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我們接著再看「西方廣目天王」,廣目觀照世間修大行。天
王手上拿著是一條龍,或者是一條蛇,龍跟蛇都是代表多變化的,說明這個社會人事變幻莫測,取這個意思,讓我們要能夠看清楚、看明白。另外一隻手上他是拿一
個寶珠,這個寶珠是代表不變;換句話說,人事物雖然變幻莫測,佛菩薩掌握到永恆不變的真理,以不變來應萬變,人事才能夠擺平,才能夠真正做到如理如法,幫
助這個社會和諧安定,幫助人民覺悟幸福。
世出世間法都講求緣分,有智慧的人他能夠認識緣。緣,用我們現在話來講,就是機會,他能夠認識,他能夠掌握,他能夠運用。運用的如法,就是我們世間人常
講的建大功,立大業,成就無量無邊殊勝的功德。如果運用不妥當,與性德相違背,與人情相違背,那就造成禍害,他的結果當然也是相反的。他造極重的罪業,令
這個世間一切眾生要受苦、要受難,這樣的果報當然是三途地獄,他是沒有法子避免的,諸佛菩薩雖然慈悲,也沒有辦法幫助他。
天王教導我們行大道、積大德,自然成就了大行、大果。為什麼我們在這個地方還要用個「修」字?這就是真實慈悲的流露。天王也是佛菩薩示現的,在他們的分
上沒有一樣不圓滿,但是眾生不圓滿,要做樣子給眾生看。所以還是用一個「修」字,是修給眾生看的,這才是真實慈悲的流露。眾生的習氣,無量劫來養得非常深
重。聽,一遍聽不懂!所以要一門深入,長時期的薰修。「佛氏門中,不捨一人」,往往佛為了幫助一個眾生,經過千年萬世,累劫都不捨、都照顧,總有一天他會
回頭。但是這一天究竟有多長,那就很難講,有的人億萬年,有的人億萬劫。所以佛菩薩的恩德,只有佛菩薩知道,眾生永遠無法想像的。由此可知,菩薩修行是為
眾生,不是為自己。為自己,哪裡會到六道來?會到九法界來?沒這個道理。為自己修行,肯定是在一真法界。但是在大乘法裡面,特別是大乘圓教,一真法界跟九
法界是一不是二,所以為別人才是真正成就自己真實功德。
譬如現在這個世間,已經很久很久疏忽了聖賢的教誨,幾幾乎乎現代人把什麼叫「聖賢」都忘掉了。七十歲以上的人,你跟他提起來,他還有一點模糊的印象;七
十歲以下的,已經很不容易有這麼一個印象;四十歲以下的,就非常困難,可以說在他印象當中,對於聖賢教育這個名詞早就不存在了。在這種狀況之下,提倡聖學
之道,提倡宗教教學的教育,在佛家講是教化眾生,當然是非常非常困難。真正幫助諸佛菩薩、幫助眾生的人少之又少,而破壞的可以說是多之又多,破壞聖教那多
如牛毛!這是隨喜讚歎,真正學習的那是鳳毛麟角!由於這麼一個因素,所以這個世界才有劫難,劫難真正因由在此地,我們不能不知道。如果我們要挽救眾生的劫
難,那就不能不恢復聖賢的教誨。
我們落實到現實生活上來觀看,現代的人病根在什麼地方?在愚痴,在沒有智慧,沒有能力辨別真妄,沒有能力辨別邪正,沒有能力辨別是非,甚至於沒有能力辨
別利害得失,這是真可憐!對治這個問題,諸位想想,除了教育之外,還有什麼方法能對治?歸根結柢,我們才能體會到,古來這些大德們為什麼那麼重視教育。在
中國《禮記》裡面所說的,「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建國」是建立一個國家,建立一個政權,「君民」是領導全國的百姓,什麼最重要?教學。
我們看看晚近,從滿清滅亡之後,民國成立。民國成立到今天九十多年,在九十多年這樣漫長的時間當中,把教學疏忽了。在中國歷史上每一個朝代,建國的確是
非常重視教育。蒙古人入主中國、滿清入主中國,他們為什麼能成功?成功在教學。民國為什麼失敗?失敗在疏忽了教學。這個教學,我們特別要著重在倫理道德的
教學,疏忽了!今天偏重在科學技術,偏重在工商業。這種教學的後果,我們現在看到了,整個世界動盪不安,人心都沒有安全感。這到底是什麼原因,我們有沒有
認真的去思惟過?這個因素不是別的,失去了聖賢的教誨,這是世人真正的危機。中國古人所說的「哀莫大於心死」,心裡面沒有聖賢教誨就是心死了,這是最悲哀
的、最可怕的一樁事情!為什麼?因為你失去了辨別真妄、是非、邪正、利害、得失的能力,這才是真正的可悲。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德,這是永恆不變的。在佛法裡面,佛給我們講的淨業三福、六和敬、菩薩六度、普賢十願,每一條都是性德的圓滿流露,這也是永
恆不變;就像天王手上拿的寶珠一樣。所以佛教導我們,這個世間無論它怎麼樣變化,無論怎樣亂,大亂之世,我們能夠守著不變的性德,在亂世一樣能夠成就自
己,一樣能夠感化眾生,這就是修大行。
現代社會的一般年輕人不知道孝養父母,我們怎樣教化眾生?那就要做出孝養父母的榜樣。父母年歲大了,讓他平平安安的度過他的晚年。不但在物質生活方面要
照顧好,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不僅他這一生能夠過得很幸福,希望來生要往上提升,不能在六道裡頭向下墜落。我們有沒有想到過這些問題?所以我們想建彌陀
村,想了二十多年,緣不具足。這個意願我們沒有放棄,等待機緣成熟。我們相信這個世間人有這個福報。雖然他們的業障很重,障緣很多,只要我們堅定信心,絕
不捨棄,相信佛菩薩會保佑,能夠把這樁事情做成功、做好,做出孝養父母的樣子給社會大眾看。不一定是自己的父母,我自己的父母都不在了,但是這個世間許許
多多人的父母都在,我們尊重、孝養別人的父母,就是孝養自己的父母,就是教化一切眾生回頭,隨順性德。
這一次我們到日本來訪問、來參學,在此地我看到後面的匾額上寫的是「和敬、處和」,他們對於「和」非常重視!在這個地方看到許許多多的道場,他們把自己
的老師供養在主要的殿堂裡面,佛菩薩供養在次要的殿堂裡面,把「尊師重道」刻意的顯示出來,這是教化眾生。現在這個世間,孝道沒有了,師道沒有了,天下哪
有不亂的道理!聖賢人的教誨是在師道,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日本人重視孝道,我們處處都能看見。中國在過去,每一家都有祠堂,年節都舉行祭祖。祭祖是
家族一年當中最重要的聚會,藉著祭祖這個聚會懷念祖宗的教誨,真正做反省懺悔的功夫,改過修善,希望把祖宗的教誨都能夠圓圓滿滿的做到。
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當我們上學的時候,父母叮嚀、囑咐一定要聽老師的教誨,所以我們接受老師的教誨,就是孝道的表現。為什麼接受老師的教誨?父母
教的。能受父母的教誨就是大孝,所以「孝」底下,中國人加一個順字,孝順,不順父母教誨這是大不孝。聖賢的教育就是建立在「孝敬」的基礎上。在佛法裡面,
《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是教孝親,教尊師。所以古大德教導我們,這部經是佛門的孝經,是大乘佛法的基礎。我們要懂得效法古人,向古大德學習,他們都能夠以身
作則,他們自己修孝道,教子孫敬老師,不但教兒女,他也教導社會,這是道德的流露,這是道德的實踐。
我們今年祭祖先這個緣成熟,我們在香港建立一個「萬姓先祖紀念堂」。中國幅員很廣,族群很多,現在統計中國的姓氏,大概有二萬二千多個姓氏。在從前我們
只講「百家姓」,「百家姓」只有四百五十多個姓氏,沒有想到現在的姓氏有二萬二千多,我們現在能找到的有一萬二千多個。我們建立一個紀念堂,每一家的祖先
我們都供一個牌位。今年冬至我們第一次舉行祭祖,我們是祭全國每一個姓氏的祖先。這是提倡孝道,紀念祖先,不忘祖先對後人的教誨。
我們希望能有緣分,真正建立一個如理如法的彌陀村,做出孝養父母的榜樣。我們記住老師的教誨,這一生當中,「但開風氣不為師」,這是好事情,這是我們這
一生對祖宗、對老師、對社會、對自己真正做了一點點好事情。在這個亂世,如果不能幫助眾生,幫助眾生是要靠緣分,沒有這個機緣,我們能做這麼多就算不錯,
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有把握往生淨土。果然如理如法的修行,這個目標是可以做得到的,只要你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去做。我在講《無量壽經》的時候跟大家說過,
如果把《無量壽經》百分之百都做到,這裡頭的道理我都懂,我相信,我依教奉行,百分之百的做到,你肯定是上上品往生。如果百分之百做不到,我能夠做到百分
之九十,你就是上品中生。做到百分之八十,你就是上品下生。這樣子慢慢往下降,降到下品下生,你要做到百分之二十;如果百分之二十都做不到,你這一生往生
的機會就沒有了,這是實實在在的。
所以,經不是叫你念的,也不是叫你講的,講得天花亂墜,沒用!這從前李老師常常叮嚀、囑咐我們,經要做、要落實,認真努力去做,能做多少你就做多少,希
望年年能夠增長。到你的晚年,我也曾經說過,你有一天、你有一個星期真能夠百分之百做到,你就取上上品往生的資格。這是不受外面環境影響的。弘法利生的機
會會受環境影響,自己修行往生不受環境影響,是你肯定可以做得到的。為什麼不去做?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能夠時時刻刻體會覺悟的人,他們的用心,他們的行持,自己要怎樣來學習,成就自己的道德,成就自己的學問。有許多人談到這樁事
情,都感到說的容易,做起來太難。沒錯,做起來是難,但是這個難關不是不能克服。克服自己,古德說的,這不是我講的,克己的功夫是英雄、是豪傑,是佛、是
菩薩,是大聖、大賢。凡夫做不到,他能做到,他能夠放棄自己的妄想執著,不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能隨順性德。我們並沒有明心見性,什麼叫性德我們不知道。
但是聖人他們所作所為,留下來這些經典,那些經典就是我們自性性德的流露。因此,我們能夠隨順經典,隨順聖賢的教誨,就是隨順自己的性德,那就沒有錯,跟
諸佛菩薩沒有兩樣。所以,經不能不念,不能不求解;不但要求解,要深入。佛在經上勸導我們「深解義趣」,你解得淺,不夠,你要解得深,你要做得徹底,才能
夠改變自己,才能夠幫助社會、幫助眾生。看看世間人哪些地方違背性德,我們要做出好樣子來給他看,做為一個補救,這就是為一切眾生修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