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2442|回复:27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净空法师: 什么是真修行?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12-03-01 09:3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不感兴趣
净空法师: 什么是真修行?
 

什么是真修行?   

摘自净土大经解演义-第166集(净空法师)  

「修行精进,无能踰者」,这是这一小段里末后的两句,讲到修行。「修行者为通用之辞自晋后(晋朝以后)转为佛教术语。」 修行在中国古人有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说法都在佛教之前,佛教还没传入中国。行是行为,起心动念是心的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动作是身的行 为。行为有了错误,把它修正过来,叫做修行。所以修行,我们再加几个字进去就容易懂了,修正错误的行为,是这个意思。诸位要明了这些名词的真实义,你就不 会产生误会。现在很多人误会,认为什么?念佛是修行、拜佛是修行、念经是修行、念咒是修行,是不是?未必!口念阿弥陀佛,心里打妄想,那不叫修行,那哪里 叫修行?古大德所谓「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那就是说他不是修行。真的用阿弥陀佛来修行,那是怎么回事情?心里有着阿弥陀佛,口里阿弥陀佛, 把所有一切杂念妄想统统放下,把它念掉,用一个来对付一切妄念,这是修行,这真修行。读经是不是修行?是的,不读经打妄想,我读经就没有妄想了,我这个念 头都在经文上,那叫修行。一面念经,一面想这一句什么意思,那一段什么意思,这不是修行,那还在打妄想,不过这个妄想是善的,不是恶的。不管你善恶,总而 言之你是妄想,你是增长无明,为什么?得不到定。依照这些方法修行,你得要得定才行。


持 戒,有很多人戒律持得很好,他是修行吗?他自己认为是修行,「你看别人都不如我,我的戒持得好」,对那些不持戒的人,他看到就讨厌,自己认为很了不起,增 长烦恼。你看持戒本来是得定开智慧的,他持戒持得不错,结果他得的是什么?他得的是烦恼,得的是贡高我慢,得的是轻慢别人,错了!所以修行两个字,咱得要 认清楚,能真正帮助你化解烦恼的、帮助你消除习气的,这才叫修行。无论用什么方法,佛家讲八万四千法门,你得会用,用这个方法确实,也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 减轻,这叫真修行。修行的目的没有别的,恢复自己的清净心、平等心、觉心。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那就是清净心,清净心起作用是智慧,叫妙观察智;转末那 识,末那是执着,不执着了,平等心就现前;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就是觉,我们这个经的经题上「清净平等觉」。清净是阿罗汉、辟支佛所证得的,平等是菩萨所证 得的,觉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佛所证得的。不管什么方法,八万四千法门,只要帮助你开发清净平等觉,真修行。换句话说,无论用什么方法,不但不能开发清 净平等觉,增长贪瞋痴,增长分别执着,坏了,那你不是修的佛道,不是修的菩萨道,你修的是六道轮回;如果是不善的念头,那你是修三恶道。也是道,没错,都 是道,道不同,你往哪一条道上走,自己得清楚、得明白,这样才行。所以修行这两个字很重要。


你看下面说的,「如理而行戒定慧,曰修行」。 特别重要的是如理这两个字,你要是不如理,修戒定慧都会走错路,戒定慧都有偏邪,开的是邪慧,得的是邪定,那个麻烦就大了!说老实话,魔也有定功,千万不 要学佛学到魔道去了。有没有这种人?有,不但有,而且很多。自古以来,开头是好心学佛,最后学到魔。如何防止?永远在正道上,没有偏邪,那就要靠大乘经 教。如果你要用自己的意思,我要想个什么方法,比这经上所讲的还要好,那就问题出来了。你讲的方法比经典讲得好,那你就成佛了,你不是凡夫;如果真的成 佛,佛佛道同,「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你说你的方法超过佛,肯定是邪道。为什么?真正成佛跟佛是平等的,没有超越的。佛所证的像个圆一样,你不能增、不 能减,佛佛道同。不但是上上智、小智慧,我们讲须陀洹、讲阿罗汉,这是佛法里面果位最低的,小果,阿罗汉是小果,须陀洹是小小果,他们都谦虚、都诚实,绝 对没有傲慢。孔子在《论语》里面讲,「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 夫子这句话是个标准,谁的标准?我们自己在学佛的道路上,要时时刻刻警惕,我有没有骄慢、骄傲,有没有吝啬?如果有,自己要赶快回头,为什么?我们的路偏 差了。世间圣贤,贪瞋痴慢疑都很薄,他并没有断,他完全也把它控制在一定限制之内,他能控制得住,世间圣贤。我们今天求出世间的大道,一心想在一生当中真 正摆脱六道十法界,这习气不能有,有一点点习气会造成你严重的过失。 


这 功夫在哪里练?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在这里头去练。真正修行他才知道,众生对我的恩德多大!没有他们,我到哪里修。我每天面对的境界,修什 么?看自己的起心动念,我起的是什么心,动的是什么念头,还有自私自利,还有名闻利养,不行!完全失败了。前面讲了,顺境(环境好)、善缘(人缘好),不 能有一点贪恋的心,这最容易生贪恋;环境不好,人都是坏人,没一个是好人,练什么?不生怨恨。换句话说,顺境善缘帮助我们放下贪痴,这是三毒烦恼;逆境恶 缘帮助我们放下瞋痴,贪瞋痴,从哪里断?从这里断。贪瞋痴断了,所有一切烦恼都断了,因为它这是三个根。慢是属于瞋恚里的一分,疑是属于痴里的一分,统统 归起来就是贪瞋痴这三毒,一点都不错。也就是说,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穿衣吃饭、工作里面都是要来断贪瞋痴的,那你就真会用功,你真会修行。提不起,干起 来是真不容易,净宗法门里面就教你提起这一句阿弥陀佛,那个念头才动,贪瞋的念头才动,这叫念头初起,不怕念起,为什么?习气,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凡夫, 怎么会不起心动念?念头才一起,阿弥陀佛,转到阿弥陀佛上去,转得快!第一念起来,第二念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把贪瞋痴慢、自私自利放下了。只有这句 佛号,能够坚持下去,哪有不成就的道理?肯定往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永远超越十法界。所以「如理」这个字非常重要。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研究经教?离开经 教,我们依据的理就不见了,行戒定慧也很难成就,戒定慧与经教的道理一定要相应,这叫修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 11:40:09编辑过]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2-03-01 10:2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师兄似乎对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信心不足啊?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12-03-01 10:35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是指里面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和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么? 

以下是引用假名字在3/1/2012 10:20:00 AM的发言:
楞严经里面有修行的原理,实践方法,纲要,注意事项。

印光法师倡导按楞严经修行。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12-03-01 10:4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相反, 印光大师反对末法众生在禅教律上下功夫, 因为根性太差 

以下是引用假名字在3/1/2012 10:14:00 AM的发言:
而行戒定慧

这里面的
,就在楞严经里面

金刚经  圆觉经  心经
也是实修实证应该读的。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12-03-01 11:3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末学理解的根性与师兄不同 世智辨聪可不等于中上根器
学有余力多看经教是没错, 但是初学还是一门深入为宜 这些印光法师文钞都有提到
念佛法门可大可小,可深可浅, 三根普被, 利钝全收

信愿持名如果理解成"散心念佛,带业往生", 本身就是对念佛法门的不理解, 对法师开示的不理解, 甚至误解, 那就更需要多看净土5经1论, 多听法师开示了.   

师兄不用担心不跟着楞严经修, 就会修偏. 印光大师开示, 专注与佛号本身, 依十念法, 久而无妄. 如果追求法喜, 沉迷悲心, 则易着魔, 也与信相背. 光"信"这个字展开就包含无限意. 祖师大德反复强调信愿行三资粮, 从来没有说不学楞严就去不了西方.

理解师兄菩萨心肠, 就是依己见给净业同修加功课似乎不太好.

以下是引用假名字在3/1/2012 11:15:00 AM的发言:
师兄,众生是平等,但是来我们这个论坛的人,大部分都是很聪明的,受过很多年的教育。
净宗是普摄三根,但是摄的方法未见得一样。三根是不同,其实就是不同的病,弥陀圣号虽然包治百病,但也有不同的治疗过程。

让比较笨的人去读楞伽经,简直是擀面杖吹火。
让他们老实念佛,反倒更容易成就。
让聪明伶俐的人只是念佛,很多这样的人都坐不住板凳的,虽然读完诸多经典最后的结论可能还是念佛,但是还是要经历这个过程,才能真正明白念佛的要义。

同样是平时念阿弥陀佛的,临终时候,有人就能往生,有很多人就不能;有人能去常寂光净土,有人只能去凡圣同居土。

如果不好好参习经论,了解念佛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很多人就会误解成为”散心念佛,带业往生“,才会出现”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徒然“,祖师大德才会感叹“念佛者多,生西者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 12:00:34编辑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12-03-01 11:3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理解理解, 没有起争执的意思, 都是为了同修好
就是净土一法, 是竖出法门, 依祖师大德的方法修比较稳妥

以下是引用假名字在3/1/2012 11:27:00 AM的发言:
 兰花师兄,末学只是想有好地讨论,没有别的意思。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3/1 11:26:50编辑过]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12-03-01 11:4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哦, 我明白误会之所在了
 因为法师这篇开示是针对净土同修的  对修学别的法门的同修不当机

 
头像
0操作8 #
头像
8 #
0
12-03-01 19:45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不过老法师也说, 如果念别的经咒摄心, 不用改, 回向净土就行

以下是引用假名字在3/1/2012 5:25:00 PM的发言:
我猜是法师针对当时来问法的众生说的。

净土法门三根普摄,接引甚广,什么根器的人都有。




发帖回复
查看:2442|回复:27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