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家具历史悠久,尤以明清家具为世人瞩目。明清之际的家具形式多样,用材广泛,具有显现木材天然的质地和纹理的特色。所以纹样奇丽、多变的瘿木就成了家具制作装饰中首选的材料。
瘿木(见图)并非某种特定的木材,而是树木长出的病瘤。将它剖开后,会因树种质地的不同而呈现独特的花纹样式,如葡萄纹、山水纹、芝麻纹、虎皮纹、兔面纹等。因其纹理绚丽,故又称影木或英木。常用的有花梨瘿、楠木瘿、樟木瘿、桦木瘿、榆木瘿等。
在明清家具制作业中,苏州地区制作的苏作家具是经常运用瘿木做装饰的一种流派。苏作家具一般采用楠木瘿作装饰,多被用于桌芯、椅背芯、柜门芯的加工制作上,这种工艺也成为了苏作家具的一大特色,橙黄的色纹与红木的深沉巧妙搭配,相映成辉,秀妍华丽。但由于瘿木错节而生,纤维纷乱,没有像真正木材那样硬实,在制作苏作家具芯板时,常会采用“井”字托带,以增强它的承受力。
另外清代广作家具也较多用到瘿木作为装饰材料,只是它多采用的是进口花梨木瘿做镶嵌。此时的花梨木瘿纹理斑较大,如同乾隆时烧制的炉钧釉一般,圈圈如圆豌豆大小。当地的工匠们戏称此木材为“猫眼木”。如今,明清仿古家具日渐流行,一件家具有无瘿木作陪衬,会直接影响到家具的买卖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