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6140|回复:5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宋仁宗死前临幸宫女,是盘大棋...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24-10-06 04:11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宋仁宗死前临幸宫女,是盘大棋...


01


仁宗一生节俭爱民,半夜想吃烧羊肉,又担心厨师以后每晚都要杀一只羊,于是选择忍耐饥饿。

像寻常的君主,也颇好美色。

尤其是刘太后一去世,开始放纵,25岁身体就有透支的迹象。

引起朝臣的担忧。

大臣们之间互通信件,谈及仁宗的身体,忧心忡忡写道:


“正月以来,宠幸尚美人,宫廷传言,道路流布”、“近有人说圣体因是尝有不豫”。


仁宗沉溺女色,往积极的方面去想,是为了早早生下儿子,好为大宋帝国储备未来的接班人。



02


公元1037年,赵祯的长子出生,仁宗颇为兴奋,他当即下令,所有在押犯、死刑犯,全部降罪一等,流放犯以下则予以释放。可惜,皇长子出生当天就夭折了。

两年之后,美人苗氏为他诞下皇第二子,孩子长到三岁时,不幸因病离世。

皇二子病逝六个月后,即公元1041年八月壬午,朱才人生下皇三子;

两年后的正月,仁宗正式封皇三子为鄂王。然而,加封的诏令还未送达,孩子竟已病逝。

从此之后,仁宗皇帝的后妃,再也没有给他生下哪怕一位皇子。

为了延续君权,皇帝在没有儿子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一个宗室子弟养育于宫中,关键时刻,可继承大统。

早在大儿子出生两年之前,有个叫赵宗实的孩子,即被仁宗接入皇宫,交给曹皇后养育。

彼时的宋仁宗没有丝毫的担忧,他尚不满25岁,血气方刚的年纪,想要生下一个儿子,想来不是什么难事。

谁也没有想到,悲剧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皇三子去世后,赵祯真的急了,他不再假仁假义地收养宗室之子,而是想尽办法生孩子。



03


公元1053年——彼时的仁宗已经44岁,大臣突然呈上奏折,请皇帝立赵宗实为储君。

臣子们的意思再明显不过,在他们眼中,仁宗可能再也生不了儿子,如果继续拖延时间,势必影响大宋的江山社稷。

这场皇帝与臣子的“立储之争”,持续了整整10年。

期间,仁宗皇帝用尽浑身解数,只是为了让臣子多给他点时间。

甚至,堂堂的一国之君,要哭着跟谏官商量:


“朕知卿忠,卿言是也,当更俟三二年。”


嘉祐七年(1062年),53岁的仁宗皇帝终于意识到,他大概率不会再有子嗣。

终于,在司马光等人劝谏之下,仁宗亲自下诏,立赵宗实为皇子,赐名赵曙,储位遂定。

好死不死的是,立赵曙为皇子五个月后,仁宗临幸了某个宫人,这个宫女还自称怀孕。

更不幸的是,仁宗因为冒寒宠幸宫女,直接导致了自己的身死。

这笔风流债,因此变得死无对证。

那个宫女名曰韩虫儿,因为卷入这场政治风波,她的名字也被记录了下来。

这个北宋政治圈的惊天大瓜,共分为两个版本:

宫外传言版和宫廷内幕版。

两大版本的执笔记录者,同样大有来头,分别是司马光和欧阳修。



04


司马光记述的“宫外传闻版本”是这样的:

永昌郡妇人翁氏,属下有一个宫女叫韩虫儿。

韩虫儿自称,她常去井边汲水,某次打水时,不巧被仁宗瞧见,仁宗见“小龙缠其汲绠(即打水用的绳子)而出,左右皆莫见,因召幸焉”。

其后,仁宗还留下韩虫儿所戴之金钏,作为两人日后的见证信物。

怀胎十月,照理说就是一朝分娩之日,曹太后派人勘问,却发现韩虫儿并未怀孕。

太后查问之下终于发现,原来一切“乃虫儿之诈”:翁氏和韩虫儿共同做扣,以神怪之事及私埋金钏入佛堂土中,欺瞒仁宗皇帝召幸之。

真相大白后,群臣请求诛杀虫儿,曹太后却说:


“置虫儿于尼寺,所以释中外之疑也;若诛虫儿,则不知者必畏虫儿实生子矣。”


最后,

“太后以谕辅臣,命杖虫儿,配尼寺为长发,而翁氏坐贬”。



05


“太后以谕辅臣”中的“辅臣”,欧阳修即是其中之一,欧阳公所记录的“内幕版本”,内容更为详实。

事件之缘起大同小异:


“(仁宗皇帝闲居)见一宫婢汲井,有小龙缠其汲绠而出,以问左右,皆云不见,上独见之,以为异,遂召宫婢视之”。


此宫婢当然就是韩虫儿,而其上司却成了柳瑶真。

柳夫人颇会察言观色,某日仁宗独处阁中,柳氏当值结束,特意遣韩虫儿接班。

是夜,仁宗再次“命召而幸之,遂有孕”,皇帝照旧取下虫儿手臂上的镯子,并且说道:


“尔当为我生子,以此为验。”


其后,仁宗将手镯交给了内臣黎永德,令其好生收藏。

嘉祐八年九月十七日晚,由医官产科十余人、坐婆三人等组成的“医疗小组”,共同去勘验韩虫儿是否怀孕。

两天之后,宰臣向曹太后报告虫儿假怀孕的消息。

韩虫儿的诡计,这才原形毕露。

根据她的招供:


“自正月至今,月水(即月经)行未尝止,今方行也”。


原来,她在暗中使诈;

而且据医官和产婆的调查,仁宗“临幸”韩虫儿时,黎永德正在成都,不可能收藏韩虫儿的镯子,镯子是她们提前埋藏好的。

欧阳修等辅臣,遂向太后上奏曰:


“虫儿事,外已暴闻。今其伪迹尽露,可以释中外之疑。”


但他们并不建议太后诛杀韩虫儿,杀了韩虫儿,反而给世人留下把柄。

曹太后深以为然。

九月二十日,欧阳修在福宁殿参加完仁宗皇帝的谥册(刻有为帝王上谥诏书的简册)仪式,事毕出殿,他得知韩虫儿已被杖刑二十,送往承天寺。



06


“韩虫儿”事件爆发后,谁才是获利最多的那一方?

1、

可能是宋仁宗,他或许借韩虫儿怀孕,筹划改变帝国接班人的事情。

2、

不可能是赵曙,因为没有韩虫儿,他能顺利登基。

3、

似乎也不可能是韩虫儿,根据欧阳修的记述,韩虫儿伪造怀孕的动机可谓单纯:“以免孃笞捶,庶日得好食耳”。

为了能吃点好的,免受皮肉之苦而已。

4、

更奇怪的是,发生这么大的事情,曹太后对韩虫儿等人的处罚,简直轻得不像话:韩虫儿杖责二十,送往寺院;柳夫人被贬秩一级;黎永德之辈,则像是没事人似的,甚至没有受到处罚。


图片

宋仁宗后坐像 台北故宫博物院

原属清宫南薰殿旧藏,画无款印

 宋仁宗先后曾立两位皇后

其一为郭皇后,另一为慈圣光献曹皇后

由于郭后被废,故此像应系后者


前例:宫内一个妾与禁卒私通,理应一同被处死,有人于是向皇帝求情,仁宗也打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曹皇后衣冠端庄面见皇上,请求依法论处。仁宗命令皇后闭嘴退下,曹皇后不从,犹然站着请命。过了片刻,皇帝终于杀死了妾。

而谎报怀了皇帝子嗣,欺君之罪。

所以,此事件的“幕后黑手”,有没有可能是曹太后?



07


公元1063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仁宗驾崩,时年54岁。

在生命最后一刻,陪伴在他身边的,唯有皇后曹氏。

宰相韩琦也不能随时相见。

为防有诈,她还把宫廷各门钥匙收集起来,全部放在自己面前。

仁宗病故后的当夜,曹皇后即召皇子进殿,到了天明,等宰相韩琦到了,他们紧接着就奉赵曙继承帝位。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在巨大的悲痛面前,曹皇后表现得相当理智,没有哭哭啼啼。

赵曙继位的整个过程,韩虫儿是否怀有身孕,根本不重要。

某种程度上,又相当重要——对赵曙而言,欧阳修就曾记载说:


“今上(即赵曙)继位于柩前,中外帖然,无一言之异,唯韩虫儿事籍籍不已。”


韩虫儿的存在,就是对赵曙帝位的威胁,说得阴暗一些,韩虫儿就是曹皇后拿捏赵曙的一件武器。

嘉祐八年三月三十日午夜,仁宗皇帝暴毙;

四月初一,32岁的赵曙继位,是为英宗;

四日晚,英宗“忽得疾,不知人,语言失序”;

四月八日,英宗皇帝的病情加重,“上疾增剧,号呼狂走,不能成礼”。

不得已的情况下,韩琦等人请曹太后出山,四月十一日,曹氏正式垂帘。

一切这样顺理成章。



头像
4操作2 #
头像
2 #
4
24-10-06 13:5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所以这曹皇后估计害死了所有的皇子 害惨了这个养子 太可怕了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24-10-06 17:3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就是精虫上脑吧?还大棋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24-10-06 19:3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第一句,半夜吃不了烧羊肉就挨饿的逻辑是啥?他又不是狼,完全可以吃别的啊。

头像
1操作5 #
头像
5 #
1
24-10-06 23:25操作
只看TAAA分享
最近刚看了知否,这不正是知否里面借用的事儿嘛😆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24-10-07 15:4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第一句,半夜吃不了烧羊肉就挨饿的逻辑是啥?他又不是狼,完全可以吃别的啊。


yoyo2007 发表于 2024-10-06 19:38

我记得书上说的是口渴不叫人,啥羊肉?

发帖回复
查看:6140|回复:5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