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豹 发表于 2024-08-29 16:04这个有保护还好,最近刚被科普有free solo,没绳子徒手爬,那个我觉得是魔鬼级别
Alex有次跟他媳妇去攀,媳妇失误,导致他坠落50米,身体多处受伤,所以呢,好的partner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危险,对于顶级选手来讲,更注重于对极限的挑战,一条free solo的路线是反复练习并确认最佳方案,旨在把危险降到最低。王一博如果没有太多室内攀岩经历,而直接去野攀5.10A,团队肯定会确保安全,以体验为主要目的的。这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每个户外人都应谨记于心。最近国内户外出大事故好几起,基本上都是不作不死,如果能在展现探索的同时,多做这方面的科普,就完美了。
hingdu 发表于 2024-08-29 16:56
攀登是数字越高越难吗?5.14和5.10哪个难?
数字越高越难,5.14很难很难了。但是也和线路的特点和个人的攀爬特点有关,不是说你能flash 5.10就一定可以flash 5.9。
hingdu 发表于 2024-08-29 16:53今天正好在小红书上刷到登山大神海登殉情的故事。里面提到攀登时在岩壁上打挂片好像是被登山界强烈批判的行为,不是很懂,这算打挂片吗?
这个反对打钉子的说法,我也听说过,记得有人还因为钉子松了丧命的。我仅有的两次野攀都不是lead,就是这种挂绳保护,而且顶绳保护。顶绳保护是用特殊device嵌在石缝里作固定,用来把device拿走即可。
粉红豹 发表于 2024-08-29 17:31前天这个节目宣传直播,特别强调极限运动的安全性,其中有一个,我记得好像是沙漠探险的专家,说要有正确的思维方式。我的解读就是有什么方案想法都要仔细思考可行性,不要脑袋一拍就上。
这种宣传真的非常好,王一博用自己的影响力让专业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也许是这个故事里最美好的。
hingdu 发表于 2024-08-29 17:33那你真的好厉害,是登山爱好者啊。我恐高症想都不敢想,也完全不懂这些。大数据也太夸张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之前进了这个帖子,小红书突然给我推送了海登相关的故事,给我科普了一下。里面提到1970年Cesare在攀登托雷峰时打了400个挂片,被视为登山界的耻辱。后来海登2012年没借助挂片登顶了,下山的时候还顺路拔掉了120个挂片…..他女朋友也是5.14级别,那也好厉害,可惜因为雪崩遇难,第二天他就自杀殉情了。
哈哈,我完全不厉害,这种属于纯娱乐性质的,都是爬着玩玩,实在爬不上去还可以死皮赖脸让教练把你拉上去
跟那些大神比差了不止一个银河系。玩野攀的人mindsets 跟正常人不一样,哈哈哈
KC502 发表于 2024-08-29 21:12在人类去探索自然时,必然要或多或少打破自然正常的秩序,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在为喜马拉雅登顶者欢呼时,也知道他们给大山带去了很多垃圾。那到底是为了保持山间的洁净而禁止登山,又或者支持人类追求最高峰的脚步呢?这题估计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你代表了你的看法。我支持人类继续探索与挑战,尽量地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珠峰在没有商业登山活动的时候,的确是人类挑战极限的天花板。那个时候,人少垃圾少,没有什么环境污染,更有人是不靠氧气瓶登顶。污染和垃圾是开放商业登山之后才有的。而商业登山,怎么说呢,更多程度上是满足个人的虚荣心,不必拔高到人类挑战极限那么的冠冕堂皇。攀岩同理吧,打钉子最方便,但是也有其它方法的。
KC502 发表于 2024-08-29 21:43即使是商业登顶喜马拉雅,对大多数人来说也是极限运动。我即将有那样的虚荣心,依然不敢去尝试。我用“人类挑战极限”是用词不准确,应该换成“人们挑战自己的极限”。对攀岩不太懂。不过如果象非高水平的业余爱好者去攀,打洞用绳索才是他们该用的方式吧。非常想听听你讲的其他方法。
其他方法就是用trad anchor和配套的gear, 不需要打洞,有岩缝就可以,multi pitch都适用。还有么,就是直接放顶绳,我看打洞的那个图上,王就像是顶绳放下来的。trad anchor使用挺普便,不是什么黑科技。
lingling7 发表于 2024-08-29 22:23其他方法就是用trad anchor和配套的gear, 不需要打洞,有岩缝就可以,multi pitch都适用。还有么,就是直接放顶绳,我看打洞的那个图上,王就像是顶绳放下来的。trad anchor使用挺普便,不是什么黑科技。
还有啊,如果是业余选手,最好在场馆里多爬爬塑料,不要随随便便跟风野攀,真的要去要量力而行,找专业教练保护。还有,野外和场馆差别太大了,场馆岩点你都是看得见的,读线然后安排然后爬升。野外大概率你只能看到一面墙,满脸懵逼。当然是高手的话,找手点脚点不在话下。总之,户外攀岩是比较危险的,一定要谨慎又谨慎。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