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片树叶。
飘落在冰河上。
天空、海洋、空气
都附着在他微笑的脉络上。
他,是一片树叶。
揉进天空的自由,
织入大海的宽容,
用空气里的轻松,
化了每一处冰。
他的名字叫麻仓叶。
(一) 剧本篇
我很早以前就知道《通灵王》,可是却直到最近才有机会看到。我看了介绍,本以为和幽白,猎人相差不大,可是看了之后才知道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误会。
很少有动画能在第一集就吸引我,可是《通灵王》做到了;很少有一个主角能在第一眼就迷住我的眸子,但是麻仓叶做到了。我就在这瞬间被那通灵的世界给迷惑了,就在麻仓叶双眼一弯,用那灿烂的微笑,对着万太说:“能看见灵的人都不是坏人。”在那一刻,我立刻被那微笑俘虏了,也瞬间被佐藤佑子的声音给征服了。
和煦的微笑,清凉的眼睛,风一般的声音,像一朵小浪花随意地滴在任意的一个角落,却滋润着每一片土地。
灵,其实是人的意念所形成的另一种形体,而这个世界一旦与人类牵扯上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复杂,灵,在纷繁的人心中,到底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是从此与人共舞,还是从此被人利用?这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人的一念之间。灵是物体本身的意念所创造,而灵存在的意义却在于人心灵中存在的意念的创造。
通灵的世界听着很玄妙,总让人感觉在虚实之间游荡。可是因为通灵者的存在让这个玄乎的世界变得单纯起来。麻仓叶,是一个这么简单的人,他用他的生活哲学,将一个又一个复杂的谜团揭开,他用他的感情思维,将前来攻击的困难一个一个丢掉。
很奇怪,麻仓叶给人的感觉真的很奇怪,好象一个婴儿一样,浑身散发着让人为之倾倒的光辉。就这样聚在他的周围,不知不觉就被影响了,是因为他那一脸随意而轻松的笑意,太自然了,那一朵没有飘扬过的小花,却仿佛从一出生就已经得到过大自然的历练似的,从头到脚都蕴涵着天地寥廓的味道。所以他的对手,都一个一个被那味道征服。这就是道莲一直以来的迷惘,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被那样一个人所吸引。
叶,从来不去想要怎样努力奋斗,他只是想去过一种幸福的生活,永远自由开心地在这个地球上和朋友过着轻松的生活。
其实这也是整个通灵王的主色调,他所选择的不是浓重的战斗,而是简单的轻松,所以所有的战斗,紧张气氛往往会在叶的笑容中被抹去,即使是好,他所有的安排也都在那一脸天真的笑容中诞生。
也许有人会说,那样的人不是一个缺少志向的人吗?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大的魅力呢?
其实不然,这就是通灵王所设定的主题的灵魂所在。
空明和淡然都透过麻仓叶的举动和言语散发出来,映射到每一个人的心里。
是,仅仅就是他一个人,轻易地将整个你争我夺的氛围营造在一种和谐和轻松里,不搀杂半点渣滓。一如暴风雪的夜里,家里的火炉旁边依然温馨笑语。没错,麻仓叶随意的微笑,逐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因为大家都喜欢他的轻松。
从整个作品来看,通灵王是以友情为链子,以战斗作为争夺的大舞台,而宝藏是什么?表面看,当然是说“通灵王”的称号,然后可以得到精灵王。而实质上作品中延伸出来的宝藏又是什么呢?
总体氛围和链子是从一开始就出现并确立下来的基调,而它们所包围隐藏的宝藏却并没有直接告诉读者,而是渗透在其中。
阿弥陀丸和丧助的悲剧,是因为阿弥驼丸愤怒的战斗,而战斗的悲哀却正是来自于友情。剧本从一开始,在灵的身上已经宣读了它的宗旨。可是愤怒将某些东西给扭曲了,将它重新纠正过来的,就是所有的通灵者们。他们用双手将复杂的被染色的世界回归纯净的简单。而支持着他们的就是友情。
朋友,这两个字所有的内涵演绎在所有的形象中。
那么这个友情是不是就是通灵里的宝藏了呢?不是的。
首先色彩上,除了叶,所有人的颜色都十分浓厚,看得出来是用重彩渲染的油画,但是叶的身上,却是一副写意画,轻而不浮。也许有人会说,那好不是一样吗?可是好的身边那灵的色彩早已经宣告了其性质。虽然重笔已经在画上占据了大面积,可是那轻轻的一笔却丝毫遮盖不住它的锋芒,反而让那整个画面维持了平衡。满画没有人影,但是只要有一面帅旗,就知道这里有无数的士兵;满画的青山,只要一个庙角,就知道山里有庙。
其次是形象上,为了自己的目标,几乎每个人的眼睛都透露出绝对的而且强烈无比的信念,这是不甘心,也是自信,这种信念支持着他们跨越一个又一个对手,冲向终点,但是叶的眼睛,却是充满了对任何事物的新鲜感,充满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形成的自在感,更充满了属于那个年纪的天真,可以被称之为随便,也可以说是散漫的性格,居然可以成为支柱!仔细看看吧,这懒散里含有什么?是智慧,从不轻易显露的智慧。
再次,看看战斗吧,对手熊熊燃烧了烈火,叶却总能好整以暇地对待,是他不重视吗?才不是呢,只不过他天性不喜欢战斗,他总觉得能不用战斗的方式来解决最好,但是必须战斗的时候,他又能一心一意地去战胜对手,因为他也是一个不认输的人,而且奇怪的是,和他战斗之后,对方常常能感觉输的很舒服,这是怎样的魅力啊。
发现了吗?它的宝藏……
看了通灵王之后,我才发现陶渊明错了。
什么才澹然,什么才是自然?难道只有“采菊东篱下”,只有在“丘山”里,听不到“车马喧”才是心灵的回归吗?官场不适合你,那么人群中也不适合你了吗?
看看通灵的那个世界吧,那是何等复杂的一个世界,对于叶,莲他们来说,来自不同世界的敌人,都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命,甚至还有许多自诩为正义的人,在自以为是地折磨着他们,可是他们呢?依然走着自己的路,为着各自的追求而努力着。
是这个有灵的世界,告诉了我什么叫做“自然”。
是这个奇怪的眼睛,告诉了我什么才是“生活”。
我想着想着,忽然发现,我有什么资格说陶潜先生错了呢?那只不过是他选择的最适合他的生活方式罢了。
是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生活在任何一个地方,让自己最喜欢的生活方式适应任何一个世界,这就是幸福的生活着了。
我想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栖居”就有着这样的含义了吧。我们的美学大师,常常在讨论着“存在”的话题。这个可以延伸到宇宙中去的话题,却由这些灵的身上看到了。
从某个方面来说,他们已经不存在了,因为他们的肉体已经消失了,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们又确实存在着,因为他们的情感和意志让他们与通灵者相通。所以他们存在了,而且这一份存在其实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
在看通灵者们,他们在其他人眼里是怪物,是孤独的,往往承认他们的人只有同一世界的人,在这样的氛围里要如何寻找到自己生存的方式,是一种磨难。一如《NARUDO》里鸣人和我爱罗一样。因为他们要克服的不是肉体的折磨,而是心灵和周围眼神的折磨。对于他们来说大自然赐予他们的只有身边的人,其他人在生活上已经将他们隔离了。所以他们必须学会宽容,宽容自己,更宽容他人。
到底什么是“自然”?什么是“生活”?
通灵的世界必须给出一个答案。
顺其自然就是自然,轻松自由就是生活。
开心自在地过快乐的生活,让自己变得轻松一点,仿佛自由翱翔的风,找回自己,就不会再被束缚。
一如那一片树叶,在大海上漂浮,随心所欲,却又与海浪和谐着。
-----------转自:逍遥轩
飘落在冰河上。
天空、海洋、空气
都附着在他微笑的脉络上。
他,是一片树叶。
揉进天空的自由,
织入大海的宽容,
用空气里的轻松,
化了每一处冰。
他的名字叫麻仓叶。
(一) 剧本篇
我很早以前就知道《通灵王》,可是却直到最近才有机会看到。我看了介绍,本以为和幽白,猎人相差不大,可是看了之后才知道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误会。
很少有动画能在第一集就吸引我,可是《通灵王》做到了;很少有一个主角能在第一眼就迷住我的眸子,但是麻仓叶做到了。我就在这瞬间被那通灵的世界给迷惑了,就在麻仓叶双眼一弯,用那灿烂的微笑,对着万太说:“能看见灵的人都不是坏人。”在那一刻,我立刻被那微笑俘虏了,也瞬间被佐藤佑子的声音给征服了。
和煦的微笑,清凉的眼睛,风一般的声音,像一朵小浪花随意地滴在任意的一个角落,却滋润着每一片土地。
灵,其实是人的意念所形成的另一种形体,而这个世界一旦与人类牵扯上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复杂,灵,在纷繁的人心中,到底占据了什么样的位置?是从此与人共舞,还是从此被人利用?这所有的一切都取决于人的一念之间。灵是物体本身的意念所创造,而灵存在的意义却在于人心灵中存在的意念的创造。
通灵的世界听着很玄妙,总让人感觉在虚实之间游荡。可是因为通灵者的存在让这个玄乎的世界变得单纯起来。麻仓叶,是一个这么简单的人,他用他的生活哲学,将一个又一个复杂的谜团揭开,他用他的感情思维,将前来攻击的困难一个一个丢掉。
很奇怪,麻仓叶给人的感觉真的很奇怪,好象一个婴儿一样,浑身散发着让人为之倾倒的光辉。就这样聚在他的周围,不知不觉就被影响了,是因为他那一脸随意而轻松的笑意,太自然了,那一朵没有飘扬过的小花,却仿佛从一出生就已经得到过大自然的历练似的,从头到脚都蕴涵着天地寥廓的味道。所以他的对手,都一个一个被那味道征服。这就是道莲一直以来的迷惘,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被那样一个人所吸引。
叶,从来不去想要怎样努力奋斗,他只是想去过一种幸福的生活,永远自由开心地在这个地球上和朋友过着轻松的生活。
其实这也是整个通灵王的主色调,他所选择的不是浓重的战斗,而是简单的轻松,所以所有的战斗,紧张气氛往往会在叶的笑容中被抹去,即使是好,他所有的安排也都在那一脸天真的笑容中诞生。
也许有人会说,那样的人不是一个缺少志向的人吗?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大的魅力呢?
其实不然,这就是通灵王所设定的主题的灵魂所在。
空明和淡然都透过麻仓叶的举动和言语散发出来,映射到每一个人的心里。
是,仅仅就是他一个人,轻易地将整个你争我夺的氛围营造在一种和谐和轻松里,不搀杂半点渣滓。一如暴风雪的夜里,家里的火炉旁边依然温馨笑语。没错,麻仓叶随意的微笑,逐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因为大家都喜欢他的轻松。
从整个作品来看,通灵王是以友情为链子,以战斗作为争夺的大舞台,而宝藏是什么?表面看,当然是说“通灵王”的称号,然后可以得到精灵王。而实质上作品中延伸出来的宝藏又是什么呢?
总体氛围和链子是从一开始就出现并确立下来的基调,而它们所包围隐藏的宝藏却并没有直接告诉读者,而是渗透在其中。
阿弥陀丸和丧助的悲剧,是因为阿弥驼丸愤怒的战斗,而战斗的悲哀却正是来自于友情。剧本从一开始,在灵的身上已经宣读了它的宗旨。可是愤怒将某些东西给扭曲了,将它重新纠正过来的,就是所有的通灵者们。他们用双手将复杂的被染色的世界回归纯净的简单。而支持着他们的就是友情。
朋友,这两个字所有的内涵演绎在所有的形象中。
那么这个友情是不是就是通灵里的宝藏了呢?不是的。
首先色彩上,除了叶,所有人的颜色都十分浓厚,看得出来是用重彩渲染的油画,但是叶的身上,却是一副写意画,轻而不浮。也许有人会说,那好不是一样吗?可是好的身边那灵的色彩早已经宣告了其性质。虽然重笔已经在画上占据了大面积,可是那轻轻的一笔却丝毫遮盖不住它的锋芒,反而让那整个画面维持了平衡。满画没有人影,但是只要有一面帅旗,就知道这里有无数的士兵;满画的青山,只要一个庙角,就知道山里有庙。
其次是形象上,为了自己的目标,几乎每个人的眼睛都透露出绝对的而且强烈无比的信念,这是不甘心,也是自信,这种信念支持着他们跨越一个又一个对手,冲向终点,但是叶的眼睛,却是充满了对任何事物的新鲜感,充满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形成的自在感,更充满了属于那个年纪的天真,可以被称之为随便,也可以说是散漫的性格,居然可以成为支柱!仔细看看吧,这懒散里含有什么?是智慧,从不轻易显露的智慧。
再次,看看战斗吧,对手熊熊燃烧了烈火,叶却总能好整以暇地对待,是他不重视吗?才不是呢,只不过他天性不喜欢战斗,他总觉得能不用战斗的方式来解决最好,但是必须战斗的时候,他又能一心一意地去战胜对手,因为他也是一个不认输的人,而且奇怪的是,和他战斗之后,对方常常能感觉输的很舒服,这是怎样的魅力啊。
发现了吗?它的宝藏……
看了通灵王之后,我才发现陶渊明错了。
什么才澹然,什么才是自然?难道只有“采菊东篱下”,只有在“丘山”里,听不到“车马喧”才是心灵的回归吗?官场不适合你,那么人群中也不适合你了吗?
看看通灵的那个世界吧,那是何等复杂的一个世界,对于叶,莲他们来说,来自不同世界的敌人,都在威胁着他们的生命,甚至还有许多自诩为正义的人,在自以为是地折磨着他们,可是他们呢?依然走着自己的路,为着各自的追求而努力着。
是这个有灵的世界,告诉了我什么叫做“自然”。
是这个奇怪的眼睛,告诉了我什么才是“生活”。
我想着想着,忽然发现,我有什么资格说陶潜先生错了呢?那只不过是他选择的最适合他的生活方式罢了。
是的,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生活在任何一个地方,让自己最喜欢的生活方式适应任何一个世界,这就是幸福的生活着了。
我想海德格尔所说的“诗意栖居”就有着这样的含义了吧。我们的美学大师,常常在讨论着“存在”的话题。这个可以延伸到宇宙中去的话题,却由这些灵的身上看到了。
从某个方面来说,他们已经不存在了,因为他们的肉体已经消失了,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他们又确实存在着,因为他们的情感和意志让他们与通灵者相通。所以他们存在了,而且这一份存在其实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
在看通灵者们,他们在其他人眼里是怪物,是孤独的,往往承认他们的人只有同一世界的人,在这样的氛围里要如何寻找到自己生存的方式,是一种磨难。一如《NARUDO》里鸣人和我爱罗一样。因为他们要克服的不是肉体的折磨,而是心灵和周围眼神的折磨。对于他们来说大自然赐予他们的只有身边的人,其他人在生活上已经将他们隔离了。所以他们必须学会宽容,宽容自己,更宽容他人。
到底什么是“自然”?什么是“生活”?
通灵的世界必须给出一个答案。
顺其自然就是自然,轻松自由就是生活。
开心自在地过快乐的生活,让自己变得轻松一点,仿佛自由翱翔的风,找回自己,就不会再被束缚。
一如那一片树叶,在大海上漂浮,随心所欲,却又与海浪和谐着。
-----------转自:逍遥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