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水记忆
玩水一直是我生活中的一大乐事,从小时候大概就是这样。一两岁的时候,我和哥哥爸妈住在一所农村的小学里,爸妈他们在那里当老师。学校附近遗留着许多也许是六七十年代修建的一种渡水工程—一种像高架路一样修在空中的引水的水泥建筑,我们那时称之为渡桥。一节节的渡水槽相连接之处并不是很紧密,槽内渡水之时就有水从空隙中洒落下来。据我妈说,有一次她去教课了,我哥哥带着我两个人在渡桥下淋水,被她发现之后,带回家,用插在墙壁上的竹棍好好打了一顿。再后来,我快要四五岁的时候,我们开始住在了另一个学校里,那里有一个池塘,就是那种很普通的死水池塘,想来也是脏的。有一天,哥哥和我乘着妈妈去市场买菜去了,我们俩就去那个池塘玩水了,被回来的妈妈抓了个正着。这次更惨,被罚跪了。学校附近还有一条小溪,曾经我们一家子还在夏日的午后,在溪里游泳。虽然我并不会游泳,但还是非常喜欢在水里的感觉。又记得小时候和哥哥去姑姑家做客,她那里有一条小水渠,那里的水是冰凉冰凉从大山脚下一口井里流出来,透明见底。我和哥哥每天都泡在那个小溪里玩水,不肯出来,也没有妈妈管着。
小学之后,有两个玩水的好去处。我们这里也许因为山多,所以各种小溪也很多。有一条小溪,或者也称之为水渠吧,几乎连接着我当时住的家以及学校,而另外一条,就在外公家后面,这个容后再说。由于爸妈并没有很严格的规定我放学回家的时间,所以很多个放学后的时光,都是在那条水渠边度过的。早春时,水渠里就开始有一团团黑色的蛙卵,再接着变成小蝌蚪,小青蛙,从水边走过时,总有受惊吓的小青蛙跳入水中。夏天了,直接脱了凉鞋,踩了水一路回去。有时候也会遇见一些可怕的东西,比如小水蛇,但是并没有什么危险。 水边还经常有些桑树,或者野蔷薇,摘一把桑果,或者野蔷薇的嫩芽塞到嘴里,是那个零食缺乏年代的不小的补偿。外公家后的小溪是我在外公家住时每日的必去之地。这是条真正的小溪吧,溪水来自镇子里可以望见的最高的山脉,深山的溪水湍急清澈,多年的冲刷,带来了许多大块的鹅卵石铺在溪底。 我就经常和表妹一起去溪里,我们谓之探险。我们提着用绳子绑着的小水桶,装上石块,放在水里任由水带着它走,我们也跟着走。或者面对水流站着,看着滔滔溪水从眼前奔流,体验那种眩晕的感觉。
初中后家就搬去城里的一个中学了,不知为什么总是这样巧,这学校又在一条河边,大概有上百米宽,附近的河心还有一个小岛。地方混熟了之后,我就开始寻找周围有没有渡船,发现之后,就经常周末闲着的时候,就坐船去一个不知道的地方,再坐下一班船回来。有时候,坐在船头,看着晃晃悠悠的河水,那感觉恍如不在人世。虽然那么爱水,到了快高中毕业还是没有学会游泳。原因就在于虽然我爸妈并不反对我去水边玩耍,但是对于游泳却不是很支持。偶尔去过几次游泳池,都是泡泡水而已,也没有什么人教我游泳。
大学在珠江边上的,连接学校和商业街的渡船是我经常流连的地方。而就是在学校的游泳池,和一个晨练的老太太以及男朋友学习,练习了没几次就学会了蛙泳。到了美国,第一个学校在一条小河边,湖边有小道,是跑步的绝佳去处。现在在万湖之州,湖边也是常去之地,除了散步,还可以骑自行车,或者租一个小船来划。漫长的冬天,好静不好动的我,那些室内球类运动并不能吸引我,倒是游泳,登山,滑雪,骑自行车总是让我着迷。登山滑雪不能常去,于是学校的恒温泳池成了锻炼的好去处。现在慢慢渐入佳境,游起来越来越不费功夫,也是唯一能让我有动力坚持的运动。
只希望这辈子都生活在青翠葱绿,有水可玩的好地方。
奖励 20/20/20 支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