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10万+|回复:824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关于钗黛之争的一点迷思——我们不偏私,不诋毁,要认认真真地来聊这些个好姑娘~~~~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6-11-01 13:13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关于钗黛之争的一点迷思——我们不偏私,不诋毁,要认认真真地来聊这些个好姑娘~~~~
关于今天宝黛爱情的热帖,我先前写了一篇讲述宝黛爱情推演进程的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参考一下:[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67095&forumpage=1]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67095&forumpage=1[/url]
但是要比较钗黛二人,我觉得我们最好不要用“心机女”和“作女”这样的字眼,曹公笔下的主角应该都不会是用一个标签就能概括的扁平人物。仔细读《红楼梦》会发现作者对书里所有女儿都是爱惜怜悯的,不用刻意去扬钗抑黛,也不一定要褒林贬薛。


第五回是书里群钗的命运总纲,从这里可以知道黛玉和宝钗无论是在“薄命司”簿册里的判词里,还是《红楼梦》组曲里的文字中,二人都是共用一谶的,比如簿册里的判词是:“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此中一个总结宝钗的“德”字,一个概括黛玉的“才”字都是绝对的褒义,只是二人各自最后都躲不过“林中挂”和“雪里埋”的孤清悲戚罢了。


《红楼梦》组曲的前两首也是二人同在,只是各有倚重而已:

《终身误》是以宝玉的角度对二人的评述,但后面几句对宝钗的命运指示更多——“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红楼梦》十二支曲子每一支都直指金陵十二正钗的一钗,“终身误”自然应该是指宝钗了。
《枉凝眉》稍有争议,大陆电视版红楼梦把它用作“宝黛之歌”,看了一些文章,我认为此曲还是在总结钗黛的命运——“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枉凝眉”指的是黛玉这个是毋庸置疑了。

再有,《红楼梦引子》里一个“怀金悼玉”就很明白地为所谓的“钗黛之争”定下调了,不论是应在金锁片还是“钗”字上,“怀金”的“金”一定是指宝钗,那“悼玉”的“玉”定然是指黛玉了。整部《红楼梦》都是在对钗黛以及她们领衔的群钗们的怀感悼缅,没有要含沙射影地贬低谁的意思。钗黛一直是被放在一起的,可以是一场悲剧的一体两面,也可以从“钗黛合一”上去理解。总之,黛玉可爱,宝钗可敬,若是一定要踩低一个来抬高另一个的话,可能就有些误读了。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6-11-01 13:1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写得好呀!
Advertisement
头像
3操作3 #
头像
3 #
3
16-11-01 13:3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曹雪芹本来就没有对任何一个女孩子贬谁抑谁的意思,都是尽量写实,不回避她们的任何优点缺点。哪怕是袭人,也还有一首判词呢,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也是满腔同情的。 只是一部小说,能引起这么多争议,本身就是一种魅力呀。钗黛之争早在小说问世之初就开始了,数百年人们乐此不疲,几本书有此待遇?其实这些争论都不妨碍真正爱红之人,我的朋友们自己标榜拥钗派的,拥黛派的,拥湘派的,也不妨碍乐呵呵地一起讨论红楼。至于那些使用不堪字眼的,连曹公百分之一心胸都不到,忽略之就行了,估量曹公九泉之下,也就呵呵一笑,呵呵。
头像
1操作4 #
头像
4 #
1
16-11-01 13:3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同意。就是宝玉跟了宝钗,心里还念着黛玉。不是宝钗不好,是有前缘在先。
头像
2操作5 #
头像
5 #
2
16-11-01 13:3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re.最讨厌张嘴闭嘴的用XX婊来贴标签。曹雪芹书里面连对当时下九流的“戏子”,芳官藕官他们,都怜惜有加,不曾用苛刻的笔墨写这些女孩子。反倒是受过教育,思想解放的现代人,对他们说三道四
Advertisement
头像
10操作6 #
头像
6 #
10
16-11-01 13:4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对这句话的解释有点异议,阆苑仙葩应该是黛玉,黛玉前身是绛珠仙草,美玉无瑕应该就是女娲补天剩的那块顽石化身的宝玉了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16-11-01 13:4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Agree.
头像
0操作8 #
头像
8 #
0
16-11-01 13:46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同意
头像
0操作9 #
头像
9 #
0
16-11-01 13:4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对这句话的解释有点异议,阆苑仙葩应该是黛玉,黛玉前身是绛珠仙草,美玉无瑕应该就是女娲补天剩的那块顽石化身的宝玉了
twoish 发表于 11/1/2016 1:42:2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84565#73184565][/url]
同意。《终身误》是以宝玉的角度对二人的评述,《枉凝眉》是以黛玉角度对二人的评述。
头像
1操作10 #
头像
10 #
1
16-11-01 13:56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曹雪芹本来就没有对任何一个女孩子贬谁抑谁的意思,都是尽量写实,不回避她们的任何优点缺点。哪怕是袭人,也还有一首判词呢,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也是满腔同情的。

只是一部小说,能引起这么多争议,本身就是一种魅力呀。钗黛之争早在小说问世之初就开始了,数百年人们乐此不疲,几本书有此待遇?其实这些争论都不妨碍真正爱红之人,我的朋友们自己标榜拥钗派的,拥黛派的,拥湘派的,也不妨碍乐呵呵地一起讨论红楼。至于那些使用不堪字眼的,连曹公百分之一心胸都不到,忽略之就行了,估量曹公九泉之下,也就呵呵一笑,呵呵。
imsailin 发表于 11/1/2016 1:33:04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84431#73184431][/url]

是的,曹公对每个书中女儿都珍重怜爱,贬低谁估计他老人家心里都在滴血呀。

其实我小时候也偏爱黛玉一些,长大了却觉得宝钗更值得敬重,但最爱的却变成湘云了。论才情,湘云真是不输钗黛任意一人,身世也颇为不幸,但其性情天然自成的至诚至真确实是难得的娇憨可爱!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 #
头像
11 #
0
16-11-01 14:48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对这句话的解释有点异议,阆苑仙葩应该是黛玉,黛玉前身是绛珠仙草,美玉无瑕应该就是女娲补天剩的那块顽石化身的宝玉了
twoish 发表于 11/1/2016 1:42:2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84565#73184565][/url]

对,这个问题也确实一直挺困扰我的。《枉凝眉》定是主旨在黛玉,这个没得说,从后面“泪珠儿”那几句可以得证。关键在于是说她和宝玉,还是她和宝钗。要说《枉凝眉》如果从组曲里抽离出来,那阆苑仙葩指黛玉,美玉无瑕指宝玉,似乎也能说通。以前看大陆版红楼梦一直也没质疑过,但后来看了一些文章和讲座,回到原文的情境中去,细想还是有很多不妥:

1. 葩是指花,绛珠仙草是草,以“阆苑仙葩”代指绛珠仙草类别上有差误,其他作家还好,曹公对一应花草之名如数家珍,怎能在小说这么重要的地方花草不分?如果说“阆苑仙葩”是指宝钗,宝钗是花中之王的牡丹,似乎也说得通。黛玉凭名字中一个“玉”字做“美玉无瑕”也是当得起的。

2. 宝玉的前身是赤瑕宫神瑛侍者,这个“赤瑕”二字似乎与“美玉无瑕”又矛盾了。宝玉自比“须眉浊物”,其个性举止好像也的确不是那么“洁净”。倒是用“美玉无瑕”来形容黛玉的“质本洁来还洁去”恐怕还恰当些。

3. 《红楼梦》组曲十二支的后十支每首曲子都直接对应一个正钗对象,由此可见前两首也应该遵循此理。第一首《终身误》虽然更倚重宝钗,但已经是薛林共用,由此推想第二首唯有也是薛林共用,但更偏向黛玉才能在结构上对称。这里如果把宝玉扯进来不妥在于:宝玉是男子,不是正钗,而把他放在揭示群钗命运的十二支组曲里作为直接对象,似乎有些混乱了。

4. 《枉凝眉》文本前段都是骈偶对称,有点“花开并蒂,各表一枝”的意思,很符合“薛林”的对称关系。“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这两句要说正好一个是指昨世的“木石前盟”然而今生无缘,一个是指今生的“金玉良姻”但又“终究是意难平”,仿佛也说得通。况且“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这两句,此时宝玉正是座下听曲人,让他把自己理解为“水中月”“镜中花”其中的一个似乎又有不妥,倒不如说镜花水月是指薛林二人,这辈子都与宝玉擦肩而过的好。

当然,《枉凝眉》里到底指的是黛玉和谁我也没有办法定论,主要是“玉”这个概念和宝玉联系得太紧密了,要硬说是指黛玉仿佛是有些牵强。但是目前还是觉得“薛林”这一说似乎更有道理,更符合小说这一段的构思。
头像
1操作12 #
头像
12 #
1
16-11-01 15:0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re.最讨厌张嘴闭嘴的用XX婊来贴标签。曹雪芹书里面连对当时下九流的“戏子”,芳官藕官他们,都怜惜有加,不曾用苛刻的笔墨写这些女孩子。反倒是受过教育,思想解放的现代人,对他们说三道四
sunnypotato 发表于 11/1/2016 1:36:48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84485#73184485][/url]

看完一遍书,觉得在旧社会,所有的女子都是悲苦的命,不管是生在大宅门或是清贫人家,都是悲苦的命。曹雪芹应是特别同情和敬重女性的,没有要贬低谁,通篇都感受到作者对女性的怜惜。
头像
0操作13 #
头像
13 #
0
16-11-01 15:1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另外,两个女主角都是群钗中的翘楚,各有令人叹服的好处。两人相貌上的都是头等品格自不必说,心性上看,宝钗细致周全、戒慎自律,黛玉聪慧灵动、伶俐风流;这才有曹雪芹“山中高士晶莹雪”和“世外仙姝寂寞林”的雅品。但事实上有时候一个优点在不同的场景也未必都是好的,所以双方也各有一些授人以柄的说法。像王熙凤在探春、李纨、宝钗共同理事之后对薛林二人就有这样的评价: “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况且一个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一个是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这里所指黛玉像美人灯,自然也有她从小身体弱多病多难的缘故,但我认为也有暗指黛玉喜怒难料,万事易积郁、难纾解的脾性。说宝钗的就很直接了,因为太过自持,心里牵制掣肘的思虑太多,行事难免拘谨了些。
头像
0操作14 #
头像
14 #
0
16-11-01 15:3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看完一遍书,觉得在旧社会,所有的女子都是悲苦的命,不管是生在大宅门或是清贫人家,都是悲苦的命。曹雪芹应是特别同情和敬重女性的,没有要贬低谁,通篇都感受到作者对女性的怜惜。
xiaoxiaopai 发表于 11/1/2016 3:08:4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85797#73185797][/url]

是啊,整部书就是一个百年大族的倾塌史。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各个人物的命运,无论贵贱,不过温柔富贵里走了一遭,"走马兰台类转蓬"罢了。
头像
4操作15 #
头像
15 #
4
16-11-01 15:42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对,这个问题也确实一直挺困扰我的。《枉凝眉》定是主旨在黛玉,这个没得说,从后面“泪珠儿”那几句可以得证。关键在于是说她和宝玉,还是她和宝钗。要说《枉凝眉》如果从组曲里抽离出来,那阆苑仙葩指黛玉,美玉无瑕指宝玉,似乎也能说通。以前看大陆版红楼梦一直也没质疑过,但后来看了一些文章和讲座,回到原文的情境中去,细想还是有很多不妥:

1. 葩是指花,绛珠仙草是草,以“阆苑仙葩”代指绛珠仙草类别上有差误,其他作家还好,曹公对一应花草之名如数家珍,怎能在小说这么重要的地方花草不分?如果说“阆苑仙葩”是指宝钗,宝钗是花中之王的牡丹,似乎也说得通。黛玉凭名字中一个“玉”字做“美玉无瑕”也是当得起的。

2. 宝玉的前身是赤瑕宫神瑛侍者,这个“赤瑕”二字似乎与“美玉无瑕”又矛盾了。宝玉自比“须眉浊物”,其个性举止好像也的确不是那么“洁净”。倒是用“美玉无瑕”来形容黛玉的“质本洁来还洁去”恐怕还恰当些。

3. 《红楼梦》组曲十二支的后十支每首曲子都直接对应一个正钗对象,由此可见前两首也应该遵循此理。第一首《终身误》虽然更倚重宝钗,但已经是薛林共用,由此推想第二首唯有也是薛林共用,但更偏向黛玉才能在结构上对称。这里如果把宝玉扯进来不妥在于:宝玉是男子,不是正钗,而把他放在揭示群钗命运的十二支组曲里作为直接对象,似乎有些混乱了。

4. 《枉凝眉》文本前段都是骈偶对称,有点“花开并蒂,各表一枝”的意思,很符合“薛林”的对称关系。“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这两句要说正好一个是指昨世的“木石前盟”然而今生无缘,一个是指今生的“金玉良姻”但又“终究是意难平”,仿佛也说得通。况且“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这两句,此时宝玉正是座下听曲人,让他把自己理解为“水中月”“镜中花”其中的一个似乎又有不妥,倒不如说镜花水月是指薛林二人,这辈子都与宝玉擦肩而过的好。

当然,《枉凝眉》里到底指的是黛玉和谁我也没有办法定论,主要是“玉”这个概念和宝玉联系得太紧密了,要硬说是指黛玉仿佛是有些牵强。但是目前还是觉得“薛林”这一说似乎更有道理,更符合小说这一段的构思。





1011s 发表于 11/1/2016 2:48:32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85565#73185565][/url]
虽然宝钗也抽到过牡丹花王的签,但是曹公特意指出的是阆苑仙葩,阆苑是西王母的花园,仙字更直接,指代的是在天界的绛珠仙草。如果按楼主的说法,占花名一节,黛玉也抽到了芙蓉花,其他人还抽到了杏花海棠等等,那都可以算是阆苑奇葩了。

宝玉当年虽然在赤瑕宫,但是号是神瑛侍者,瑛字对应就是美玉,曹公没有提过宝玉随身所带的玉上面有任何瑕疵,只是说“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也当得去美玉无瑕了。

说到“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这句话,明显指神瑛侍者前生对绛珠仙草有浇灌之恩,故此有今生这一段缘分,只可惜缘分不够深,最后心事终虚化。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6 #
头像
16 #
0
16-11-01 17:3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虽然宝钗也抽到过牡丹花王的签,但是曹公特意指出的是阆苑仙葩,阆苑是西王母的花园,仙字更直接,指代的是在天界的绛珠仙草。如果按楼主的说法,占花名一节,黛玉也抽到了芙蓉花,其他人还抽到了杏花海棠等等,那都可以算是阆苑奇葩了。

宝玉当年虽然在赤瑕宫,但是号是神瑛侍者,瑛字对应就是美玉,曹公没有提过宝玉随身所带的玉上面有任何瑕疵,只是说“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也当得去美玉无瑕了。

说到“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这句话,明显指神瑛侍者前生对绛珠仙草有浇灌之恩,故此有今生这一段缘分,只可惜缘分不够深,最后心事终虚化。

twoish 发表于 11/1/2016 3:42:01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86188#73186188][/url]

哈哈,居然遇到一个这么认真的MM,幸事幸事。


还是要说说我的想法。您指出“阆苑仙葩”的“仙”字是说黛玉,这一点诚然有理。印象中无论是“绛珠仙草”、“世外仙姝”,还是“月窟仙人缝缟袂”,曹雪芹的确常把“仙”和黛玉放在一起,也许在曹公心里黛玉真就是“神仙一样的妹妹”吧。但是其他三字似乎也有指宝钗的意思。“阆苑”固然原意是指神仙所居之地,但后人的诗文里也大有代指宫苑的例子,如果就后一种意思来理解,似乎又更接近宝钗,毕竟她出自皇商之家,也曾要入宫待选,且宝钗的学养心性气质也是和宫廷非常匹配的。最重要的是“葩”字的应用,能称得上“葩”的可不是清新一流的草木之花,说文解字里“葩”通“花”通“华”,由指“花之丽采美盛”。况且书中写“绛珠”下凡的章节明明提到她“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此处只有“草胎木质”,没有一点跟花的关联,而“阆苑仙葩”一词文气上大有雍容璀璨、华美繁盛之感,与宝钗似乎更贴切些,跟黛玉气质不符啊。


再说宝玉,他的前身是赤瑕宫神瑛侍者,“瑛”固然是美玉,但这里曹公提到的“赤瑕宫”总该有所指吧?难道是说他“出淤泥而不染”?(放狗搜了一下,网上有说跟“灵虚真人”有关,无从考证,知道的朋友请指教)就字面上看,“赤瑕”二字实在和“美玉无瑕”有冲突。加之考量贾宝玉平日做派,也似乎很难用“美玉无瑕”来描述他。


还要说一说的是贾宝玉和通灵宝玉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互通关系,贾宝玉前身是神瑛侍者,通灵宝玉前身是女娲补天所剩的五彩石,贾宝玉衔玉而生,玉上也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的字样,大有人玉互为守护的意味,但二者却还是两样事物,不能混淆。所以对通灵宝玉的描述也不好直接用在解释贾宝玉的人物形象上的,且别说宝玉主观上对玉实是不大在意,甚至是厌弃的。


的确,“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这句确实很适合描述宝黛二人的情缘深浅,但要说一句是说黛玉,一句是说宝钗也是贴切的,她们俩跟宝玉都是“有奇缘”也都是“没奇缘”。只是这里如果突然把宝玉拉进来就打破了十二支曲子分别对应一位正钗的结构,实在有些突兀啊。

头像
1操作17 #
头像
17 #
1
16-11-01 17:3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哈哈,居然遇到一个这么认真的MM,幸事幸事。


还是要说说我的想法。您指出“阆苑仙葩”的“仙”字是说黛玉,这一点诚然有理。印象中无论是“绛珠仙草”、“世外仙姝”,还是“月窟仙人缝缟袂”,曹雪芹的确常把“仙”和黛玉放在一起,也许在曹公心里黛玉真就是“神仙一样的妹妹”吧。但是其他三字似乎也有指宝钗的意思。“阆苑”固然原意是指神仙所居之地,但后人的诗文里也大有代指宫苑的例子,如果就后一种意思来理解,似乎又更接近宝钗,毕竟她出自皇商之家,也曾要入宫待选,且宝钗的学养心性气质也是和宫廷非常匹配的。最重要的是“葩”字的应用,能称得上“葩”的可不是清新一流的草木之花,说文解字里“葩”通“花”通“华”,由指“花之丽采美盛”。况且书中写“绛珠”下凡的章节明明提到她“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此处只有“草胎木质”,没有一点跟花的关联,而“阆苑仙葩”一词文气上大有雍容璀璨、华美繁盛之感,与宝钗似乎更贴切些,跟黛玉气质不符啊。


再说宝玉,他的前身是赤瑕宫神瑛侍者,“瑛”固然是美玉,但这里曹公提到的“赤瑕宫”总该有所指吧?难道是说他“出淤泥而不染”?(放狗搜了一下,网上有说跟“灵虚真人”有关,无从考证,知道的朋友请指教)就字面上看,“赤瑕”二字实在和“美玉无瑕”有冲突。加之考量贾宝玉平日做派,也似乎很难用“美玉无瑕”来描述他。


还要说一说的是贾宝玉和通灵宝玉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互通关系,贾宝玉前身是神瑛侍者,通灵宝玉前身是女娲补天所剩的五彩石,贾宝玉衔玉而生,玉上也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的字样,大有人玉互为守护的意味,但二者却还是两样事物,不能混淆。所以对通灵宝玉的描述也不好直接用在解释贾宝玉的人物形象上的,且别说宝玉主观上对玉实是不大在意,甚至是厌弃的。


的确,“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这句确实很适合描述宝黛二人的情缘深浅,但要说一句是说黛玉,一句是说宝钗也是贴切的,她们俩跟宝玉都是“有奇缘”也都是“没奇缘”。只是这里如果突然把宝玉拉进来就打破了十二支曲子分别对应一位正钗的结构,实在有些突兀啊。






1011s 发表于 11/1/2016 5:30:11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87398#73187398][/url]
就小说本身,缘分应该还是指男女的。因为两个女的缘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至于阆苑仙葩,阆苑是虚指,只是说出身高贵,所以仙葩也是虚指有灵性的植物。就阆苑本身来说,宝钗出身商人之家,在古代地位并不高,所以也不大可能是说宝钗。
头像
0操作18 #
头像
18 #
0
16-11-01 17:5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就小说本身,缘分应该还是指男女的。因为两个女的缘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至于阆苑仙葩,阆苑是虚指,只是说出身高贵,所以仙葩也是虚指有灵性的植物。就阆苑本身来说,宝钗出身商人之家,在古代地位并不高,所以也不大可能是说宝钗。

sunnypotato 发表于 11/1/2016 5:34:02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87447#73187447][/url]

说宝钗是商人之家有些太辱没她了。脂批里写了薛蟠(当然连带宝钗)是“紫微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紫薇舍人也是中书舍人,是皇帝近臣,负责撰拟诏令,处理机密要务,任者应是学识广博且文墨极通,权力利益双双在握。做官商那是皇上给的恩德,赐他家一个长久丰厚的经济来源,只是后来子弟争气的不多,觉得做个官商富贵一世也就无心进取了。看看宝琴所定的是梅翰林家就知道作为门当户对,薛家除了有钱,也绝对是世家大族,更何况贾史王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如果其他三家都家世显赫,薛家却只是一个权势单薄的商人之家,大抵其他三家也不会带着薛家玩了。
头像
0操作19 #
头像
19 #
0
16-11-01 18:0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非要纠结个花还是草的话,草也要开花才能结种子的[em109] 同纠结宝钗这么个大主角在十二支曲子里“戏份”为啥那么少,但是觉得说枉凝眉里一半是宝钗,又太牵强了些
头像
1操作20 #
头像
20 #
1
16-11-01 18:1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对这句话的解释有点异议,阆苑仙葩应该是黛玉,黛玉前身是绛珠仙草,美玉无瑕应该就是女娲补天剩的那块顽石化身的宝玉了
twoish 发表于 11/1/2016 1:42:29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5074&postid=73184565#73184565][/url]
对呀,这么明显的还能误读,楼主还是~~
发帖回复
查看:113508|回复:824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