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漫评最不爽的就是看见诸如“看过某某某漫画之后还喜欢某某某漫画的最多只是高中水平”这类词语。
总想不通为什么这么多人总喜欢用内涵,深度,思想来装叉,也许因为自己没有?
漫画毕竟更多层次上是一个娱乐性质的东西。因此,就算它再怎么精致也不可能真正地沉痛反思并且努力攀求人心最深处地东西。想看这些你可以回家翻尤利西斯,读卡夫卡,甚至装装逼去找庞德的《诗章》。但如果漫画太执着于这样的东西,那么首先它就已经不能叫漫画了。
这么说估计要有人举例子来反驳了。比如寄生兽,剑风,王道之狗,无限住人或者龙,怪物之类的。
也得承认,上述这些漫画确实从很多方面在探讨一些比较深层次的东西。但是,漫画本身这个属性决定了它们的表现手法必然逃脱不了过度夸张,尽情矫饰这类毛病。也使得它们在所谓的内涵上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
写人心黑暗近乎于人人皆魔;描历史沧桑干脆完全忽略世俗生活,而要追求悲剧效果的时候又吝啬到不肯有一点阳光。
触目见血,尸横遍野,就是上述漫画的写照。
而凡事本就是度的问题。阳光灿烂的日常生活中忽然有人暴毙所带来的震撼,恐怕要比满目死人大的多。后者很容易让人从作品的真实性里逃开,同时减低了思考的幅度。
鲁迅先生说得好“秉持公心,指摘时弊”的叫讽刺小说,而“徒作谯呵之文,转无感人之力,旋生旋灭,亦多不完”的就只能是谴责小说。“至于其下者乃至丑诋私敌,等于谤书;又或有嫚骂之志而无抒写之才,则遂堕落而为黑幕小说”
一样的,漫画这个本质就决定了它的高度最多在披露人性弱点,至于思远意长,乃至以思害文,弄到娱乐性完全丧失的就不可称之为漫画了。
倒过来说一句,无论什么样的东西,只要是精神产品都是逃不了要内涵,深度,思想这类东西的。就连环珠咯咯不也有描写古代帝王家庭糜烂的生活和穷困姑娘在上层的挣扎吗?(嘿~这话说的,自己都亏心)。
比如被人苛刻为情节老套,人物形象单一的op,细究起来并不是没有思想,只是作者(画者)并不着力与其上,改俗套的照样俗套,奇怪的是,op偏偏还就别有深味。可见万物皆有佛性,只是个人眼光不通。
以此否彼,幼稚的其实是你自己。
二~~~
热血其实也是分种类的。
有少年热血,也有成熟男子的热血。
但是强分高下,就显得很没意思。
前者如李白苏轼,永远凭酒使气,纵少轻狂,永远坚信有些东西可以凌驾于一切人世权欲浮华之上。而后者如孟子老杜,沉郁顿挫,虽千万人吾亦往亦。
前者如尾田,少年骄傲,清新而不失宏伟。海风长吹,笑容常在。
后者如藤田,执着到底,英雄主义到底,男儿豪情到底。
偏偏两者都是如此的吸引我。
有人说,两个人的毛病都是人物太相似。
我承认,因为人物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个象征符号。路非和佐罗本质上说没有区别,不折不退不输,小潮和鸣海没有区别,憨憨傻傻,但是能为世人献一分热血就决不吝啬自己的七尺身躯。
但是我们却绝对不会搞错任何一个人。路非咧嘴一笑和佐罗的嘴挂半丝傲颜丝是如此的鲜明。小潮捶着自己的胸口,用最朴素的言语写最真挚的感情和老虎平常暴跳如雷偏偏最后那一笑如此慈祥安和是如此的不同。
有时想想,我们看op或者潮与虎,更多的时候是被自己感动的。因为现实生活没有,因为那样的激情只能向往,却不能实现。
于是多少男儿在op,潮虎,魔偶里将自己那一腔热血燃烧进,将自己那一腔嚎叫舒缓进。然后再投入如此枯燥乏味,庸俗不堪,各自心怀鬼胎的现实生活。
重申自己观点,不现实啊不现实,但是只有这样的不现实才容的下我们想象力的恣意狂飞。
三~~~
感觉自己很分裂。而且分裂的莫名其妙。
应该说我是很理智的,从八岁爷爷去世之后我就没有再流过一滴眼泪。
看东西也一向喜欢思考重的东西。
一直以来最理想的人格就是老玄那种齐万物,泯差别,无喜无怒,圣人垂天下而以万物为刍狗。
所以尊从老爸的教诲,喜怒不行于色,对他人从无臧贬。
虽然老爸其实是一个正直到骨子里面,疾恶如仇的家伙。
但是自己感觉修养还不错,高中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人心里卧虎藏龙”~汗(这个好像不是高中时候的事情)
但是我在op上分裂了。
这么多年很少有影视,小说,漫画让我动用眼泪。
偏偏在op上破戒。
庸医那一段根本哭的淅沥哗啦。
就为这个,从此将op排在一切少年向漫画之上。
因为眼泪是对自己不满足最大的补偿。
很多看op的意见都相同,开始不能忍受,渐渐无可自拔。
也只有op讨论区会有“哪一段最让你流泪”的主题而且应者无数。
梦想在某个地方点燃,然后在现实中熄灭。
因为我必须还要弯腰弓背对着领导并且为了他们没趣的笑话假装狂乐。
四,结语
其实只有一句话。
而且是一个反角的名言——金风西雨楼的二当家白愁飞在临死前的那一声长叹。
“想飞的心永远也不死吗?”
总想不通为什么这么多人总喜欢用内涵,深度,思想来装叉,也许因为自己没有?
漫画毕竟更多层次上是一个娱乐性质的东西。因此,就算它再怎么精致也不可能真正地沉痛反思并且努力攀求人心最深处地东西。想看这些你可以回家翻尤利西斯,读卡夫卡,甚至装装逼去找庞德的《诗章》。但如果漫画太执着于这样的东西,那么首先它就已经不能叫漫画了。
这么说估计要有人举例子来反驳了。比如寄生兽,剑风,王道之狗,无限住人或者龙,怪物之类的。
也得承认,上述这些漫画确实从很多方面在探讨一些比较深层次的东西。但是,漫画本身这个属性决定了它们的表现手法必然逃脱不了过度夸张,尽情矫饰这类毛病。也使得它们在所谓的内涵上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
写人心黑暗近乎于人人皆魔;描历史沧桑干脆完全忽略世俗生活,而要追求悲剧效果的时候又吝啬到不肯有一点阳光。
触目见血,尸横遍野,就是上述漫画的写照。
而凡事本就是度的问题。阳光灿烂的日常生活中忽然有人暴毙所带来的震撼,恐怕要比满目死人大的多。后者很容易让人从作品的真实性里逃开,同时减低了思考的幅度。
鲁迅先生说得好“秉持公心,指摘时弊”的叫讽刺小说,而“徒作谯呵之文,转无感人之力,旋生旋灭,亦多不完”的就只能是谴责小说。“至于其下者乃至丑诋私敌,等于谤书;又或有嫚骂之志而无抒写之才,则遂堕落而为黑幕小说”
一样的,漫画这个本质就决定了它的高度最多在披露人性弱点,至于思远意长,乃至以思害文,弄到娱乐性完全丧失的就不可称之为漫画了。
倒过来说一句,无论什么样的东西,只要是精神产品都是逃不了要内涵,深度,思想这类东西的。就连环珠咯咯不也有描写古代帝王家庭糜烂的生活和穷困姑娘在上层的挣扎吗?(嘿~这话说的,自己都亏心)。
比如被人苛刻为情节老套,人物形象单一的op,细究起来并不是没有思想,只是作者(画者)并不着力与其上,改俗套的照样俗套,奇怪的是,op偏偏还就别有深味。可见万物皆有佛性,只是个人眼光不通。
以此否彼,幼稚的其实是你自己。
二~~~
热血其实也是分种类的。
有少年热血,也有成熟男子的热血。
但是强分高下,就显得很没意思。
前者如李白苏轼,永远凭酒使气,纵少轻狂,永远坚信有些东西可以凌驾于一切人世权欲浮华之上。而后者如孟子老杜,沉郁顿挫,虽千万人吾亦往亦。
前者如尾田,少年骄傲,清新而不失宏伟。海风长吹,笑容常在。
后者如藤田,执着到底,英雄主义到底,男儿豪情到底。
偏偏两者都是如此的吸引我。
有人说,两个人的毛病都是人物太相似。
我承认,因为人物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个象征符号。路非和佐罗本质上说没有区别,不折不退不输,小潮和鸣海没有区别,憨憨傻傻,但是能为世人献一分热血就决不吝啬自己的七尺身躯。
但是我们却绝对不会搞错任何一个人。路非咧嘴一笑和佐罗的嘴挂半丝傲颜丝是如此的鲜明。小潮捶着自己的胸口,用最朴素的言语写最真挚的感情和老虎平常暴跳如雷偏偏最后那一笑如此慈祥安和是如此的不同。
有时想想,我们看op或者潮与虎,更多的时候是被自己感动的。因为现实生活没有,因为那样的激情只能向往,却不能实现。
于是多少男儿在op,潮虎,魔偶里将自己那一腔热血燃烧进,将自己那一腔嚎叫舒缓进。然后再投入如此枯燥乏味,庸俗不堪,各自心怀鬼胎的现实生活。
重申自己观点,不现实啊不现实,但是只有这样的不现实才容的下我们想象力的恣意狂飞。
三~~~
感觉自己很分裂。而且分裂的莫名其妙。
应该说我是很理智的,从八岁爷爷去世之后我就没有再流过一滴眼泪。
看东西也一向喜欢思考重的东西。
一直以来最理想的人格就是老玄那种齐万物,泯差别,无喜无怒,圣人垂天下而以万物为刍狗。
所以尊从老爸的教诲,喜怒不行于色,对他人从无臧贬。
虽然老爸其实是一个正直到骨子里面,疾恶如仇的家伙。
但是自己感觉修养还不错,高中最喜欢的一句话就是“人心里卧虎藏龙”~汗(这个好像不是高中时候的事情)
但是我在op上分裂了。
这么多年很少有影视,小说,漫画让我动用眼泪。
偏偏在op上破戒。
庸医那一段根本哭的淅沥哗啦。
就为这个,从此将op排在一切少年向漫画之上。
因为眼泪是对自己不满足最大的补偿。
很多看op的意见都相同,开始不能忍受,渐渐无可自拔。
也只有op讨论区会有“哪一段最让你流泪”的主题而且应者无数。
梦想在某个地方点燃,然后在现实中熄灭。
因为我必须还要弯腰弓背对着领导并且为了他们没趣的笑话假装狂乐。
四,结语
其实只有一句话。
而且是一个反角的名言——金风西雨楼的二当家白愁飞在临死前的那一声长叹。
“想飞的心永远也不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