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也有指妙玉的。
对这句话的解释有点异议,阆苑仙葩应该是黛玉,黛玉前身是绛珠仙草,美玉无瑕应该就是女娲补天剩的那块顽石化身的宝玉了
twoish 发表于 11/1/2016 1:42:2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84565#73184565][/url]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也有指妙玉的。
对这句话的解释有点异议,阆苑仙葩应该是黛玉,黛玉前身是绛珠仙草,美玉无瑕应该就是女娲补天剩的那块顽石化身的宝玉了
twoish 发表于 11/1/2016 1:42:2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84565#73184565][/url]
也不要忘了史湘云。她当初醉卧牡丹还是海棠花海。还有美玉也可能是妙玉。我觉得都有可能。毕竟前面已经提到宝钗和黛玉。史湘云还有金麒麟,感觉也是关于其命运的伏笔。同样妙玉的结局我一直存疑,不认为是高鹗写的那样。
对,这个问题也确实一直挺困扰我的。《枉凝眉》定是主旨在黛玉,这个没得说,从后面“泪珠儿”那几句可以得证。关键在于是说她和宝玉,还是她和宝钗。要说《枉凝眉》如果从组曲里抽离出来,那阆苑仙葩指黛玉,美玉无瑕指宝玉,似乎也能说通。以前看大陆版红楼梦一直也没质疑过,但后来看了一些文章和讲座,回到原文的情境中去,细想还是有很多不妥:
1. 葩是指花,绛珠仙草是草,以“阆苑仙葩”代指绛珠仙草类别上有差误,其他作家还好,曹公对一应花草之名如数家珍,怎能在小说这么重要的地方花草不分?如果说“阆苑仙葩”是指宝钗,宝钗是花中之王的牡丹,似乎也说得通。黛玉凭名字中一个“玉”字做“美玉无瑕”也是当得起的。
2. 宝玉的前身是赤瑕宫神瑛侍者,这个“赤瑕”二字似乎与“美玉无瑕”又矛盾了。宝玉自比“须眉浊物”,其个性举止好像也的确不是那么“洁净”。倒是用“美玉无瑕”来形容黛玉的“质本洁来还洁去”恐怕还恰当些。
3. 《红楼梦》组曲十二支的后十支每首曲子都直接对应一个正钗对象,由此可见前两首也应该遵循此理。第一首《终身误》虽然更倚重宝钗,但已经是薛林共用,由此推想第二首唯有也是薛林共用,但更偏向黛玉才能在结构上对称。这里如果把宝玉扯进来不妥在于:宝玉是男子,不是正钗,而把他放在揭示群钗命运的十二支组曲里作为直接对象,似乎有些混乱了。
4. 《枉凝眉》文本前段都是骈偶对称,有点“花开并蒂,各表一枝”的意思,很符合“薛林”的对称关系。“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这两句要说正好一个是指昨世的“木石前盟”然而今生无缘,一个是指今生的“金玉良姻”但又“终究是意难平”,仿佛也说得通。况且“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这两句,此时宝玉正是座下听曲人,让他把自己理解为“水中月”“镜中花”其中的一个似乎又有不妥,倒不如说镜花水月是指薛林二人,这辈子都与宝玉擦肩而过的好。
当然,《枉凝眉》里到底指的是黛玉和谁我也没有办法定论,主要是“玉”这个概念和宝玉联系得太紧密了,要硬说是指黛玉仿佛是有些牵强。但是目前还是觉得“薛林”这一说似乎更有道理,更符合小说这一段的构思。
1011s 发表于 11/1/2016 2:48:32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85565#73185565][/url]
还有 “可叹停机德” 这德字,真是很有深意,读来并非全是褒义。我感觉没有贬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曹雪芹一开篇就写了宝玉是一个混人,所以宝玉对宝钗的意见,不是作者对宝钗的看法。宝钗聪明人,当然知道宝玉喜欢听什么。但是,只说好听话的人,如何算是有德?
“停机德”,出于《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故事说: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就拿刀割断了织布机上的绢,以此来比学业中断,规劝他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
xiqi 发表于 11/1/2016 6:15:04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87869#73187869][/url]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0384#73190384]27楼1011s的帖子[/url]宝琴的作用不知道。我比较同意,红楼梦是完全基于曹雪芹本人的经历写的。所以,宝琴也许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发生过的事,曹公如实写出来了。也可能宝琴后来还要出场,这个不可考。不过,根据脂评的信息,红楼梦是对称的架构。就是照镜子,一开始是正面,后半是反面。前面发生的事情,后面还会发生,只是换了人物,换了结局。所以宝琴索梅,可能对应后面比较相似的另外一件事情。
至于薛家,我还是觉得文官转皇商太不可思议了,没有这样的历史记载呀。清朝其实阶级壁垒最森严,比明末的开放不同。薛家或许是八旗包衣出身,是皇家的家奴,我觉得是最符合书中各种行文的猜测。这样,宝钗待选采女,薛蟠娶金桂,贾母不同意金玉之说就都有根据了。
而薛宝琴被许了梅翰林,我觉得这是另一件事。
宝琴是曹雪芹着墨中最特别的一位,特别到简直不像曹公写的。我隔壁帖子里就有美眉质疑宝琴是个AI,哈哈哈。她太完美,完美到不像真人。比宝钗黛玉都美好,贾母一见倾心和凤姐儿唱和着要讨她做媳妇,贾母这老道之人,凤姐儿这精明才干,会不打听清楚就开口讨人做媳妇儿?无非是做给薛姨妈王夫人看罢了,只是明白告诉她们,别想把宝钗嫁宝玉了,我们没看上。
这样一来,宝琴的所有美所有好,都不似真的了。而宝琴也确实在十二钗中没有位置,甚至副钗又副钗中都未提及。如果她真这样美好,怎么可能不提呢?所以宝琴真人可能只是个宝钗家里普通来做客的小姑娘,长得漂亮讨人爱,贾母拿她做筏子罢了。至于这个小姑娘究竟有没有已经许了梅翰林,梅翰林又是何许人也,全是在薛姨妈一句话里就交待了,都是含糊不清的。
翰林这样的官职,大部分是很穷的,连清贵都算不上,只清不贵呀……这个梅翰林家娶宝琴应该也是低门娶妇的代表。而梅翰林家都比薛家门第高,这也表明了薛家确实是商家吧。毕竟翰林院是文官入门阶层的,虽说非翰林不入阁,但那凤毛麟角的概率不可做常论,绝大多数翰林老死了,权力地位和上升途径都还不如外放的一个县长呢。
我就是瞎想的,很多地方想到哪儿说到哪儿,肯定都不严谨,不对的地方美眉多指正。
哎呀,开心开心,可以有人陪我侃红楼。
cristal2011 发表于 11/1/2016 11:59:07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1297#73191297][/url]
曹公的基本立场是包括宝玉在内男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女孩子要变坏也是嫁给男人之后真真假假,不好说啊。比如北静王的形象还是很正面的。而且,宝玉嘴里说出来的话,不见得是作者真正的想法。所以作者才说一纸荒唐言。
tenbagger 发表于 11/2/2016 1:07:28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1747#73191747][/url]
秦可卿可疑是因为她的身世太过匪夷所思。就算贾荣什么都不是,也不至于娶一个育婴堂的弃婴。而且收养她的也不是贾府的亲戚或者交好。这非常不合常理。如果是普通小官,或者小商的嫡女也说得通。况且,秦可卿的身世是曹雪芹着重写的。如果这些信息不重要,曹公何必写那么多呢?尤其是尤氏,贾府的那个大夫人(邢夫人?)都没有仔细些身世,感觉不重要的就不提了。才使得秦可卿的身世很让人怀疑。
你说的很有道理呀。哈哈哈,好开心可以这样讨论。王家后来确实是超过了贾家,书里种种描述可以看出。贾家其实一直在没落,从他们家几代人的婚姻嫁娶对象就能清楚得知。二公那一代不表,应该是开国功臣。贾母这一代,她本身是史侯家的嫡女,嫁入贾公府做当家主母是顺理成章的。她的儿女,贾赦原配应该出身也不错,可惜没有留下子女早亡书里没有着墨。刑夫人是继室,出身不高很合情理。贾政娶了王夫人,应该是王家从王子腾开始有了发迹的气象,在贾家的帮助下蒸蒸日上,王夫人进贾府联姻也是顺理成章的。而贾敏是嫁的最好的,林如海家里也是世代簪缨之族,更难得的是林本人还在家族袭爵结束后成功转型走了科举之路,一直让林家跻身政治中心,保持家族实际地位不降。我觉得贾老公爵如果还在世,一定恨不得林如海是自己亲生的孙子呀!美眉说贾政是皇上怜惜赐了官才没走科举路的,哈哈,皇上怜惜是真,但贾政自己考不上也是真呀。
而到了贾宝玉这一代。贾家世袭的公爵其实已经快没有了,快袭到头了。如果贾宝玉这一代还没有成功转型到科举之路,那贾家必败无疑。这也是为何贾家给死去的贾珠娶了李纨,国子监祭酒,也就是国立大学校长的闺女呀,贾家迫切想要转型的心真的很急切呀。
可惜,贾珠早亡,不然贾家中兴也未可知呢。
贾家这时已经是江河日下,再贵重的勋爵,没了实权还能怎样,如果不是元春进宫有了新的政治资本,别说权力中心,恐怕贾家在勋贵圈都难有话语权。看看贾家满门的男人吧,袭爵的贾赦只知寻花问柳娶小老婆,贾母被他气得倒仰。贾政虽然没出息,但好在大面上看着还算上进,也好歹有个闲职做。宁国府就更别提,贾敬只修仙,贾珍忙着爬灰,贾蓉是连爵位都袭不上的公子哥儿,能娶秦可卿已然不算辱没了他。所以我一点也不同意刘心武的说法。贾蓉那样的,要爵位没爵位,要官身没官身,不举业不上进的破落户,还想娶谁啊?
而反观王家,他们家没有爵位,不是勋贵之家,而是实权派。从一开始贾府的家臣,到替了老公爷的职,再到一路升至九省都检点,王家一直是在向上钻营的。前期借贾府的李,中期就跟贾府持平,后期,赶超贾府妥妥的。所以,凤姐儿才能说自己腰杆子越来越硬,因为她有个能干的叔伯王子腾呀。
而王夫人嫁进来是王家彼时对贾府扶持的投桃报李,也算投名状,等凤姐再嫁进来,私以为是贾府求来的。此一时彼一时,这时更需要联络感情的就是贾府而非王家了。
cristal2011 发表于 11/1/2016 11:36:54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1125#73191125][/url]
是的,湘云在曹公的笔下是最光明磊落的一个人了。有什么说什么。同时也很积极乐观。自己身世其实不好,父母双方,仰仗哥嫂生活。可是她并不以为意,仍然把欢乐带给大家。
我的个老天……还第一次看到有人这么说湘云的
戏子那段,是王熙凤先提的,大家都看出来小丑是像林黛玉,只是没人敢说。湘云心直口快说出来了罢了。要真说不是善意,是凤姐不善吧……
啥叫看出宝姐不实在去拢着黛玉了?凹晶馆上一章,湘云还住在宝姐姐家里呢。
只是搜检大观园后,宝钗自忖不宜再住在大观园了,回家去了。所以湘云才搬到李纨那里。她跟黛玉说的话,我的理解不是她真的恨宝姐,而且遗憾大中秋的,宝姐姐也不来和他们团聚起诗社,却回自己家去了。两个孤女惺惺相惜。
再说,湘云拢着黛玉,对她有什么好处呢?我实在想不出来
菠萝酥 发表于 11/2/2016 1:43:25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5459#73195459][/url]
结局肯定不好,可怜金玉质,落入泥淖中。结局就是她跟黛玉写的诗词,寒塘度鹤影。应该是孤单一个人。至于如何落到这个地步,不知道了。既然用鹤来形容湘云,虽然孤独,同时也高洁。古代,女子一个人过,是很悲惨的事情。
说她云空未必空,应该就是指她对宝玉有感情吧
sunnypotato 发表于 11/2/2016 1:11:03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5034#73195034][/url]
Re,美玉是宝玉,不是宝钗我觉得不是宝玉。因为判词也好,歌也好,写的都是薄命司里的女子。宝玉既不是女子,也不在薄命司里,所以歌词里不应该有宝玉的位置。我比较倾向妙玉,毕竟她名字里带玉。呵呵。
linglituo 发表于 11/2/2016 12:50:12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4781#73194781][/url]
黛玉只会和一个人计较,就是贾宝玉。我觉得凤姐是有一丝丝恶意的。如果黛玉忍不住,就会出丑。黛玉深不可测,凤姐手里拿着人家的钱,她对黛玉有一丝忌惮。时不时想要试探深浅。黛玉多少也知道。不仅黛玉知道,估计宝钗也知道。这两个人都是很懂人情世故的。只不过她们年纪小于王熙凤,到底还是小姑娘,不够王熙凤老谋深算。
看戏之后她生气,其实主要是气宝玉对湘云使眼色,让她别说出来。
结果湘云和黛玉都不领情……
凤姐打趣黛玉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但是黛玉从来没生气过
什么吃茶做媳妇,吃姜之类的
我相信凤姐说小丑像她,不会有恶意,否则不是惹恼老太太吗
菠萝酥 发表于 11/2/2016 1:52:2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5597#73195597][/url]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5459#73195459]62楼菠萝酥的帖子[/url]王熙凤是借刀杀人的第一把好手。她说的话能是废话?她看人也非常厉害,不然不会年纪轻轻做了当家奶奶。
凤姐是当家人,是嫂子,不也没说出来。何况凤姐经常拿宝黛逗乐。湘云是什么身份,亲戚家的小姐说话这么不走心,怎么不见她说别人,三春不管好坏事儿,怎么不见湘云大咧咧地随意说呢,因为黛玉孤零零没人可靠。住黛玉那里是因为潇湘馆比三春那里从小姐到丫鬟人都善良,住着舒服。按亲戚关系,湘云应该是和三春最亲近才对。也不是说湘云不好,就是觉得娇憨是表相,实际和宝钗探春差不多。
Viviennedd 发表于 11/2/2016 1:59:15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5702#73195702][/url]
说真的,我一点没看出来王熙凤对黛玉不友善。你能展开说说吗?贾府是一个利益集团,方方面面的利益。王熙凤机关算尽,这句评语不是白给的。她一直在算计贾府的上上下下。这也是她跟贾琏最后撕破脸的主要原因。所以最后她反算了自己的性命,因为她得罪了所有人,众叛亲离,除了平儿,没有人喜欢她。
黛玉到贾府小心翼翼,是因为凤姐不友善?我没看懂你的逻辑
菠萝酥 发表于 11/2/2016 2:15:4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5933#73195933][/url]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5786#73195786]71楼扶苏的帖子[/url]凤姐最大的原罪就是贪。很多地方隐射了。包括她的判词也一样。她为了她的欲望,算计所有人,捞好处,最后自食恶果。当然,她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人物。魄力,胆识,远远超过贾府的男人。而且,她很懂得察言观色,懂得站队,绝对不触碰老祖宗的底线。她算计黛玉,算计其他人,想要掌控全局。凡是档她财路的,都不会留情面的。
凤姐儿就是个高级打工仔,在几层boss下既要捞实惠又要捞业绩,印象分当然是抢的越多越好。红楼梦大观园主要是贾母和王夫人婆媳的较力,贾母要兼顾贾家族的命运和最疼爱的两个小的。王夫人则是自己子女和娘家的势力发展。侄女凤姐也不过是暂时代理,迟早都是宝二奶奶的。凤姐本身对黛玉没有恶意,黛玉是心里门儿清,也不会计较蝇头小利。凤姐不过是讨好王夫人罢了。
Viviennedd 发表于 11/2/2016 2:19:56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5994#73195994][/url]
凤姐算计贾府上上下下,是她和贾琏撕破脸的原因,这什么逻辑。我的意思是,贾琏可以容忍王熙凤算计老祖宗的家财,算计其他人的东西,但是最后发现自己老婆尽然动到自己头上来了,所以不能忍。而且,王熙凤不但算计别人钱财,最后还涉及了人命。贾琏虽然也贪,没用,王熙凤还是触及了他的底线。最重要的是,他发现王熙凤把财产都转移到王家去了。这个谁能忍?
干嘛不直接说他算计贾琏,所以撕破脸
难道凤姐是要找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好接自己的班吗?
菠萝酥 发表于 11/2/2016 2:28:06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120#73196120][/url]
可是她最后和黛玉更加亲密啊,呵呵。湘云和黛玉性格本来就比较相近。算是性情中人。年纪小的时候,彼此都有脾气,幼稚,无法客观,宽容的看待彼此。等岁数大了,相处久了,自然脾气相投的人会走得更近。宝钗本身比较克制,也不会允许自己跟谁特别亲近。不过,宝钗,黛玉,湘云心地都很善良,彼此关系不错的。
悬 发表于 11/2/2016 2:32:00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185#73196185][/url]
凤姐,巧姐的判词或者歌词里写的很清楚啊,文章里也有凤姐跟平儿的对话,她把私房钱都放到自己弟弟那里了。平儿好多对话说道舅姥爷,那就是王熙凤的弟弟,王什么来着,名字我忘了。她的结局就是哭向金陵事更哀。王熙凤把钱放弟弟那里,倒也不完全是为了独吞,就跟甄家把一部分钱放在贾府一样,算双保险。但是当她发现贾府不行了,要被抄家了,就彻底不愿意交出那笔钱了。本身她对贾琏也不放心。
证据please,这么说,吃瓜群众还以为凤姐马蓉呢
菠萝酥 发表于 11/2/2016 2:35:07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250#73196250][/url]
凤姐的性格是佩服有能力的人的。这在她用人上可以看出来。她去宁国府办丧事,看得出来她只在乎能力。她身边也都是有能力的人。所以她喜欢宝钗很好理解。黛玉再聪明,根本不管俗事,这不会是凤姐欣赏的个性。
凤姐最是擅长谋划算计的,这因为这样她应该更亲近拉拢黛玉才对啊。黛玉若是做了宝二奶奶,当家大权还在凤姐手里,如果是宝钗做了宝二奶奶,凤姐手上的权力利益可就握不稳了呀。
不过要说凤姐一直试探黛玉,并想在情感和思想上对黛玉有所牵制这个倒是可能的,这样即使黛玉做了宝二奶奶凤姐也能更好地掌控全局。
1011s 发表于 11/2/2016 2:38:03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294#73196294][/url]
你以为凤姐是选有才能的人跟她一起建设家庭啊?下面能干的人当然要选,但是宝钗分分钟比她地位高,她提防都来不及。凤姐的格局比赵姨娘还是要大许多。她欣赏宝钗。宝钗一直以来跟她没有直接利益冲突。因为宝钗用的钱是薛家的。宝钗还有母亲和兄长。王熙凤算计也很难算计到宝钗头上。至于宝二奶奶的位置,要到很后面才提及。后40回,宝钗和凤姐有没有冲突也不知道。
悬 发表于 11/2/2016 3:07:56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700#73196700][/url]
凤姐和贾琏贪了黛玉的财产,很怕她查帐。凤姐对于这件事情多少有点小人之心的。
这位MM说得很是,贾琏是庶出,虽然在长房,袭爵什么的是无望的。贾家的政治财政中心明眼人都能看出在贾政这房,宝二奶奶的地位绝对是高于琏二奶奶的,如果宝钗做了宝二奶奶,她自身才识过人,下人们又都服气(俗话说的有群众基础),王熙凤是握不稳当家大权的呀。唯有林妹妹,虽然也聪明,但平日不问俗事,加上又有“不足之症”,想来于凤姐没有什么威胁。
1011s 发表于 11/2/2016 3:16:46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6810#73196810][/url]
我赞同这个结局。凤姐是不会站宝钗一边的,站黛玉才符合她利益 所以不会有迫娶之事。只是宝玉出事了,黛玉泪尽病亡,贾家败落,宝玉只能娶宝钗,夫妻无恩爱,宝玉出家。我感觉黛玉是自杀而亡的。玉带林中挂,我猜测上吊。冷月葬花魂,有月亮的夜晚,上吊而亡。刘心武猜测黛玉是被逼死的。很有可能就是王熙凤和王夫人合谋的散步了谣言。这个不可考。但是,我倾向她是自杀的。
lovejames 发表于 11/2/2016 3:35:08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97046#73197046][/url]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