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7833|回复:25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09-11-27 01:2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不感兴趣
周国平的《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记述了一个仅拥有562天生命的小女孩——妞妞。因为妈妈在怀孕5个月时接受了大量X光照射,妞妞刚出生不到一个月就被确诊患有绝症。当父母终于下定决心,要给妞妞作手术时,已经来不及了。任何治疗都无法挽回妞妞的生命了。然而,妞妞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抛弃她,或是消极的等待亲生骨肉一点点死去,他们像养育健康小孩一样细心的呵护她,直到她停止呼吸的那一刻。


 


作者周国平是一位哲学家,而在这本书中,他却用极为细腻的笔法,记录下了他与爱女妞妞共同生活的562个日日夜夜。在日记般的记录中间,还穿插着他由此得出的对人生的感悟,隐隐透露出他哲学家的风范。 
 


书中,作者把他对妞妞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微如一字,一词,大至一段,一篇,直至整本书,无处不充斥着他对妞妞的爱。妞妞刚出生时,她的眼睛还没被发现长有肿瘤。作者第一次见到她时,就形容“她双眼微睁,细长的眼线很美,眼珠不停地左右转动。她明明是在看!不过,那目光是超然的,无所执着的。”随后,妞妞被接回了家,她的一个小动作,一连串笑声,或是一声模糊不清的咿呀学语,都能引发作者一连串惊喜,写下一大段感想。这本书,无疑是一位父亲能送给女儿的最好的祭礼。 

其间穿插的一系列的人生感悟,有些看似跟妞妞完全没有关系,谈及凡夫俗子,付出与报酬,永恒,神秘等等,但倘若你用心读他的一字一句,就会发现这些人生感悟不是空穴来风,每一段都与妞妞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每一段都是由妞妞所引发,由妞妞所启迪。例如在札记之二中的《命运之感》一篇,就是作者由其女儿悲惨的命运而引发对命运的感叹。他觉得他和妞妞终会再相遇,而妞妞“来这世上匆匆一行”,也许“只是为了认一认爸爸,为那永恒的相聚未雨绸缪”。可以说,是妞妞短暂的一生带给他对人生的更深一层理解。

妞妞的生命是短暂的,短暂到她还来不及对这个人世产生留恋之感,就已经离去。她甚至都不知道她的疼痛是由肿瘤引起的。但这离去对于父母来说却无疑是致命的,痛失爱女的痛苦,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然而,周国平(作者)不但承受下来了,而且还用他的笔,记录下了妞妞短暂的一生,让妞妞的生命得到了永恒。

这本书,连作者本身都坦言,是一本无法归类的书。它不是小说,没有虚构的情节;它不是报告文学,其主角只是一个仅仅活到一岁半的婴儿,并无值得报告的事迹;它更不是一本哲学书,因为融入了作者太多的感情。就让我们把它当作一本记录作者生命中一段特殊历程的日记,一段有一个可爱的女儿陪伴的可歌可泣的心灵历程。希望看过这本书的人们都能从中体会到,能健康快乐的活着,是一件多么幸福而又难得的事。为了妞妞,请珍惜我们现有的生活。

因为,活着,便是快乐。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index_40605.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7 1:24:30编辑过]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09-11-29 00:1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以下是引用ywu130在11/28/2009 7:50:00 PM的发言:

mm这个就个人看法不同,一家之言啊

经历了这个事情,很难说对对方没有责怪,比如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手术?比如最后阶段有没有尽到全力挽救?事后回忆起来,难免要想:假如当初如何如何,也许我的孩子不会死,或者不会死的这样早

另外,两个人朝夕面对,难免要share回忆,这时候双方都痛苦,也没有余力来互相安慰,毕竟一个父亲一个母亲,谁比谁更难受?
所以,以我的鸵鸟性格,我到宁愿离婚,好换一个全新的下辈子。

 


嗯,我觉得也是这样。与其一辈子在阴影中,不如从头开始。

Advertisement
发帖回复
查看:7833|回复:25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