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德州小妹在2/29/2012 1:28:00 AM的发言:
问:“我持诵楞严咒咒心,先前一段时间很感到清净味道。但近来重听法师讲《无量寿经》的磁带,又念阿弥陀佛,很不得力,心里不如常持楞严咒咒心平静,请问法师,这是什么回事情?”
答: 这是因为你平常念楞严咒念成习惯,你的心是定的。现在咒不念了,再换一个新的法门,不习惯,造成的苦恼。这就像改行一样,你原来是学经济的,现在你不想学 了,去学医,两个隔行如隔山,佛法修学亦复如是。所以古来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你心是定的,你容易得力,不要常常换,常常换叫 杂修。
你念楞严咒,一生就持楞严咒;持到身心清净,发愿求生净土,你肯定往生。阿弥陀佛心量很大,不是说你不念我阿弥陀佛,我就 不来接引你,阿弥陀佛怎么会这么小气?你在《无量寿经》“三辈往生”这一品里面,你去看,经文一共分四大段,上辈往生,中辈往生,下辈往生,后面那一段是 读诵大乘者。楞严咒是大乘。不管你修学哪个大乘法门,只要你将你自己修学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阿弥陀佛统统来接引你。
但是要记 住,修学的功德,功德是什么?清净心。也就是说,你用持咒的方法念到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真正的条件,大家一定要晓得,“心净则佛土净”,这是往生基本 的条件。无论你修学什么方法,只要你清净心现前,你念主耶稣念到清净心现前,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能往生。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定 要得清净心,那是功德。你修行的功夫,清净心现前是你的德,没有妄念、没妄想,这个时候就跟净土相应。(净空法师《学佛问答》21-90-82)
问:“我持诵楞严咒咒心,先前一段时间很感到清净味道。但近来重听法师讲《无量寿经》的磁带,又念阿弥陀佛,很不得力,心里不如常持楞严咒咒心平静,请问法师,这是什么回事情?”
答: 这是因为你平常念楞严咒念成习惯,你的心是定的。现在咒不念了,再换一个新的法门,不习惯,造成的苦恼。这就像改行一样,你原来是学经济的,现在你不想学 了,去学医,两个隔行如隔山,佛法修学亦复如是。所以古来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你心是定的,你容易得力,不要常常换,常常换叫 杂修。
你念楞严咒,一生就持楞严咒;持到身心清净,发愿求生净土,你肯定往生。阿弥陀佛心量很大,不是说你不念我阿弥陀佛,我就 不来接引你,阿弥陀佛怎么会这么小气?你在《无量寿经》“三辈往生”这一品里面,你去看,经文一共分四大段,上辈往生,中辈往生,下辈往生,后面那一段是 读诵大乘者。楞严咒是大乘。不管你修学哪个大乘法门,只要你将你自己修学的功德回向求生净土,阿弥陀佛统统来接引你。
但是要记 住,修学的功德,功德是什么?清净心。也就是说,你用持咒的方法念到一心不乱。往生西方极乐真正的条件,大家一定要晓得,“心净则佛土净”,这是往生基本 的条件。无论你修学什么方法,只要你清净心现前,你念主耶稣念到清净心现前,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能往生。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定 要得清净心,那是功德。你修行的功夫,清净心现前是你的德,没有妄念、没妄想,这个时候就跟净土相应。(净空法师《学佛问答》21-9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