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摄像头
手机摄像头受到体积制约,800万的1/3.2规格维持很长时间了,单个像素1.4um也很难突破,因为追求更高像素,面积不变只会让画质更烂。其实这个1.4um能有不错的画质也是BSI技术的功劳。
从基础技术看,索尼推出了层叠式CMOS,可以进一步加大同样面积感光元件的效率,也许成熟后,1.1um也会有不错的画质。
其实从日常拍摄、记录生活的实用角度来说,800万像素1/3.2寸BSI在镜头品质合格的情况下够用了。但是对于追求画质的小众发烧用户而言,还有更高的要求。
诺基亚在拍摄方面做了很多尝试,808尝试了大感光元件,并且由卡尔蔡司实验室研发出了能装进手机的配套镜头。在920上尝试了光学防抖,对高感也做了尝试,试图在低光下求的更好的效果。
但是受制于诺基亚自身的产业链,它没有索尼的新技术BSI CMOS。PUERVIEW是个很好的技术,但是诺基亚没有能力把它用到视频上,其实对于照片来说,Pureview的活后期电脑也能做。而视频才是PUERVIEW技术的用武之地。
现 在手机也好,相机也好,拍摄视频只能用到CMOS上一点点面积,1080p只有200万像素,总面积只有单位像素面积乘以像素数那么大,再大的底也无用武 之地。如果能用上Pureview 技术,把CMOS面积用足,808只有1/1.2寸大小的CMOS,足以超越5DmarkII,因为5DmarkII 只用了1/10的面积拍摄视频。
可能的话,未来理想的手机摄像头是1寸的索尼层叠式CMOS,加上诺基亚808镜头的改进版,加上920的光学防抖技术,视频用Pureview技术提高CMOS的利用率。
而大众产品会停留在1/3.2,像素会有提升,但是进步不会那么快了。
六、闪存
闪存其实可说的不多,速度更快、容量更大,人类对储存的需求永无止境。软件会越来越大,音乐会有24bit、192K的wav原生,视频过了1080P,还有2160P。总之,新东西、高品质的东西都是空间杀手。只有供给就会有人用。
七、触摸屏
触摸屏一体化是趋势,无论是oncell还是incell,以后显示屏幕、保护玻璃、触摸屏只用一块玻璃也是正常的,新的感应技术其实早就有了,没有量产而已。体验越来越好是必然的。
八、无线连接
4G已经到了瓶颈,3g+以后就没有杀手级应用需要那么大的带宽了。4g以后再加带宽的意义在哪还需要技术发展来解答。其实苹果iPhone出现之前,3G的高带宽都没有用武之地,wap网页,edge足够了。
蓝牙会倾向于低功耗,数据传输功能会逐渐被wifi直连取代、NFC随着产业链的完善会得到发展成为标配。
九、3D技术
裸眼3D严重影响屏幕的PPi,但是400多PPi的屏幕普及后将不是问题,摄像头到了瓶颈后,双摄像头3D拍摄可以成为一个卖点。3D视频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但是这个是小众的玩具,不会出现在所有机型上。
十、电池技术
革 命性的电池技术,喊了10多年,只见论文不见产品。能看到产品的就是安全性好一点的锂聚合物电池,提高电池电压是加大电量的一个办法,LG做了尝试。不过 随着结构设计的进步和电池屏幕的加大、工艺的发展,手机已经可以给电池留出更大的空间。小米2有3000mzh的厚电、OPPO t29做到了3150mah可更换、razr maxx做到了3300mah,innos D9做到了4160mah可更换,传说还有厂商要做4800mah的手机。
其实,尽管智能手机的耗电在加大,但是那是高强度应用的时候,待机功耗并没有增加很大,而结构设计带来的电容容量进步事实上提升了轻度用户的续航时间。razr maxx事实远比当年的诺基亚的7710耐用,尽管7710更大更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