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利益由真实持戒得 转
问:行人若不受戒, 则永弃佛海, 失大利益。如发心不真, 颟顸受戒, 犯之又一重戒罪, 是受之恐致违犯, 不受又失大益, 似乎进退两难。弟子对此, 颇有愚见, 以为如果发心真实, 自必惧罪情深, 必少违犯, 不妨立即受戒。否则习气太重, 或因一时心感, 贪一戒名, 昧然受之, 将来必易触犯, 反不如依律秉持二三年后, 果无违犯, 再行受戒未晚, 斯则既得戒益又不致徒增戒罪, 似乎有益无害。此法弟子曾试之, 劝人吃素, 颇有效验。因近数年几遇发心修行, 即劝其先持六斋, 及戒杀, 减少肉食, 兼作众生一体血肉不净等观, 不数年间, 因之而吃长素者, 不下十余人, 今对于戒法, 未知可否照此办理。又有一辈行人, 颇明罪福因缘, 虽未受戒, 而能照律秉持, 孳孳念佛, 求生净土, 若后往生, 与已受戒念佛往生者, 品位有无高下。若有, 则与六祖心地无非自性戒, 本来无一物, 何处著尘埃之义, 似乎相违。如无, 而律又言如法受戒者, 方发戒体, 且得天神拥护, 又显与未受戒者, 大有区别。弟子未明斯义, 故特录求指示。况前拟先秉持, 而后受戒, 如果不同, 设此学戒期内有命终者, 岂不失大利益, 是此一疑义, 尤不得不早求解决也。   答:既欲受戒, 固宜真实。既不真实, 又何须受。利益由真实持戒得。非有受戒之名, 便得利益也。汝之疑, 可谓无谓之极。凡修行在心地上论, 不在形迹上论。未受戒而持戒, 是为真实修行人。岂真实人, 行真实行, 反庸劣乎。然佛菩萨极力劝人受戒, 谓受之必持。非为今之挂名受戒者发也。挂名受戒, 以受戒人毁佛禁戒, 罪加一等。汝之所问, 皆是死执迹相, 妄兴议论。如此所说, 皆名戏论。受戒发戒体, 乃宿根深厚之人, 非今之悠悠挂号者事。不受戒而能持戒, 乃少数人, 非多数人, 故不得用此以难彼。此系特别性质, 彼乃通途教道, 何得崖板相比。直是本无一事, 妄起风波, 可叹孰甚。利益在迹相上论, 不究心地实情, 则举世之人, 皆好假冒修道之人矣。(三编·答缘净居士问) 转自http://www.dizang.org/yg/fn/0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