古書上有的統統抄下來,抄給他看。在一萬多種書裡頭,到最後精挑細選,選中六十五種。在六十五種裡頭,再選擇唐太宗他所要的,一條一條抄下來,成為這部書。
我是講經偶然提到,有這本書,可能失傳了,沒有人曉得,問多少人都不知道。過了好像二、三個月,居然我收到一個郵包,打開一看,兩套《群書治要》。我真是非常非常歡喜,心裡想了十幾年,終於到手上了。翻開來一看,民國初年商務印書館印的,都是在我出生之前,換句話說,一百年前印的東西。這兩套都還不錯,好像是沒有人看過,書沒有折疊,沒有折疊的印子,保存得很好,是新書。但是紙黃了,變成黃色的,字非常完整。我趕快交給世界書局,印一萬套,分送給全世界各個大學圖書館去收藏,就不會失傳了。這個是人類的瑰寶,它能救全世界。我們正在看的時候,突然唐太宗附在悟忍法師的妹妹,那一天她到我們這來看我,附在她身上。突然她跪下:我是李世民,來感謝的。我說感謝什麼?他因為《群書治要》才離開地獄,這是建了一個大功,如果沒有這部書,他出不了地獄;這部書我們今天印出來,看到樣本了,他來感恩,感謝的。告訴我,這部書可以救全世界,帶給我這個信息。
這個信息很重要!因為我當年得這部書,目的就想把它印一萬套,讓它不至於失傳,提供給中國人做參考。這一萬套《群書治要》,我那個時候分配,送一千套給國民黨,送一千套給民進黨,送三千套給共產黨,這五千套,另外五千套送國外,我這麼分配送的。沒有想到外國。唐太宗提醒我,可以救全世界。我一想,對,所以立刻想到要把它翻成外國文。聯合國,外國文通用的文字,有全世界六種文字,這裡頭有中文。就是使用人口最多的六種文字,聯合國所定的,我們就希望著用這六種不同的文字,把它翻成外國文向全世界流通。我也就豁然大悟,這些年來外國人不是常說嗎?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所以外國人都害怕,怕中國人崛起之後會對付他們、會報復他們。他們害怕,所以聯盟要來對付中國。我就告訴他,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不是中國武力,不是中國政治,不是中國科學技術,也不是中國的財經貿易,都不是,是什麼?是中國人的《群書治要》。不久的將來,你們統統都能看到,這叫中國人的世紀。
所以我現在還沒有這個門路跟中國領導人碰頭,如果我有這個門路跟他們碰頭,我就希望中國把這個《群書治要》印上個幾億冊,至少要能夠跟《毛澤東語錄》相比。我聽說《毛澤東語錄》,當時印過五十億,印過五十億本。《群書治要》印個五十億本,讓全世界每個國家都能夠給它個一億、幾千萬本,大家都讀,全世界人都讀《群書治要》,這就是中國人的世紀。我們在這裡建立共識,會給全世界帶來安定和平。大家一起來講解、來研究、來討論,如何怎樣落實,天下不就太平了嗎?這是唐太宗見我,真正有意義的一樁事情。他要不來見我,我沒想到。他這一句話提醒我了,我們朝這個方向去做。譯本愈多愈好,各人各人翻譯的都不一樣沒有關系,鼓勵大家都翻譯,不要用什麼統一的譯本,不需要,互相來做參考。應該在二十年、三十年之後,後人再做一個定本,就用這麼許許多多的譯本做一個會集本,做個定本流通,統一全世界。全世界是一家人就不打仗,軍隊就沒有了,每個國家不要有軍事開支、開銷,那節省多少錢,這些錢用來照顧人民,人民生活就大幅提升。誰能夠統一全世界?《群書治要》統一全世界。好!大家都服了。
湯恩比博士曾經說過,在一九七0年代的時候他講過,世界應該統一,才能夠消滅人禍,就是戰爭,戰爭不是好事情。什麼人來統治最合適?湯恩比提到的是中國人。他說,為什麼?中國人從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一直到今天還統一,沒有分裂過。歐洲,過去羅馬統一歐洲一千年,羅馬亡國,再不能統一了。所以真正統一的智慧、統一的理念、統一的方法、統一的經驗,中國人第一。這個話講得有道理。中國人憑什麼統一?憑《群書治要》,這本東西是中國學術的精華。你看,《四庫》是中國歷代聖賢豪傑、仁人志士,他們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方方面面想得深、想得遠,全都總結在這一套書裡頭。唐太宗撷取其精華,把它編成五十萬字的一部書,這個分量不多不少,大唐盛世就靠這部書。這部書的來源就是《四庫全書》,從《四庫全書》裡面來的。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0五集) 2013/3/4 馬來西亞華嚴講堂 檔名:02-040-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