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爱 (六) 寒云散空庭 独有月照雪
发信人: loveseason (恋爱季节), 信区: Prose
标 题: 幻爱 (六) 寒云散空庭 独有月照雪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ue Jul 15 23:30:32 2003) WWW-POST

幻爱 (第一部 当时明月在 江南 1937-1949)

(六) 寒云散空庭 独有月照雪

学远的家住在护城河边。他家外面的那段河道很窄,端午节龙舟赛时,也只
容得两舟并驶。有时这边的榕树倒了,那边的人就可以踩着树身走过来。

学远的家和学校都在河这边。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每天放学都要
走过那座青石桥,到河那一边绕上一圈,才肯回家。

河那一边的一条巷尾有座高墙朱门的宅院,便是每天学远要经过而且
徘徊的地方。

灰墙已经斑驳,朱门也开始退了颜色。门口的石狮子旁总有个大嗓门的胖妇人,
搬张板凳坐在那摘菜,边上常站三两个闲人,倚在石狮身上说长道短。

胖妇人身边常常会出现两个小女孩,一样的花衣花裤,一样的麻花辫子。
稍大些的那个瓜子脸丹凤眼,有两个深深的酒窝,总是格格笑着,手舞
足蹈的飞快的说些什么。小的那个是圆脸杏眼,喜欢搂着胖妇人的脖子,
小鸟依人般偎在她身上,亮睛睛的眼睛忽闪忽闪,笑嘻嘻的听着别人说话。

姐姐,叫苏照雪,妹妹,叫苏似月。这对小姐妹,就是学远从十来岁起,
每天最爱看的风景。学远家是三个兄弟,他排行老二,父母靠开个裁缝
小店勉强供他们上学。三兄弟的都极顽劣,在学校是混世魔王,没少吃
老师竹鞭,回家后也总被裁缝老爹拿着量衣的木尺沿街追打。偏偏他每天
就喜欢偷偷跑来看这对小姐妹,在他心中,这两姐妹生的比戏台上的仙女
还要好看,如果这天见到了,那一刻心里便充满安宁喜悦,如果没有见着,
倒也一样回去打架撒野。

照雪只比似月大两岁,上面有个年长六岁的哥哥叫世杰。苏家原是大户人家,
还出过翰林,家里正厅里摆口永远走慢的钟,据说是因为这翰林作诗做的好,
皇帝赏赐的。后来人丁渐薄,到照雪他们父亲这辈,就成了一脉单传。
世道并不太平,加上苏家人不善理财,乡下的田产渐渐变卖光,家道就这样
就衰微下来。於是,似月出生没多久,父亲去了南洋,在一家贸易公司里
帮人记帐。

苏太太是郊县一个大地主的女儿,识字不多,为人和气温柔。她娘家文化
不高,本觉得能嫁进书香门第,是件极幸福的事。没想到乱世里头,丈夫一介书生,
为了生计,照样得成日和铜臭打交道,甚至远赴南洋。

丈夫走后,苏太太就郁郁寡欢,几乎足不出户。三个孩子,倒和家里的佣人
王妈最亲近。苏家家道既已中落,早已请不起佣人。只这王妈,是苏老太太在时
的打小买来的丫头,一直留到现在。王妈终身未婚,早把苏家当作自己的家,和
苏太太姐妹相称。她勤劳能干,粗活细活几乎都一人操持,而且性格强悍,
有她在,街坊也无人敢欺负这一家妇孺。

苏太太自己文化不高,却极重视儿女教育,她觉得最大的遗憾是丈夫不能在
家中教孩子们读书写字,所以一定要让孩子都受最好的教育。王妈对此
颇有微辞,她觉得世杰读书是应该的,而女孩子,最重要的则是嫁到好人家,常常
忿忿不平的和街坊抱怨,“我们家两个小姐长的都跟花似的,还怕嫁不出去么?
白白去受喝洋墨水的苦。”苏家两个女孩偏偏还上教会学校,学校还给她们起了
洋名,一个叫Shirley, 一个叫April. 回来和王妈学,王妈说,“阿弥陀佛,
一个叫猞猁,一个叫阿婆,给我们这么好看的小姐起这种名字,洋人真是瞎了
眼睛。”又一天似月红着眼睛从学校回来,说是祷告时没闭眼睛,被密斯白
揪出来罚站。王妈大怒,要找这位密斯评理,“她自己也没闭眼睛,要不然
怎么看见我们似月没闭眼睛。”照雪说,“密斯白是洋人,说英文的,你会用
英文和人吵架么?”王妈只好作罢。

这一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父亲渐渐断了音信。苏太太愁云满面,四处托人
打听丈夫下落。王妈则是每天求神问卜。没了汇款,家里顿失经济支柱。

世杰那年正要考大学,看着六神无主的母亲,和懵懵懂懂的妹妹,自己作了决定,
改去投考船务局。苏太太无论如何不肯让儿子失学,世杰只说,“长兄如父,
这个家,有我支撑,一定不会让你,王妈,还有照雪和似月受苦。”王妈抹着泪
搂着照雪和似月说,“你不用为妹妹们操心,我们家两个小姐,长相好,
命也好,不怕找不到好人家,找到好人家,就一辈子过上好日子。”

照雪和似月看着王妈,似懂非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