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薰衣草在5/4/2011 10:29:00 PM的发言:真正的国际学校差不多要18万的,普通学校的国际部好些吧。真正自费上国际学校的比较少,都是公司报销,或者报一半。
我真觉得上公立小学挺好的,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如果不是特别有主动性的孩子,放羊式的教育只能在国外行得通,否则真把孩子耽误了。
我们是想高中再送国际学校。
我在儿子上小学前很纠结这个,打听了不少,主要是觉得国际学校的生源很不稳定,基本上不会有跟你孩子从一年级上到毕业的,流动性特别大,包括老师,我们一个朋友就是上了一年后转回公立小学的,妹妹后来也直接上的公立,她说除了英文好,一点优势都没有,这个唯一的优势到了国外还没有了,所以当机立断了。
同意.
曾经,我也和海外的妈妈们一样, 很反感国内公立学校的压力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但这两年通过和其他家长的交流, 我的想法已经改变了不少.
首先, 上海的公立学校老师的福利待遇都提高了不少. 以前私立/国际学校为了吸引好的师资, 出高薪从公立学校挖人.这几年随着公立学校老师待遇的提高, 趋势是相反的, 原来出去的老师纷纷回流到公立学校. 尤其是好的公立学校, 好的老师根本不可能走, 非常的稳定. 私立/国际学校的老师,相对来说, 流动性大很多.
其次, 公立学校的教学方式也一直在创新. 有个朋友去参加了某个重点公立学校的试听课,说现在孩子上课那个幻灯片做的那个生动, 比如 学习一个汉字, 从多角度教孩子怎么认识理解,连她上了都觉得很有趣. 功课压力大是有的. 但是, 先苦后甜总比先甜后苦好. 美国人读书轻松, 那是以前工作好早. 以目前美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 等现在的孩子长大了, 由于从小在蜜罐子里长大,不善于竞争, 到时候就没那么好彩了.
还有, 国际学校最大的弊端是, 中文都教得很差. 我老板的小孩在耀中上了好几年, 中文只能说些简单的, 基本不会写. 而且中国的文化历史学的也少. 如果中国人的孩子在中国长大, 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不会唱国歌, 不会中文写作, 是不是悲哀? 岂不是白回国了吗? 而英文水平, 可能比其他孩子好些,但是到国外一比,完全没有优势. 我觉得, 既然在哪个地方生活, 就应该让他/她取当地之精华, 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但我知道, 有些人给孩子选择国际学校, 有时候也是无奈, 因为孩子完全跟不上公立学学校的课程. 我有个朋友就是无奈让孩子上国际学校,但是下课后或周末一样把孩子送去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因为她说国际学校学的东西实在太少.
但是,好的公立学校实在太难进了, 尤其是浦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5/5 2:51:41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