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已经十几年,当初才疏学浅年少无知,选了中文系,然后被迫看了一些中国近代现作家的小说,可惜我对此一无兴趣,除了用来写论文,毫无八卦之心,毕业之后更是忘了个精光,现在回头翻翻,发现居然读过丁玲的小说,真是完全想不起来当时是在干嘛了。
不过,但凡读过,总还是有点偏好的。女性小说的课堂里,张爱玲是同学中的热门大爱,我读了个《金锁记》,感觉是真是进了一间涂满金漆饰以珠宝的小黑屋,浓艳沉郁,喜欢不起来。反而从来没听说的一个叫凌叔华的女作者写的些小短篇还有点意思,记得自己的课堂小论文写的是《中秋晚》,得了95分,大吃一惊。
写小论文的时候只是草草翻了翻她的生平,一直觉得就是个女作者,写得不好不坏,名气也不大。过了好些年,一个叫虹影的女作家热闹了一段时间,当时说她写的《K》是以凌为原型,还被凌的女儿投诉,算是我第一次在学校以外的媒体上看到她的名字。后来,徐志摩那些爱情故事常被妇女论坛提及,倒是偶尔会看到凌的名字。
今天看到版上提及凌叔华,一时好奇翻了翻生平简介,发现还是个挺牛逼的人(本身造诣不谈,至少我个人觉得她小说水平还行),比我一直以为的要活跃得多。
凌叔华父亲从小官做到一品大员,清亡以后又和袁世凯关系不错,后来隐退政坛,安享天年,算是家世显赫而且没有中落。
凌本人是姨太太生的排行第十的女孩子,本来地位很低,后来,据说6岁的时候在墙上画画,被前来做客的画家发现其天赋,于是她爹觉得自己家祖上著名画家的血统隔代遗传了,陆续请了名师教她绘画,甚至有康有为教写字,齐白石指点画技,辜鸿铭教她古文和英语之类的说法。
所以说,也不是陆小曼主攻绘画,凌叔华主攻小说,凌本人绘画水平应该是很高的,她后来一直在英国,据说也办了很多画展啥的。
凌叔华又有家世又有才学,在社交圈如鱼得水也很正常,不过从照片上看,长得并不漂亮,林徽因的粉丝似乎是很看不上她的。
凌和徐志摩交好,大约是从接待泰戈尔开始的吧,徐父似乎挺希望徐能娶凌叔华。不过,凌家未必能看得上这个离过婚的才子,凌本人当时大概已经和陈西滢谈恋爱了,加上拿错信事件暴露了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关系,反正历史就那么走下去了,他们俩并没有真正的交集。
凌叔华不漂亮,但徐志摩对其的赞美还是很不吝啬的,她本人也有个著名的劈腿事件,对象是英国那个著名女作家伍尔夫的侄子,比她小好几岁。两人交往了一年左右,男方回国了,后来死在战火中。但她倒是和伍尔夫有了书信往来,等去了英国,从伍尔夫遗留的物品中找到了她的书信手稿,后来出版了一本书《古韵》,似乎是写其童年生活的英文小说,我没看过。
凌叔华活了90多,死前回到北京,了却了心愿。她现在在八卦的时候会被人提及,大半是因为保存了徐志摩的日记,最后和林徽因打嘴仗一事。个人是不清楚其间细节是非曲折,但我觉得她的一生已经挺不错的了。她的小说不多,基本都很短,成名作《酒后》很有趣,可能不太符合妇女论坛正直大妈的道德标准。
不过,但凡读过,总还是有点偏好的。女性小说的课堂里,张爱玲是同学中的热门大爱,我读了个《金锁记》,感觉是真是进了一间涂满金漆饰以珠宝的小黑屋,浓艳沉郁,喜欢不起来。反而从来没听说的一个叫凌叔华的女作者写的些小短篇还有点意思,记得自己的课堂小论文写的是《中秋晚》,得了95分,大吃一惊。
写小论文的时候只是草草翻了翻她的生平,一直觉得就是个女作者,写得不好不坏,名气也不大。过了好些年,一个叫虹影的女作家热闹了一段时间,当时说她写的《K》是以凌为原型,还被凌的女儿投诉,算是我第一次在学校以外的媒体上看到她的名字。后来,徐志摩那些爱情故事常被妇女论坛提及,倒是偶尔会看到凌的名字。
今天看到版上提及凌叔华,一时好奇翻了翻生平简介,发现还是个挺牛逼的人(本身造诣不谈,至少我个人觉得她小说水平还行),比我一直以为的要活跃得多。
凌叔华父亲从小官做到一品大员,清亡以后又和袁世凯关系不错,后来隐退政坛,安享天年,算是家世显赫而且没有中落。
凌本人是姨太太生的排行第十的女孩子,本来地位很低,后来,据说6岁的时候在墙上画画,被前来做客的画家发现其天赋,于是她爹觉得自己家祖上著名画家的血统隔代遗传了,陆续请了名师教她绘画,甚至有康有为教写字,齐白石指点画技,辜鸿铭教她古文和英语之类的说法。
所以说,也不是陆小曼主攻绘画,凌叔华主攻小说,凌本人绘画水平应该是很高的,她后来一直在英国,据说也办了很多画展啥的。
凌叔华又有家世又有才学,在社交圈如鱼得水也很正常,不过从照片上看,长得并不漂亮,林徽因的粉丝似乎是很看不上她的。
凌和徐志摩交好,大约是从接待泰戈尔开始的吧,徐父似乎挺希望徐能娶凌叔华。不过,凌家未必能看得上这个离过婚的才子,凌本人当时大概已经和陈西滢谈恋爱了,加上拿错信事件暴露了徐志摩和陆小曼的关系,反正历史就那么走下去了,他们俩并没有真正的交集。
凌叔华不漂亮,但徐志摩对其的赞美还是很不吝啬的,她本人也有个著名的劈腿事件,对象是英国那个著名女作家伍尔夫的侄子,比她小好几岁。两人交往了一年左右,男方回国了,后来死在战火中。但她倒是和伍尔夫有了书信往来,等去了英国,从伍尔夫遗留的物品中找到了她的书信手稿,后来出版了一本书《古韵》,似乎是写其童年生活的英文小说,我没看过。
凌叔华活了90多,死前回到北京,了却了心愿。她现在在八卦的时候会被人提及,大半是因为保存了徐志摩的日记,最后和林徽因打嘴仗一事。个人是不清楚其间细节是非曲折,但我觉得她的一生已经挺不错的了。她的小说不多,基本都很短,成名作《酒后》很有趣,可能不太符合妇女论坛正直大妈的道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