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是如何去践行的呢?
我明确了自己要走哪条路,并且对减速我的事情说不。
比如说很多人会拉我去做他们的下线,但是我相信作者所说的,慢车道的人做别人的分销商,快车道的人自己经营一个分销商模式的企业。我不抵触MLM,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认为如果MLM里,真的能服务到一大批人,帮助他们成长,那么这个也是靠谱的致富方式。在我看来为什么有人做直销特别成功,有人没有什么收获,是因为自身这个车的马达还不够。真的让自己具备影响,才有可能去带出壮大的团队,业绩牛的人,牛的不光是销售能力,他们真的在为下线们提供了方方面面的提升。在我自己没有那个做塔的机器时,我不会浪费时间去做大力士搬石头。
还有比如很多的讲座,课程,我都果断拒绝。因为我相信作者所说的,教育唯一的作用应该是服务于我们走上快车道。我在创业期间上的课,都是和我的主业副业相关的。我也很少看娱乐的信息,电视剧什么的,只有珍视我们的时间,才有希望走上快车道。
这本书和其他书有什么共同之处,不同之处呢?
看了很多书后,我的感受是这个世界上就算人人学习财商,看了很多书,也不可能人人都有钱,二八法则永远会在。假设地球的财富全部清零从头再来,依旧会有贫富差异,依旧少数人掌握多数的财富。为什么呢?因为知行合一很难,准确的说看完没有行的人,其实不是真的懂了。最后还是只有少数人会从更广的角度去考虑如何给更多的人提供价值,如何去解决社会问题。
马云有钱,靠他一个人无法和那么多公司订单,也不是靠他拉风险投资,更不是他会写代码。是他在人生初期就做好了很多铺垫,在美国了解到互联网,看见了互联网提供的商业价值,以及中国市场未被开发的需求,有魄力聚集了十八罗汉,实现了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样的使命。当初的十八罗汉不是什么常青藤的高材生,只是最普通的人,那时候的马云,也还只是一个老师和小生意人。
当一个人创业的初心是利他的,那么天时地利人和也会随即而来,于是有了蔡崇信,软银。阿里巴巴的每个创始人都财富自由了,很多员工超级富裕了,马云也自然成为首富了。虽然世界上只有一个马云,但是思考模式是可以复制的。
这本书想告诉我们,快车道的人,不会只考虑自己,或者只考虑自己的小家,这样是无法致富的,这基本是是所有财商书都会讲的。同样的信仰,考虑个体,还是考虑群体,还是考虑全人类,结果有着明显的差异。拿宗教举例,考虑个体的教信徒,考虑群体的叫大师,考虑全人类的就叫宗教创始人,比如耶稣,比如佛祖。我们在致富路上考虑多少人,决定了我们成为谁,收获多少财富。
最后给自己的思考题:
现在的收入是多少?每天影响和服务了多少人?每天花多少时间去升级自己这辆车?为快车道做了哪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