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1470——1523)可说是“明四家”中才分最高、个性最鲜明的一个,他终身怀才不遇,虽自称“桃花庵里桃花仙”、“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但其中的辛酸滋味却不难体味。唐寅25岁双亲辞世,前妻、妹妹接踵而没,29岁得中南京应天府第一名解元,30岁却因友人会试作弊牵连入狱,遭到罢黜,从此绝意仕途。坎坷的人生际遇折射到他的画作中便流露出失意文人哀怨、愤懑、失望的感情色彩,为表现这些情感又常运用比拟、寓意、讽喻、自况等的表现手法。
藏于上海博物馆的《秋风纨扇图》。图中画一女郎,眉目清秀,手执纨扇,临风而立,神情寥落,若有所思,颇有凄怨之色,取自汉成帝妃子班婕妤色衰思驰、如纨扇在秋风起后即被捐弃的典故。画旁题诗曰:“秋来纨扇合收藏,何事佳人重感伤,请把世情详细看,大都谁不逐炎凉”,却是借美人悲秋之意来感慨身世,讥刺世态炎凉。明末大收藏家项子京在评论此图的时候便指出:“唐子畏先生,风流才子,而遭谗被损,抑郁不得志,虽复佯狂玩世以自宽,而受不知己者揶揄亦已多矣,此图此诗,盖自伤自解也。”可谓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