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对有共同体验、经历、有类似价值观的好友,不分同性异性、会思念、主动联系、这里面不涉及利益或其他因素,“人似秋鸿来有信”。」《===
這種情況使我聯想起我先生與他的一位摯友的關係,似乎就是建立在此基礎上。
生性凉薄也比我这样的好,我是那种说断就断的人。。
同款“凉薄/冷淡”
lz觉得自己的“冷淡”是天生的吗,还是后天经历影响的?跟年龄,阅历有没有很大的关系?
我也是这款的。
我连“凉薄”都没舍得用在自己身上哈哈哈,我用的是“没心没肺”。
开玩笑哈。
同款“凉薄/冷淡”
lz觉得自己的“冷淡”是天生的吗,还是后天经历影响的?跟年龄,阅历有没有很大的关系?
trudily 发表于 2021-12-01 23:29
有很大关系。
可能是对人性不抱太高期望;对人性中偶尔的温暖和闪亮✨又很珍惜。
还有一个因素是我们的农业、官文化,把太多的利益诉求包装成情感。在文化正确之下,有看似温情舒适。
我是个特别不“凉薄”(无褒贬就是性格表现的一种方式)的人,从小我就很喜欢组织活动无论学校里的还是家族亲戚里的,属于碰壁被泼冷水也不会觉得灰心那一类。来美国以后也还是有内心的小火苗,所以我最终决定定居纽约(非曼哈顿just to clarify lol )(虽然也有不满但是方便我遇到不同的人组织见面组织活动)
对我而言跟人的相处会让我充电,亲戚之间过节我会主动问候准备礼物如果在一个城市我会依旧老传统安排节目(我家里),朋友间我也是,希望与我爱的人都保持一种交往互动的长期关系。
我朋友说我是一个多情并且长情的人,我也觉得我是,并且很满意这种情绪/感情状态,它让我觉得人生很饱满。
我是个特别不“凉薄”(无褒贬就是性格表现的一种方式)的人,从小我就很喜欢组织活动无论学校里的还是家族亲戚里的,属于碰壁被泼冷水也不会觉得灰心那一类。来美国以后也还是有内心的小火苗,所以我最终决定定居纽约(非曼哈顿just to clarify lol )(虽然也有不满但是方便我遇到不同的人组织见面组织活动)
对我而言跟人的相处会让我充电,亲戚之间过节我会主动问候准备礼物如果在一个城市我会依旧老传统安排节目(我家里),朋友间我也是,希望与我爱的人都保持一种交往互动的长期关系。
我朋友说我是一个多情并且长情的人,我也觉得我是,并且很满意这种情绪/感情状态,它让我觉得人生很饱满。
cqcq 发表于 2021-12-02 12:16
很高兴看到一个不同的分享,且事主乐在其中。期待看到更多的分享。
自己闲暇则是喜欢独处。有时候一天看个2-3本书,且当是和作者在闲聊。 有几年闲在魔都,经常一周4-5天这么呆着,还挺快乐。
我好像也很淡薄。对各种活动都不是很有兴趣,对几乎所有人都不会主动搭理。
朋友圈很小,我很享受独处,很会self entertain。
但是亲近的人惹恼我,我还是会express的,很fiery 也不是说有多情绪不稳(以前可能是情绪不稳,看了therapy后现在更多的是express my feelings),
就是你把我弄恼了 你得知道我为啥恼了。在express 过程中如果对方不是很responsive 会让我火大。
很高兴看到一个不同的分享,且事主乐在其中。期待看到更多的分享。
自己闲暇则是喜欢独处。有时候一天看个2-3本书,且当是和作者在闲聊。 有几年闲在魔都,经常一周4-5天这么呆着,还挺快乐。
Peter_ML 发表于 2021-12-02 12:23
我看得到每个人可爱的地方,无论他认可不认可我,工作中如果有同事做事风格很不一样可能共事会有更多摩擦,但也不影响我看得到他鲜明的个性以及其他方面的热情,我对每个人不同有渴望,喜欢出去参加活动也是渴望看到不同的东西/事物/人。我对情感很重视,这种情感不仅是亲戚间知根知底陪伴长大的感情,不仅是夫妻间共患难相扶相持的革命友谊,不仅是好友间一个眼神一句话的懂彼此,还包括陌生人间的能给出的信任,我喜欢人类个体之间有情感的关联纽带。在我记忆里最开心最有满足感的时刻都不是那些自己考试第几的时候,也不是自己瞬间从书中看懂了什么的时候,是把这些跟我爱的人分享的时候,是集体参赛集体获奖大家互相拥抱的时刻。 那种每个人都独一无二,每个人都看得到彼此的不同,却不会因为不同而疏远,大概这是我内心深处追求的伊甸园吧。
有很大关系。
可能是对人性不抱太高期望;对人性中偶尔的温暖和闪亮✨又很珍惜。
还有一个因素是我们的农业、官文化,把太多的利益诉求包装成情感。在文化正确之下,有看似温情舒适。
Peter_ML 发表于 2021-12-02 11:47
我的体会差不多
对家人和几个密友,我会很火热,主动联系和付出,有没有回报都无所谓
对一般人就是友好尽责而已
我搬家过很多次,觉得也有关系,好多半熟不熟的朋友,过几年就丢了
我很凉薄,话不投机想道德绑架情感勒索我的亲戚同学一概拉黑,永不来往。
很反感电视剧里一家人表面热闹祥和吃团圆饭的场景。好像每个人的见识三观和表达理解能力都处于同一水平似的。
回复 2楼MeekSarah的帖子我和喜欢这种朋友,觉得胜过有血缘关系的人。
但这种是比较少见,每个时期也差不多就0-1个。
大部分是基于利益诉求的
Peter_ML 发表于 2021-12-02 13:44
現在被樓主這麼描繪,我看到我先生的朋友也是不多,就是如你說的:「每个时期也差不多就0-1个」
別人說愛他,他也不相信。
他評估可能是 他對那人有用處而已。
我和他的互動卻相反,我不主動說愛他。
反而他問我是否愛他?
我當時還答不出,先回:「我不知道」
細想了一個星期後才答他:「我認為我是愛你的,因為以下這些數據點、、、、」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