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初的沟通:听
(2)baby language
(3)宝宝的第一句话
(4)情感交流
(5)双语!双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3 20:38:25编辑过]
(1)最初的沟通:听
(2)baby language
(3)宝宝的第一句话
(4)情感交流
(5)双语!双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3 20:38:25编辑过]
宝宝什么时候开始会“听”的?谁都说不准。但是做妈妈的自己心里能感觉到宝宝开始有回应了。我们学英语的时候遵循听--说--读--写的规律,宝宝大致也是这样来学习母语的。听到的是什么,以后她的语言就是什么样的。宝宝从小生活的语言环境是不是符合你的想法呢?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妈妈跟宝宝沟通都是怎样的?轻言细语?还是不大说话?爸爸呢?其他的care giver呢?
你在意方言吗?
家里电视/电影/youtube经常开着吗?里面的中文/英文质量如何?
宝宝平时出行都是去哪里?能遇到很多人友善的夸赞宝宝漂亮吗?
想到这些,在宝宝很小,还没有开口说话的时候,妈妈其实就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起来了。一个纯净高质量的语言环境对宝宝是很重要的。
再一个就是妈妈要不停得跟宝宝说话,这个很多妈妈都讲到头里了。宝宝是最好的伙伴,哪怕她还不会说话,可是她会耐心得听你讲,然后流出来一滴小口水。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这是很温馨的,呵呵妈妈跟宝宝,两个人坐在deck上面,妈妈跟宝宝说很多话:
晚上想吃什么呀,
待会儿想出去玩吗,
妈妈很喜欢你今天的头花,好像跟你的裙子很搭呢,你喜欢吗
妈妈跟宝宝说的话是怎么样的,宝宝以后开始说话以后说的就是一样的话。让宝宝“听”到你想让她说的那种话吧。
最后,到底要”听“多久宝宝开始说第一句话,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但是最初”听'到的是什么样的语言,个人认为非常重要。妈妈可以帮宝宝过滤第一道防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 19:29:22编辑过]
baby language可以视为宝宝开口说话以前自己已经具有的一些表达方式,大致分为两种,语言和非语言类的,非语言类的既是身体语言,诀窍似乎在于发现宝宝独有的表达方式,也在于认识到我们平时喜欢的身体语言,其实宝宝也是需要“适应”才知道背后的意思的。
身体语言可以作为很好的沟通工具。很多其他妈妈都提到宝宝在说话以前会用手势交流:“more”,就是两个手掬起来对着碰碰,张开手要抱抱,这是宝宝在要求,也是宝宝在沟通,可以抓住这样的机会跟宝宝做回应。是马上抱起来,还是摇摇手,说“妈妈正忙呢”,都可以,但是一定要马上做回应。宝宝第一次觉得妈妈在跟自己交流,这是很重要的培养self esteem的渠道:对身体语言的及时回应,能让宝宝觉得自己很重要。
除了这些通用的手势语言,我觉得观察宝宝自己的身体语言,“读懂”宝宝,也是很重要的。根据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这里掉下书袋哈,大家忍耐一下)一切有意义的东西和声音都是能指,能指代表的意义就是所指。身体语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我们有自己的身体语言,宝宝有自己的身体语言,关键在于让宝宝早日解读我们的身体语言,我们早日“读懂”宝宝的身体语言。有时候做“大人”做久了,容易觉得我们的很多身体语言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宝宝来说,未必如此。有两条途径可以让宝宝“读懂”你,一个是简单化,一个是尽量重复。“读懂”宝宝的身体语言能让宝宝有安全感,因为她要什么,你知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3 18:19:52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3 18:49:37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8 15:56:30编辑过]
有一年回美国,同飞机一个八岁的中国小女孩,拿个本子比比画画认真得写日记。我问她学写中国字吃力吗,为什么喜欢写中文,她就说自己喜欢。写了一小篇回国的游记什么的,本子上的字好清秀!然后过一会儿她弟弟从后排跟小朋友打打闹闹过来了,她又一口很流畅的英文跟两个小男孩说话,很乖巧的孩子。
因为教的是大学,经常遇到第二代移民。有一次课上做青年媒体项目,一个第二代移民的学生,也就是十几岁的男生吧,在做自我介绍的时候谈到最喜欢这个项目的地方,就是可以自由自在的用英文表达自己,因为在家里只能讲中文,渐渐的不想跟家里人交流思想了。
另一个例子也是学生,也是第二代移民。她曾经跟我坦言小时候因为太排斥,所以故意不愿意花时间学中文。父母在她大概八九岁的时候终于放弃。她从此不读也不写,现在只能模糊得写下自己的名字。她在白板上写名字给我看,我更正了一两处,她脸上的落寞我大概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现在她很后悔,希望当初父母多坚持一点,我说现在再学也可以的呀,她只是笑着轻轻得摇摇头。
有时候去别人家做客,经常遇到大概上小学初中的孩子,人家孩子认生肯定是有的,不过就是不肯跟你讲中文。中文肯定是听得懂的,不过好像只愿意用英文回答你。
说了几个随机的例子,我其实想说的是:我想自己的孩子长成那个八岁小女孩的样子,中文也喜欢,英文也喜欢,而不是后面几个例子中的小孩子,只愿意讲其中的一种语言。从听说读写四步来看,最难的大约是读和写吧。我家小孩子两岁,后面两步还早着呢。先发帖在此,邀请大家分享经验:如何形成一种好的家庭语言氛围:是完全不说英语,还是混杂,还是别的什么?我们小家之外是一个大社会,孩子上小学以后接触媒体有增无减,有没有美妈讲讲成功的例子是怎么过渡形成这样一个包容的语言环境,孩子对哪一种语言都不会有反弹,都会产生兴趣?是怎么把握的呢?
大家一定畅所欲言哈!我会把总结整理在这个楼。欢迎各种大小例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1 19:31:02编辑过]
双语环境中长大的小孩子学说话的时候无形中背负较多的压力,妈妈们担心学一种话都花时间的话,两种话一起学不是更要命吗。从小孩子的角度来看,也许在她们的世界中并没有“中文”,“英文”的区别。就像张爱玲三详红楼梦,没有脂本,没有甲本,只有“X本”。小孩子心目中,也许只有“大人的话”一种话而已。如果同意这一点的话,对早期启蒙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变:妈妈们自己心里的压力也减轻了。
国内说的“双语教育”我觉得应该算是“第二语言”教育。小孩子先学习中文,三四岁以后再上英语幼儿园啥的。我们这边的“双语教育”应该算是“双语同时启蒙”(bilingual simultaneous acquisition),这跟“第二语言”教育有很大的不同。我想,以前说过的学英语要从小孩子抓起,指的应该是“双语同时启蒙”。
我粗粗看了一点点文献,研究这方面的美妈莫笑我哈,bilingual simultaneous acquisition最大的优势似乎在于孩子能更容易同时习惯很多两语语言语法上的规则,例如单复数动词同型之类,能从中文自如切换到英语,再从英语自如切换回来。而这个关键的时刻,一般发生在22个月到26个月之间,也就是一般说的word combination。从“牛”,到“奶牛”,就是word combination,跟前面提到的“从词到句”相接近。所以我的建议之一,就是当孩子能够讲“奶牛“的时候,就可以引入另外一种语言了。
但是如何引入呢?是字母?还是词?还是句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1 19:45:12编辑过]
我的建议是句子。宝宝如果这时候上幼儿园,可以让宝宝试试纯英语的幼儿园。一般美妈会觉得不可思议吧!这样做肯定比较艰难,因为孩子会很不适应,但是从语言的角度来说也许有意想不到的好处:一同上幼儿园的美国宝宝也是这时候开始“word combination”的。宝宝能获得难得的,同步的peer learning experience。
拿着一个苹果的画,跟宝宝说“apple”有没有用?肯定有!但是在word combination的关键期,我想推荐从句子开始,因为这是形成主谓语法一致规则的关键期。错过这个时期,宝宝也许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习惯,英语的主谓一致是这样的,中文的主谓一致是那样的。
如果24到26个月的时候不上幼儿园,可以考虑给宝宝看一些低幼的英文动画片。米菲和天线宝宝都不错。所以我的建议之二,是直接从句子开始介绍。
最后一个建议,是ambiguity和separation,还是一样的,美妈们根据自己宝宝的学习曲线来把握。前面说过了,宝宝也许不知道有中英文的区别。宝宝只知道“大人的话”。这个ambiguity最好保持得越长越好。宝宝从幼儿园回来,突然开始说“it’s OK”,妈妈也用英文回复吧。宝宝切换回中文的时候,妈妈赶紧用中文跟上。前面提到的bilingual simultaneous acquisition,在学界经历过三种模式。一种叫single space,家长在家里只说一种语言,对另外一种语言intentionally ignore。这种模式不想给宝宝带来太多的混杂的困扰,所以只给宝宝一种语言。不过很多研究表明双语宝宝和单语宝宝的学习曲线是一样的,所以也是见仁见智吧。第二种模式叫stage model,这种模式跟近几年流行的第三种模式都不禁止宝宝说混杂的词组(mixed utterance)而是家长给予有效的引导,期望渐渐的这种mixed utterance能减少。这里面花招可多了,还有父母两个人在家里一个人说英语一个人说中文的,个人觉得有点滑稽。但是建议之三,就是除了single space,也许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试一试。
separation则留给宝宝充足的时间,让宝宝自己来完成这一步。我一直都是中英文大混杂的,有一段时间宝宝特别喜欢看英国的动画片,shaun the sheep,里面没有一句对话,她看了以后很喜欢羊,我就写“羊”字给她看,说,你看,羊有两个羊角。我甚至不告诉她这是一个“字”。在宝宝心目中,也许这是一种图画吧。第二天我把“羊”写在小黑板上,顺道再写上“牛”,然后说,你看,牛的角。后来邻居小姑娘来玩,宝宝告诉她这两个字,自己翻成英文:指着羊说,sheep,指着牛说,cow。不知道她什么时候自己打通任督二脉的!目前已经过去大半年,她还是“羊”,“牛”,我也没写新的字,打算加上形容词,“大”和“小”,目前为止,这件事情还没有发生,宝宝不接受加上“大”和“小”,一写上,她就用红笔把这两个字涂掉,还是“羊”,"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10/1 19:46:32编辑过]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