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萨苏 ( 中文论坛西西河 cchere .com
标题:【原创】神技
看过耳福先生的《老北京讲古》,对文中七爷的秉性,素养深表钦佩,的是好文,顺便想起来关于仿画的一点旧事。这个活儿还有一种做法,我是听光华书店一个老师傅说过,他是我们河北老乡,干裱画干了四十年。中虎步兵兄如果上来,应该可以给大伙说得更详细。
老北京行里,仿造赝品已经是一种文化,而最高超神秘的仿画,采用的是“裱技”,也就是一张画能从面上分成两张,甚至有能分成三张的,还不伤真迹。如何能通过裱褙达到这两个矛盾的要求,具体的技术我不了解,不过说能一张画三裱的,那就是绝世高手,当年北京只有一位。
能够一张画裱两张的,稍微多些,但也几乎绝无仅有,我到日本后,尚未见到日本的研究方面有所提到,是“七爷”那个时代,如果没有文化上的大汉奸,应该可以乱真了。
这个活计,直到七十年代还在对香港的外贸中有所采用,香港的“真迹”多半就是这个技术的复制品,至今还有很多无法说清的事情呢。这种技术得到的赝品除非和真品放在一起,无法分辨。
不过,光华的老师傅说,这样大汉奸还真是有的,日本人占北平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位老师傅走了邪路,专门给鬼子鉴定古画。只不过他自己也不说其所以然 -- 这是他吃饭的家伙,作为手艺人他不能说的。日本人要问,他就指出其他的瑕纰来,反正,鉴定的结论他从来没有错过。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也终于出了一次纰漏。
据说是这样的,日本人占北京的时候,知道某老板有一幅镇宅子的宋画,日本收藏家是很认真的,给钱也很有信誉。但是这老板不肯卖。不肯那就先礼后兵了,就逼着他交出来,怎么逼的手段不说了,反正这位大汉奸没起好作用。这老板没办法就交出来了一张。
日本人很满意。
到了大汉奸手里,他说是赝品。
也只有他看得出来,这个画,是前面说的,一画两揭仿造的。而且揭的时候有点儿纰漏,有一朵花皱了。他就和日本人说了。
日本人当然火了,这次没有那样客气,带着宪兵去。结果这个老板用一碗染料泼在画上就喝药了,临死也不给日本人。日本人出价不低,属于公平交易,现在有人会说这老板是犟眼子,我的想法,国破家亡的时候,这个,叫做 -- 气节。
毁了的画很难仔细鉴定了,但是能够看到的部分,赝品上皱了的那朵花这里没有皱,证明这是真迹。那大汉奸也挺后悔,他并不想逼死人的,更不想把真迹给毁了。
等到解放以后,这大汉奸还在监狱里,就有个干部来找他,说有人给荣宝斋捐了一幅画,要他去鉴定 -- 这个活他还是权威。
等到了那儿,才知道捐画的人有事先走了,再看,正是那幅宋画的揭开后的赝品,这幅画日本人不要了,后来他也不知道落到了哪里,不想十几年以后又见到。
他就告诉人家说这是赝品。
荣宝斋的人说不对,这是真迹阿。坐过牢的人老实多了,他这次说实话 -- 这个是裱技作出来的赝品。
人家说是么?你是XXX师傅么?那个送画的点名要你鉴定,还给你一封信。
大汉奸看完了,老泪纵横,连说:“这是真迹,这是真迹。”
标题:【原创】神技
看过耳福先生的《老北京讲古》,对文中七爷的秉性,素养深表钦佩,的是好文,顺便想起来关于仿画的一点旧事。这个活儿还有一种做法,我是听光华书店一个老师傅说过,他是我们河北老乡,干裱画干了四十年。中虎步兵兄如果上来,应该可以给大伙说得更详细。
老北京行里,仿造赝品已经是一种文化,而最高超神秘的仿画,采用的是“裱技”,也就是一张画能从面上分成两张,甚至有能分成三张的,还不伤真迹。如何能通过裱褙达到这两个矛盾的要求,具体的技术我不了解,不过说能一张画三裱的,那就是绝世高手,当年北京只有一位。
能够一张画裱两张的,稍微多些,但也几乎绝无仅有,我到日本后,尚未见到日本的研究方面有所提到,是“七爷”那个时代,如果没有文化上的大汉奸,应该可以乱真了。
这个活计,直到七十年代还在对香港的外贸中有所采用,香港的“真迹”多半就是这个技术的复制品,至今还有很多无法说清的事情呢。这种技术得到的赝品除非和真品放在一起,无法分辨。
不过,光华的老师傅说,这样大汉奸还真是有的,日本人占北平的时候,就有这样一位老师傅走了邪路,专门给鬼子鉴定古画。只不过他自己也不说其所以然 -- 这是他吃饭的家伙,作为手艺人他不能说的。日本人要问,他就指出其他的瑕纰来,反正,鉴定的结论他从来没有错过。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也终于出了一次纰漏。
据说是这样的,日本人占北京的时候,知道某老板有一幅镇宅子的宋画,日本收藏家是很认真的,给钱也很有信誉。但是这老板不肯卖。不肯那就先礼后兵了,就逼着他交出来,怎么逼的手段不说了,反正这位大汉奸没起好作用。这老板没办法就交出来了一张。
日本人很满意。
到了大汉奸手里,他说是赝品。
也只有他看得出来,这个画,是前面说的,一画两揭仿造的。而且揭的时候有点儿纰漏,有一朵花皱了。他就和日本人说了。
日本人当然火了,这次没有那样客气,带着宪兵去。结果这个老板用一碗染料泼在画上就喝药了,临死也不给日本人。日本人出价不低,属于公平交易,现在有人会说这老板是犟眼子,我的想法,国破家亡的时候,这个,叫做 -- 气节。
毁了的画很难仔细鉴定了,但是能够看到的部分,赝品上皱了的那朵花这里没有皱,证明这是真迹。那大汉奸也挺后悔,他并不想逼死人的,更不想把真迹给毁了。
等到解放以后,这大汉奸还在监狱里,就有个干部来找他,说有人给荣宝斋捐了一幅画,要他去鉴定 -- 这个活他还是权威。
等到了那儿,才知道捐画的人有事先走了,再看,正是那幅宋画的揭开后的赝品,这幅画日本人不要了,后来他也不知道落到了哪里,不想十几年以后又见到。
他就告诉人家说这是赝品。
荣宝斋的人说不对,这是真迹阿。坐过牢的人老实多了,他这次说实话 -- 这个是裱技作出来的赝品。
人家说是么?你是XXX师傅么?那个送画的点名要你鉴定,还给你一封信。
大汉奸看完了,老泪纵横,连说:“这是真迹,这是真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5 10:15:2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