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无忧是名为佛
禅宗有一位祖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佛。”但是我们时常都不快乐,所以一直不能成佛,那怎么办呢?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我们来想想看,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呢?可能是因为我们失去一样很喜欢、很宝贵的东西,也可能是失去一个很喜欢的人;比如说先生有了外遇,喜欢上别人不回家了,或者是好朋友误会你,你失去了一个好朋友;也有可能是听到一句很不中听的话或者批评;也可能是工作的成果或者考试成绩不如理想;也可能是因为失去一个好机会或者是没有得到关怀,甚至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发生这些事情,我们就会不快乐呢?
“价值观”令人不乐
如果今天丢掉的是一件不太喜欢的东西,我们可能就会觉得很平常啊,心里不会难过,因为那件东西你觉得不怎么有价值。
如果今天是别人失去了她的先生,你也不会觉得不快乐,可以说根本就不会受影响。因为别人的先生对你不怎么重要,你不认为他对你有份量,就是送给你,你也不认为有必要,所以失去了也觉得不要紧啊!
有些话我们听了实在很不合意,譬如说嫌我们不好的话,人家如果说:“你为什么那么笨啊!做这个是什么工作啊!考这种什么成绩啊!”我们听了就会很伤心。第一方面,因为他嫌的是“我”,我们对自我都有执著,如果他嫌的是别人,我们就不会那么难过。第二方面,因为我们觉得“笨”是不好的,“能干的”、“棒的”才是好的。因为我们有这种观念,认为“笨”比较没有价值,“棒”的才有价值,所以听了那种话才会不高兴。
哪一种比较有价值呢?
其实是不是“棒的”就比较有价值,“笨”就比较没有价值呢?是不是成绩好的人比较有价值,成绩不好就比较没有价值呢?这是不一定的。我小时候随着别人的观念也有这种想法,但是现在,我完全舍弃这种观念。有些父母对我说,本来他觉得有几个孩子很棒很好,结果那些孩子都去留学了,没有一个留在身旁照顾他,当他老了,骨节酸痛、行动不便的时候,竟然是那个最笨、不能去留学的孩子留在身边照顾他,你说是哪一种比较有价值呢?
价值是没有标准的——随人心执著而定;执著的爱,使你痛苦
“价值”是没有标准的,是随着人心的执著才订出来的。譬如说,对一个小学生来讲,可能一台电动玩具对他很有价值,但是对我来讲,实在没有必要。所以一个很爱电动玩具的孩子,如果他的电动玩具丢掉了,他一定很难过;但是对我来讲,我本来就不要,如果丢掉才不会占地方,反而更好。所以可以说,其实不是失去什么东西会使人痛苦,是你爱那个东西的“执著”才使你痛苦。假如你有一件貂皮大衣价值连城,可能你会很得意,穿起来很快乐,不过如果丢掉了你也会很着急,好几天睡不着又吃不下;但是对我来讲,那种衣服是充满了残忍的血和泪,我一辈子都不想要那一种衣服。所以价值是没有标准的,是个人观念不一样的,也是随时在改变的。
认为有价值,就不能看破、放下
我们时常说:“看得破、放得下。”如果你觉得某一种东西,或者是某一件事情还有价值的话,那是不可能看破又放得下的。所以我们必须好好去体会,体会到认为一件事完全没有什么特殊的价值,才有可能真正看破,把它放下。
要怎么修忍辱?
(为什么会觉得那是种侮辱、压力?)
有人问我说:“要怎么修‘忍辱’?”因为他说他遇到好多困难的境界,实在忍得很痛苦,心里好像压一块石头。我就回答说:“你最好不要问我这个问题,因为我自己都不会,怎么能教你呢?”我真的不会忍辱,强忍和硬忍实在是很痛苦的,我只会慢慢地去体会,反问自己说:“为什么我会觉得那是一种侮辱和压力,使我必须去忍耐呢?”我一定是认为某一种情形是有价值的,才会觉得它的反面就是侮辱、是一种难堪的境界,所以才会觉得必须要用到“忍辱”这种伟大的功夫啊!否则一切都是很平常,哪有什么需要用到“忍辱”的大事啊!
虚“荣”无价值,则无“辱”可忍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上广下钦老和尚在世的时候,有一次一位新闻记者,因为看到大家供养老和尚的红包很多,他就动了坏念头,上山去向老和尚威胁勒索。他见到老和尚就把手伸出来向老和尚说:“把钱拿来,不然我的笔是很厉害的,如果你不把钱拿出来,我就给你写一篇上报,明天报纸一刊登,保证你全山都没人要来,没有半只苍蝇、蚊子!”老和尚听了之后只是安然自在向他说:“拜托!你写愈坏愈好!随便你怎么写,我不需要人家恭敬我。人家如果恭敬我求我加持,我就得每天持大悲咒加持大悲咒水;人家如果不恭敬我,我正好可以静静念阿弥陀佛!”,这位记者一听,真觉得不同凡响,他说他走过大江南北,没有看过像这样的老和尚!真是“事到无心皆可乐,人到无求品自高”。这种事情在老和尚看起来可以说是很平常啊!可以说根本不必要用到“忍辱”伟大的功夫。因为我们普通人,一定认为被登报称誉为“高僧大德”、“好人好事”这种事是有相当价值的,所以我们才会怕有反面的情况出现。但是对老和尚来讲,他认为报纸刊登你是高僧大德、神通广大也没有什么价值啊!所以写得多坏也没有什么要紧啊!
荣辱虚名,有价值吗?没价值的,放在心中做什么?
其实自己好不好并不是要等到别人批评才决定的,如果自己真的不好,那么即使报纸上写你有多好,那也没有用啊!自己如果没有做坏事,报纸上写你如何的不好,那也就不是在写你,跟你也没有关系啊!我们平常人都认为别人的批评和肯定是有价值的,所以人家如果说我们是坏人就很伤心,人家说我们是好人就很安慰,可以说整天随着别人的批评,心情起起落落。尤其人家说你不好,而且是冤枉的,甚至歪曲事实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很受伤害,如果又要保持风度,不跟他辩论,这样就会觉得很委屈,这样才必须要去“忍辱”。这种的忍辱如果不用一点智慧去体会、去化解,一直硬忍下来,有时候会忍出病来,一点也不会“波罗蜜”。我们如果功夫不够,不会观空,也可以用价值这个角度来体会,到底那种使我们委屈又放不下的事情,在这个世间有什么价值呢?有价值的,我们才需要抱着啊!没有价值的放在心里面要做什么呢?
禅宗有一位祖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佛。”但是我们时常都不快乐,所以一直不能成佛,那怎么办呢?
我们为什么不快乐?
我们来想想看,我们为什么不快乐呢?可能是因为我们失去一样很喜欢、很宝贵的东西,也可能是失去一个很喜欢的人;比如说先生有了外遇,喜欢上别人不回家了,或者是好朋友误会你,你失去了一个好朋友;也有可能是听到一句很不中听的话或者批评;也可能是工作的成果或者考试成绩不如理想;也可能是因为失去一个好机会或者是没有得到关怀,甚至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发生这些事情,我们就会不快乐呢?
“价值观”令人不乐
如果今天丢掉的是一件不太喜欢的东西,我们可能就会觉得很平常啊,心里不会难过,因为那件东西你觉得不怎么有价值。
如果今天是别人失去了她的先生,你也不会觉得不快乐,可以说根本就不会受影响。因为别人的先生对你不怎么重要,你不认为他对你有份量,就是送给你,你也不认为有必要,所以失去了也觉得不要紧啊!
有些话我们听了实在很不合意,譬如说嫌我们不好的话,人家如果说:“你为什么那么笨啊!做这个是什么工作啊!考这种什么成绩啊!”我们听了就会很伤心。第一方面,因为他嫌的是“我”,我们对自我都有执著,如果他嫌的是别人,我们就不会那么难过。第二方面,因为我们觉得“笨”是不好的,“能干的”、“棒的”才是好的。因为我们有这种观念,认为“笨”比较没有价值,“棒”的才有价值,所以听了那种话才会不高兴。
哪一种比较有价值呢?
其实是不是“棒的”就比较有价值,“笨”就比较没有价值呢?是不是成绩好的人比较有价值,成绩不好就比较没有价值呢?这是不一定的。我小时候随着别人的观念也有这种想法,但是现在,我完全舍弃这种观念。有些父母对我说,本来他觉得有几个孩子很棒很好,结果那些孩子都去留学了,没有一个留在身旁照顾他,当他老了,骨节酸痛、行动不便的时候,竟然是那个最笨、不能去留学的孩子留在身边照顾他,你说是哪一种比较有价值呢?
价值是没有标准的——随人心执著而定;执著的爱,使你痛苦
“价值”是没有标准的,是随着人心的执著才订出来的。譬如说,对一个小学生来讲,可能一台电动玩具对他很有价值,但是对我来讲,实在没有必要。所以一个很爱电动玩具的孩子,如果他的电动玩具丢掉了,他一定很难过;但是对我来讲,我本来就不要,如果丢掉才不会占地方,反而更好。所以可以说,其实不是失去什么东西会使人痛苦,是你爱那个东西的“执著”才使你痛苦。假如你有一件貂皮大衣价值连城,可能你会很得意,穿起来很快乐,不过如果丢掉了你也会很着急,好几天睡不着又吃不下;但是对我来讲,那种衣服是充满了残忍的血和泪,我一辈子都不想要那一种衣服。所以价值是没有标准的,是个人观念不一样的,也是随时在改变的。
认为有价值,就不能看破、放下
我们时常说:“看得破、放得下。”如果你觉得某一种东西,或者是某一件事情还有价值的话,那是不可能看破又放得下的。所以我们必须好好去体会,体会到认为一件事完全没有什么特殊的价值,才有可能真正看破,把它放下。
要怎么修忍辱?
(为什么会觉得那是种侮辱、压力?)
有人问我说:“要怎么修‘忍辱’?”因为他说他遇到好多困难的境界,实在忍得很痛苦,心里好像压一块石头。我就回答说:“你最好不要问我这个问题,因为我自己都不会,怎么能教你呢?”我真的不会忍辱,强忍和硬忍实在是很痛苦的,我只会慢慢地去体会,反问自己说:“为什么我会觉得那是一种侮辱和压力,使我必须去忍耐呢?”我一定是认为某一种情形是有价值的,才会觉得它的反面就是侮辱、是一种难堪的境界,所以才会觉得必须要用到“忍辱”这种伟大的功夫啊!否则一切都是很平常,哪有什么需要用到“忍辱”的大事啊!
虚“荣”无价值,则无“辱”可忍
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上广下钦老和尚在世的时候,有一次一位新闻记者,因为看到大家供养老和尚的红包很多,他就动了坏念头,上山去向老和尚威胁勒索。他见到老和尚就把手伸出来向老和尚说:“把钱拿来,不然我的笔是很厉害的,如果你不把钱拿出来,我就给你写一篇上报,明天报纸一刊登,保证你全山都没人要来,没有半只苍蝇、蚊子!”老和尚听了之后只是安然自在向他说:“拜托!你写愈坏愈好!随便你怎么写,我不需要人家恭敬我。人家如果恭敬我求我加持,我就得每天持大悲咒加持大悲咒水;人家如果不恭敬我,我正好可以静静念阿弥陀佛!”,这位记者一听,真觉得不同凡响,他说他走过大江南北,没有看过像这样的老和尚!真是“事到无心皆可乐,人到无求品自高”。这种事情在老和尚看起来可以说是很平常啊!可以说根本不必要用到“忍辱”伟大的功夫。因为我们普通人,一定认为被登报称誉为“高僧大德”、“好人好事”这种事是有相当价值的,所以我们才会怕有反面的情况出现。但是对老和尚来讲,他认为报纸刊登你是高僧大德、神通广大也没有什么价值啊!所以写得多坏也没有什么要紧啊!
荣辱虚名,有价值吗?没价值的,放在心中做什么?
其实自己好不好并不是要等到别人批评才决定的,如果自己真的不好,那么即使报纸上写你有多好,那也没有用啊!自己如果没有做坏事,报纸上写你如何的不好,那也就不是在写你,跟你也没有关系啊!我们平常人都认为别人的批评和肯定是有价值的,所以人家如果说我们是坏人就很伤心,人家说我们是好人就很安慰,可以说整天随着别人的批评,心情起起落落。尤其人家说你不好,而且是冤枉的,甚至歪曲事实的时候,我们就会觉得很受伤害,如果又要保持风度,不跟他辩论,这样就会觉得很委屈,这样才必须要去“忍辱”。这种的忍辱如果不用一点智慧去体会、去化解,一直硬忍下来,有时候会忍出病来,一点也不会“波罗蜜”。我们如果功夫不够,不会观空,也可以用价值这个角度来体会,到底那种使我们委屈又放不下的事情,在这个世间有什么价值呢?有价值的,我们才需要抱着啊!没有价值的放在心里面要做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