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590|回复:1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问:所谓诸法空相,那极乐世界这些花语妙香、金沙宝树又有什么可向往的呢?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3-07-10 01:47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问:所谓诸法空相,那极乐世界这些花语妙香、金沙宝树又有什么可向往的呢?
问:所谓诸法空相,那极乐世界这些花语妙香、金沙宝树又有什么可向往的呢? 答:众生的根器、因缘不同,所以佛陀因材施教,传授八万四千法门,使不同特质、偏好的众生都能有适合自己的解脱之法。有的众生更容易对讲解空性的法门生起欢喜信心,佛陀便教他们“诸法空相”的道理,从“空”悟入实相;有的众生更容易对净土法门生起欢喜信心,佛陀便教他们念佛求生净土。“空”也好,“净土”也好,都是方便、手段,都是指月的那根手指,你若能顺着手指所指的方向看到月亮,就好了,何必纠结这手指是胖是瘦。 其次,空性不是指断灭,不是要守着一个“空洞洞”。《金刚经》云:“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看,佛陀并没有教我们学了一个“空”就抱着这个“空”的概念不放,什么也不做,什么也看不上。“色即是空”,极乐世界是空性的,向往净土之心也是空性的,而“空即是色”,空性不坏显现,空性与极乐世界、求生净土丝毫也不矛盾。 只有圆满无上正等觉的佛陀,才真正跳出了因果的牢笼,自由自在。佛陀虽然不作意世俗因果,但在众生面前又自然不逾越世俗因果的规律。而我们这样的凡夫,完全受因果的支配,更应该谨慎取舍因果,尊重因果的规律。对阿弥陀佛有信心,发愿往生净土,因缘具足就能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一般人仅仅听闻空性的道理,没有实际的修证,烦恼不会自动清除。如果对佛没有信心,也不发愿往生,自己也没有清净业障、尽除烦恼,那么就只好继续在六道中轮回。因果就是这样,不会错乱。在见解上,我们不怕高卓;在行为上,我们要敬畏因果。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3-07-10 19:41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这就谈到了我们修行的次第和阶段。一般人能断烦恼,了生死,就到了阿罗汉果,或求生净土,就到极乐世界。但是究竟能有几个人证得?而证得的人们会否想到自己可能是多少轮转发心下来救度众生的菩萨。如果修为到了菩萨的境界,就不会贪恋任何佛国的景致而心里只会想着要来救度烦恼众生开悟,认清虚空法界实相。


 


但空与非空,如何解脱,如何救度众生。建议看看《不可思议解脱经》,会与自己的佛心感应。


 


“不著世间如莲华 常善入于空寂行 达诸法相无挂碍 稽首如空无所依 法无分别,离诸识故。法无高下,法常住不动。一切诸法如幻化相,一切言说,不离是相;至于智者,不著文字,故无所惧。文字性离,无有文字,是则解脱;解脱相者,则诸法也。度老病死大医王 当礼法海德无边 毁誉不动如须弥 于善不善等以慈”


 


新浪微博 sarahcharlina

Advertisement
发帖回复
查看:590|回复:1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