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911|回复:3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选择“同居”的经济学依据[讨论][转帖]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03-06-14 22:10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选择“同居”的经济学依据[讨论][转帖]
首先声明,本人撰此文并不是为同居者寻找理论依据,更不是鼓动人们同居,而是试图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同居进行解释。
当前,选择同居的人越来越多,虽然不能说存在就是合理,但是存在一定有其必然性。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人们选择同居是有经济学依据的!也就是说人们选择同居是一种利己的经济行为,是符合个人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原则的。
在此有必要先向大家说明一下经济学中的企业理论。
自科斯以来,现代企业理论都把企业和市场看作是实现资源配置和生产组织的工具,是两种制度安排,但两者是互相对立和替代的。也就是说生产活动可通过市场制度来组织,也可以通过企业制度组织。当通过市场进行的时候,一个要素所有者(生产者)与其他要素所有者(生产者)之间是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他们之间通行的是平等谈判和市场合约。当生产通过企业制度进行的时候,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就不再是独立的生产者,他们通过企业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组织。
事实上,无论是通过市场还是企业来组织生产活动,都不是完美的,他们都是优点突出,而缺点也明显的两种制度。
当进行市场交易的时候,要素所有者(生产者)之间的交易比较灵活,各自有财产、利益和行为上的独立性,交易伙伴可随时更换。但包含着很高的交易成本――如信息(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维持合同的成本以及毁约(退出)成本等等。正是过高的交易成本使企业制度替代市场制度成为可能。
企业的形成当然也需要谈判,但多为一次性的,形成一体化组织后,则不需不断变换交易对象、不断谈判和签约,交易成本自然较低。而且双方也会由于这种长期合作关系而获得优势互补的好处。但是企业制度下也存在交易成本,主要表现为管理成本,尤其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监督、协调成本也越来越高。有时甚至高于通过市场的交易成本。
因而,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制度中出现了一种准一体化关系――企业之间既不是单纯的市场关系,也不是通过购并而成的一体化关系。这种新关系比市场关系要密切得多--企业间密切合作、相互协调、互相支持,同时又是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期关系。这种新关系比传统冷冰冰的市场谈判和交易关系要密切得多,也更持久。况且,这种关系又不是传统的一体化关系,具有这种关系的企业在各自财产、利益和行为上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各自互不隶属、互不控制、互不承担连带责任。
从经济学的效率角度来看,准一体化就成为效率更高的交易和组织形式。也正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与其他企业的互动中建立起广泛的准一体化关系。
本来想看热闹的人可能还没看到这里就早已关闭了此窗口。
下面我们从准一体化关系来分析同居的必然性。
单身和结婚就类似企业理论中的市场和企业(一体化关系)。而同居则就好像准一体化关系。
单身生活很自由,但是生理问题(饮食和性需求)往往成问题。当前,单身的人几乎很少自己作饭,下馆子或吃快餐则成本高,性需求如果通过市场解决则成本更高!而且,单身男人常为宿舍如狗窝、不会打理而烦恼;而单身女人则为了粗重活干不了、关键时刻没人抓主意而心忧。内部化理论的作用就自然的把人从单身带向结婚。
结婚,将很多的市场交易内部化,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女的干家务,男的干粗活(在男女平等的今天,在此完全没有性别歧视的意思,这是由男女的生理特点决定的),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所以结婚几乎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但是,结婚虽然降低了交易成本,但随之而来家族与人际关系问题、财产纠葛问题、第三者问题、离婚的困难和麻烦(相当于退出成本)、婚姻成为感情的坟墓等也带来了很高的管理、监督和协调成本。这些问题大大降低了结婚这种制度所带来的收益。
所以,现实中,恰如钱钟书先生所言,婚姻成了“围城”,没结婚的“城外人”想冲进去,享受结婚所带来的收益;而结了婚的“城里人”又想冲出来,逃离婚姻。人们实际上就处于这种进退两难的状态中――既离不开婚姻,又厌烦婚姻!
因此,同居,这种两性关系形式便应运而生!近年来,年轻人中,同居俨然已成一种时尚。不少青年男女交往已久,两情相悦,并且象夫妻一样生活住在一起,就是不结婚。虽然老一代人觉得不可思议,但是这种现象还是越来越多,社会对此也越来越宽容和接受。
同居关系就好像准一体化关系,在此关系中,既可以享受婚姻带来的收益,又可以避免婚姻带来的麻烦和成本!
同居虽然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家人的看法、社会的评价和不小心而产生的子女问题,但同居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同居实现了规模经济,两个人的花费1+1<2;其次,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了年轻人的正常的性需求――通过市场交易的话不仅花费高且易染病,搜寻(寻找没染病的交易对象)成本和交易成本很高。第三,由于内部化所带来的优势互补,合理分工,男人不用再请钟点工干家务,女人也不用干粗活和请保镖,各得其所。第四,同居不用全面真正进入对方家庭,避免与对方家人、亲戚朋友、兄弟姐妹、七姑八姨的纠葛。本人婚后过年就为了走双方亲戚、派红包心烦好久(皆因囊中羞涩)。诸多关系尤其是当前婆媳关系、丈母娘与女婿关系等棘手问题让不少青年男女无法马上适应。第五、避免结婚所带来的财产问题。第六、退出成本低,同居后发现不合可以一拍两散,手尾少。在别人眼里,离婚的人跟同居分手的人有天壤之别(以我单位为例,离异的人再婚时工会总会故意刁难,美其名曰为他人负责)。
所以,从制度安排的成本和收益角度来看,在男女两性的各种可能关系中,准一体化的同居关系无疑成为“最佳选择”!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03-06-15 11:4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niu, who wrote this?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03-06-15 22:58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哈哈,说得好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03-06-16 04:43操作
只看TAAA分享
ok ding
发帖回复
查看:911|回复:3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