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1298|回复:4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希望找一个信佛的男朋友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3-03-25 19:49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不感兴趣
希望找一个信佛的男朋友
loading...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3-03-26 10:34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多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可以求姻缘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13-03-26 15:19操作
只看TAAA分享
哇哈,这想法好啊!祝愿早日找到如意的男居士。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13-03-26 22:54操作
只看楼主AA分享
 我的qq:1020986686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13-03-31 10:10操作
只看TAAA分享

觉得修行,在闻思修的因缘具足之前,单身也许会好些...


 


其实另一半有无信仰,信仰什么到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无论单身还是有伴都是个快乐的人。


 


而也只有真正快乐的男人,才能带给女人真正的快乐~~反之亦然。


 


 


 


````````````````````````````````````````````````````````````````


 


问:关于爱情....

宗萨钦哲仁波切答:

你在问爱情吗?我认为目前在凡俗层次,...当爱情出现时,通常我会说,就让它来....但你要记住:这也许不会长久,要记得这不会行得通,它一定会结束——我想这是维持一段关系的健康方式。


 


 


莲花生大师说:‘初入佛门的人,凡是增长邪分别念的缘分都是违缘;尤其对男人来说,最大的魔障是女人;对女人来说,最大的魔障是男人;除此之外,对男女二者共同来说,饮食衣服是最大的魔障。’


 


 


组建佛化家庭并不是想组建就可以的,“最终还是要结婚”,只是一些人的一个想法,一个希望,因缘不具足的时候,想要结婚也是结不了的。又建立什么佛化家庭呢。不是想要什么,就可以有的。

即使都是修行的居士,也不一定在一起就可以好好的修行,两个人的境界不一样,修行的习惯不一样,见解也不完全一样,阶段不一样。

修行是需要耐的住寂寞的,不是磕头,打坐,干什么都要有个伴,那样修行是不能成功的,至少对大多数凡夫人来说只会是障碍,不会有真正的帮助。相反,烦恼倒是有了机会产生,有了机会增长。

家庭矛盾表现在学佛上,只是冰山一角。认为这些是因为当初没有和佛教徒组成家庭,很多问题就随之而来,其实在两人结婚的最初,无论信不信佛,也未见得有很多矛盾。而那些已经出现严重问题的家庭,也不会因为一方放弃信佛而有真正的改变。

即使在佛教徒的家庭中,一些是初涉佛法,毕竟是智慧尚浅,习气深厚,所以难免家庭同样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同样直接或间接影响到闻思修行。即使两个人还算和谐,而一个家庭,往往涉及两个家族,还有众多的世间琐事,真是后患无穷。

对于有意于找寻配偶的单身居士。还是单身更有利于修学,也许不能一辈子单身,那么在闻思修的因缘具足之时,还是尽量保持单身吧。不要迫于某些压力,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而带来无穷多个问题。

如果本来就没有组成家庭,把两个学佛的人或者信佛的人拉在一起,这样的组建可能的确是组建了“家庭”,但是,是不是真的“佛化”家庭就不好说了。

也许他们以前学佛信佛的一部分的原因就是因为感受到孤独,寂寞,或者一些不如意,有了家庭之后,稍微改变了一下痛苦的方式,结果出离心,学佛的心有可能一下子就被两个人在一起互相依赖的烟雾淹没了,从而离开了学佛的道路,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试想一下,很多人组建单身群、佛友会,为单身学佛者提供了组建家庭的因缘,使一位(不说多位)本准备出家修行的佛子进入樊笼,使其顺水扬帆的修行变成陆地行船,不说使他堕落恶趣,仅由此会延误他成就的时间,也延误了他成就使无量众生摆脱轮回的时间,那这无量众生这中间所受的无量痛苦,查找其根源,您是不是也要承担一分呢?

再说我们居士在工作生活之余又还有多大的精力呢,学佛的时间都还不够,做这些事情,不会障碍我们一心办道吗?

修行在于自已认真闻思修行,调伏内心。外缘是否真正是增上缘,凭凡夫根本也观察不出来,但依教奉行是不会错的。婚姻,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世间法,障碍出世间修行的。不能出家,是因为福报不够。

找个信佛的异性,有时可能会无异于解渴时喝盐水,反成修行障碍。(也许您会说,他们可以共同促进,但您依什么而肯定这是他(她)最好的因缘呢?)也许他们之间,从发心到正行和回向都是以贪心为基础,这不是与庸俗同道吗?所以方便不以智慧摄持的话,反成为障碍。

佛弟子,随时随地要搞清楚自己的本分事是什么,心要安住在自己的本地,而不是到处攀援妄想。不得不成家,说明尘缘未了,那么你可以选择成家,去了结前世的业缘,无论好的坏的,或不好不坏。但要知道,这只是业。

即使佛教徒之间组建家庭,也不敢保证没有怨憎会。即使善缘相聚,也没什么值得随喜的。
毕竟麻绳金丝绳都是束缚,铁笼金笼都是笼子。

难道不是吗?成了家也就更多一分羁绊。更何况哪里敢说一点没有男女的贪欲,即使起初纯粹是为了父母等成家?如果你连阿罗汉果也没有证悟的话。

其实所谓的婚姻之事跟其他事情一样,作为修行人凡事应该唯一遵循佛陀的教导,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向内修胜于向外求。

假如已经是不退转的菩萨以特殊方便度化众生而显现上行持不善业,如济公禅师那样,我们绝对不敢随便批评。但反观自己,到底已经是不退转的菩萨了,还是仍然是一个烦恼十足的凡夫?如果是后者,要想解脱,还是老老实实地取舍善恶,而把世俗的评价置之一旁,否则如同为了避开一只蚊子的叮咬而坠入山涧一样,后悔莫及。

如果烦恼具足,遇到自己不赞成的事就会气愤不已,那么身处流俗之中而又说“内心清净无染”恐怕也是靠不住的,所以还是老老实实从基本的善恶取舍做起为妙。


 

Advertisement
发帖回复
查看:1298|回复:4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