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经典 - 机动战士高达纵横谈
在日本动画史上,恐怕没有哪一部作品能象《机动战士高达》系列这样有如此长久的生命力。自79年第一部TV作品《0079》开始,在整整二十年之中,GUNDAM 始终在日本动画界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新作也是年年推出。至今为止,高达系列已包括八部TV作品,四部OVA,七部剧场版动画,而相关的游戏,书籍,漫画和模型产品更是数不胜数。在竞争激烈的日本动画界,这实在是一个奇迹(大家只要想一想当年极受欢迎的作品,如《圣斗士》,《龙珠》之流现在的情况,对此便会深有同感了)。同时,GUNDAM系列在其他地区,如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的势头也十分强劲。以上地区的GUNDAM迷数量绝不在少数数,而各式各样的GUNDAM协会也比比皆是。当然,在中国大陆,由于GUNDAM系列的动画并没有在电视台播出,系列的拥护者没有以上地区那么多。但这两年以来,由于D版商的支持,各类动画片在内地也没以往那么难,在加上一些杂志的推荐,因此高达的影响力也在逐渐加强,估计再过一二年,大陆的GUNDAM FANS人数将远远超过香港与台湾,甚至赶上日本也不在话下。(有这么大的人口基数,这个自然不在话下)


  高达受欢迎的原因有许多:庞大的故事体系,感人肺腑的剧情,人气高的主人公,华丽且符合东方人审美观的机器人(TURN A GUNDAM 例外)。。。。。。当然,恐怕每个GUNDAM迷对该系列最大的认同还是在于其内涵。说实话,日本的机器人动画受〈星球大战〉的影响颇深,对里面光明力量与黑暗力量的抗争与诱惑更是津津乐道。因此,许多作品之中都用到了这一思想。其表现即是敌方的大BOSS往往并不是穷凶极恶之辈,且绝对是主人公的亲友,只是受到了力量的诱惑,认为力才是解决问题(往往是战争)的最好方法,因此误入歧途,当然最后还是正义必胜,光明的力量解决了一切。这类作品看个两三部,还会觉得不错,看得多了,只会感到腻味。但是GUNDAM系列与之最大的区别,便在于其认定了战争的非理性与残酷性。因此,在高达系列之中,绝大多数作品是没有所谓的正邪之分的。主人公及其主要敌人,都是被迫的卷入战争,为着生存,自尊或是守候所爱的人而战斗。在这种情况之下,无论哪一方的胜利,都只能是悲剧收场。而这种悲剧,将给观众以极大的震撼,从而产生反战的共鸣,这正是高达系列真正的,也是最为人所赞赏的内涵之所在。记得在《Z 高达》之中,当亚杰不想出战,并询问卡缪战争的真正意义之时,卡缪悲哀的回答:“对我们来说,不作战就只有死亡。”,这正是高达作品的精神的集中体现,也许正是因为人物这样的悲剧命运,方能更激发观众的同情与共鸣吧。


  国内关于高达的文章也已经不少了,但都集中于故事介绍与机体评论之上。因此本文不再讨论这些方面的内容,而是对高达各部作品情节设计上的得失以及人物心理的刻画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使大家在欣赏这一伟大的作品时从全新的角度,更好的领会其要表达的思想。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同好能加入对其的研究之中。


高达TV作品优劣论


  也许是一个惯例,GUNDAM的8部TV作品之中,有7部都是50集(《TURN A》 还没有完结,估计也差不多)。在日本TV动画中,这也算是长篇大作了(当然还无法同《篮球飞人》,《龙珠》这样的过百集的超长篇比)。8部作品的创作时间跨越了20年,其间动画技术与思想的变化,大家可想而知。因此给它们排个座次,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不过总体上的感觉,还是有一些的,下面分部论叙。


  1979年的《0079》,从历史角度来看,绝对是高达系列中最重要的作品,它开创了一个高达的时代。但是,从各方面来看,〈0079〉并不是一部很优秀的作品。抛开画面的粗糙和机械设定的丑陋之外(毕竟是二十年前的作品,可以原谅),《0079》的人物与情节设计上都很有问题。安彦良和的人物画就不去说他了(不堪入目),头号主角阿姆罗的性格塑造实际上是非常失败的。自从坐上GUNDAM RX-78 之后,阿姆罗就是不停的战斗,战斗,简直就是一典型的好战分子(这可不是我的猜测,这是原作中最理解阿姆罗的娜娜的原话)。实际上,我们想一想,阿姆罗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战呢?卡缪是为了生存,夏亚是为了实现自身的理想,捷度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妹妹,而阿姆罗的目的实在难以理解。这样一来,观众对主角的行为无法产生认同,也就对作品没有什么兴趣了。笔者在观看此片之时,经常不由自主想到:“要是阿姆罗不参战的话,就不会有这么多悲剧了。”相信持相同观点的人绝不在少数。这对《0079》所要表达的揭示战争的非理性和残酷性的主题而言,无疑是一大讽刺。仅从这一点上而言,《0079》就算不上成功。而且,《0079》中人物的性格缺少变化,因此缺少激烈的感情矛盾的冲突。同时,《0079》的人物关系相较于其后的《Z》,《ZZ》等作品,过于简单,从而也显现不出高达系列特有的庞大的故事体系的特点。看来,富野大人(富野由季哉,高达小说的作者以及大多数高达动画的总监督,实际意义上的“高达之父”)当时的功力还很不够啊!当然,《0079》有些情节,如阿姆罗与夏亚,娜娜最后的悲剧性决战,多兹鲁对家族的忠诚和对家人的爱,拉鲁对战斗的渴望和对下属的关怀,还是比较感人的。但从总体上而言,如果你不是顶级高达迷的话,《0079》还是免看为妙。但奇怪的是,日本人对《0079》的评价高得出奇,远远临驾于其他高达作品之上,相关游戏,书籍更是层出不穷,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85年的《Z高达》,较《0079》可谓是有了质的飞跃。笔者认为,《Z高达》不仅可谓是高达TV作品的最高峰,在日本TV动画史上,也绝对是属于前五名的作品。《Z高达》最成功之处,主要在于成功的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在《Z》的世界之中,不仅卡缪,夏亚这样的主角人物,配角如热血冲动的亚杰,在战争中苦苦寻找自身存在意义的尼歌,暗恋着爱玛,直至最后为之现出生命的肯格舰长,敌方角色如阴险而富有魅力的斯洛哥,背负着亲友的仇恨,执着与卡缪决斗的尊尼,陷于对斯洛哥的迷恋与对亚杰的爱的矛盾之间难以取舍的强化人莎娜,无一不刻画的入木三分,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而且,作品突出了人物性格在战争中的扭曲与转变,这正是《0079》所缺少的。如卡缪由最初的热血少年,至其后冷静的军人,到最终因背负了太多的悲哀与愤怒而重恢复热血本性而战斗直至最后精神完全崩溃,整个心路历程是完全符合人的实际的,因此也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当然,《Z高达》中人物关系的错综复杂,堪称整个高达系列之最,能将如此复杂的关系清晰的表达出来,并不给人莫名其妙,摸不清头绪之感(这是指《五星物语》),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富野大人的功力由此可见一斑(关于《Z高达》的人物关系,可写的实在太多,今后会有专文论叙。)在情节上,《Z高达》只能用“悲壮”一词来概况,从头至尾,不分敌我,每一集都差不多有人丧生,尤其是最后两集,《生命消散》与《将宇宙驱动》,简直就是“连续杀人”式结尾。到了最后,剧中主要人物,几乎是损失殆尽。不少人对这样的安排是颇有微词的,并戏称富野是“屠夫”。笔者对这种见解无法苟同。高达系列的本意,便是要反应战争的残酷,如果没有死亡的话,那岂不太ROMANTIC了?而且,《Z高达》对于角色的死亡,安排上实际是相当合理的,观后让人深受感动与震撼,艺术上的效果相当好。如果没有诸多人物的死亡,也就无法构成《Z高达》悲壮的英雄史诗般的气魄。同时,《Z高达》情节的安排是相当紧凑的,50集给人一气呵成之感,绝无拖泥带水之嫌。在日本长篇TV动画之中,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最后,不得不提的是,《Z高达》的机器设定是极其出色的,随着剧情的发展,新机体层出不穷,而且架架都是帅气十足,看来大河原邦男(高达系列最主要的机械设定者)当年同富野大人一样,均处于最佳状态。对于〈Z高达〉的唯一不满,也就是按今天的标准来看,画面太过粗糙了一些。一直希望〈Z高达〉能重新制作或出几套剧场版,这个愿望直到去年才得到了初步的满足。在PS版游戏〈机动战士Z高达〉中,加入了重新制作的片头以及超过40分钟的新绘制的动画。加入了CG技术之后,动画的素质之高,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现在只希望SUNRISE能早日推出真正的剧场版动画了。总之,《Z高达》是一部极其伟大的作品。真正想体会高达真缔的人,决不能错过此作。


  由于《Z高达》太过出色了,因此对紧随其后的《ZZ高达》的期待度非常之高,但《ZZ高达》却实在是一部让人失望的作品。也许《Z高达》太过惨烈,富野由季哉在《ZZ》中风格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变为了轻松的搞笑剧。本来以喜剧手法来反映战争也不是不可以,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美丽人生》就是这样作的,结果赢得了满台喝彩。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达到“带泪的微笑”这一效果的。习惯了悲剧手法的富野,排起喜剧来显得不伦不类,《ZZ》中的绝大多数笑料,显得是那么的不自然,就象现在的三流香港搞笑片,纯粹是为了让你笑而设。这对于《高达》系列一贯的支持者而言,实在是难以接受。更为令人不满的是,当《ZZ》播出了一半之后,富野大概是因为周围的反映太差,意识到了自身并不具备喜剧天份,于是将脸一板,又干起了屠夫的老本行,开始对角色进行清洗。可以说,《ZZ》的最后的三分之一部分,在杀人方面较之《Z高达》是有过之而不及。但是,由于是匆匆上阵,《ZZ》中的杀人戏只能给人“导演为死人而杀人”的感觉,《Z高达》时人物死亡之时的震撼感荡然无存,换来的只有对富野水平及心态的怀疑。同时,一部作品前后风格相差如此之大,实在令观众无可适从,笔者本人对《ZZ》是否经过详细的策划深表怀疑。此外,《ZZ》的节奏非常慢,游离于主线之外的情节出奇的多,让人看了不时有昏昏欲睡之感。《ZZ》的创新度也非常差,首先机械方面较之《Z高达》简直便是换汤不换药,前作中的Z高达,高达MK2,百式等等继续服役,连敌方总BOSS哈曼的机体,都沿用了《Z》中出现过的卡碧尼,实在是有那个。而新机体ZZ高达较之Z高达,究竟有多大的改进,颇为令人怀疑。最要命的是,《ZZ》的情节抄袭前作之处甚多,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感人”部分,总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而最后捷度与哈曼的决战,整个就是《Z高达》最尾卡缪与斯洛哥之战的翻版,又是无数的灵魂使得哈曼无法行动,最后被捷度一击而破的老一套,实在令人大倒胃口。看来,《ZZ高达》在日本受欢迎程度极低,是情有可原的。


  由于《ZZ高达》的失败,高达系列暂时离开了TV动画,转而向OVA与剧场作品发展。几年之中,OVA作品《0080》与《0083》均大受欢迎,于是,富野的曲线救国政策获得了成功,93年他终于又有机会推出新的TV作品《机动战士V高达》了。但是,按理说,经历了《ZZ》的失败与OVA作品的成功之后,《V高达》应该是一部有创新的高达作品。但是,这一次富野又让所有人失望了。《V高达》较之以往的三部TV作品,实在是改进甚小。富野的“NEW TYPE=超人”以及“连续杀人式剧情”的经典套路,又一次在《V》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只是这一次,不仅是GUNDAM的老观众不买帐了,新生代的反应也是平平,高达作品有一次走进了死胡同。只是这一次,富野没被电视台扫地出门,的确非常幸运。不过从此之后,他不再担任高达动画的监督,仅仅是提供故事而已(幕后操纵,以进为退?)。直至今年拍摄《TURN A GUNDAM》时,富野才又一次走到了台前。


  对于紧接《V高达》的《机动武斗传—G高达》,这里实在是不想多说。作为脱离富野由季哉控制的第一作,作品求新求变的思路是对的,但《G高达》的变化实在是太有些让人不可思议了。如果不硬给它套上高达的名字,又有谁会认为它是高达系列作品了?平心而论,G高达的机器设定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情节上简直就是一塌糊涂。提供故事的富野大人不知是否当时香港武侠片看的太多,不仅将〈G〉的整个情节弄的象一部三流武侠片,还给其中的GUNDAM起了“笑傲江湖”,“天剑绝刀”,“风云再起”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名字,至于剧中出现的东方不败,黄润发这些人物,不仅日本观众吃不消,在内地,香港或是台湾,也没人会对此表示认同。拿这么一部闹剧作为GUNDAM 15周年的纪念,实在令人怀疑富野的神经是否有什么问题。当然,受视率也自然是惨不忍睹。


  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95年一部集合了诸多流行要素的作品《新机动战记--高达W》问世了。果然不出所料,这部作品一扫前几部高达TV作品的颓风,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近几年的受欢迎程度仅次于那部莫名其妙的《EVA》。就笔者看来,《W》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画面的飞跃,GUNDAM系列TV作品总算是彻底脱离了“画面粗糙”的定论。同时,大河原邦男又一次回到了其鼎盛时期,在《W高达》中出场的机体,各具特色,其美观程度,堪称GUNDAM系列之最。就剧情而言,《W》显得相当紧凑,而且感人之处也不少,气氛上也接近与GUNDAM系列特有的英雄史诗感,比较满意的反映了GUNDAM反战的主题,在近年来充斥着《机动战舰》,《魔法骑士》这类低幼儿闹剧的日本TV动画界,出现《W》这样的正统作品,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但是,谁也无法否认,《W高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功于那五位人气的男主角。在此五人身上,集中了当前日本的流行要素。希罗整个便是一男性版的凌波丽,整天面无表情,无口,无心,无表情。。。。。。(当然,最后也知道去给莉莉娜送束花,还算是小有改进,不象凌波丽那样将“三无”带到了最后)迪奥则是一典型的乐天派,整天笑话不停,再加上美丽的发辫,不迷死女生才怪呢!卡托尔则是近年来最流行的中性人物,充满了女性化的倾向,甚至配音都由折笠爱负责,由女性声优来担当男性角色的配音,在高达系列中只怕是绝无仅有的。至于杜洛华,一典型的冷血杀手,只是这类角色近几年出人意料的红,实在令人费解。张五飞从各方面来看,是最符合GUNDAM系列传统的主角,热血冲动,以自己心中的正义而战斗,同时性格也随着剧情而变化。只是作品对他的刻画略显不够。对于这种违背高达传统的人设是好是坏,大家自有主见,就个人而言,对此是无法完全认同的。人物的性格过于戏剧化,不可避免的会削弱情节的感染力,这与高达系列一直想表达的战争对普通人的影响是背道而驰的。此外,最大的敌方BOSS积古斯,整个一夏亚的翻版,一样在开始时用面罩遮住面部,而且都是前民主领导的儿子,还都有一个妹妹,在政治思想上,也是如出一辙,甚至连最后采用的手段,都是同样的将小行星推向地球。诚然,夏亚是整个高大系列中最受欢迎的人物,但这样的翻炒,实在是有些无聊,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商业行为。实际上,整部《W高达》都带有浓厚的商业性,因此尽管看上去很过瘾,但对于资深的高达FANS而言,《W》也不算太成功的作品。


  大概富野由季哉自己也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于是便有了《机动新世纪—高达X》。在这部作品之中,看得出富野还是想使高达系列回到原来的方向之上,于是NEW TYPE这一多年不见的概念再次加入,整个故事体系也注重于人的心理描写,而不仅仅是依靠华丽的机体或是人气的人物来吸引观众。从《X》之中,隐约可以看出《Z高达》,《0080》与《08MS小队》这几部成功之作的风格。这一力求恢复高达系列旧有风格,重新试图通过对卷入战争的普通人的心路描写来反映战争的不合理性的努力是值得称道的。但是,《X高达》的主要问题在于节奏过于缓慢,故事的流畅性太差。同时与《W》比起来,《X》的美工实在是太差了,这些很致命的弱点大大削弱了其受欢迎程度。


  对于今年的《TURN A GUNDAM》,笔者实在是无话可说。本来根据去年的消息,高达的最新作应该是一部以《F91》之前数年为时代背景的作品,而且就当时的开发画面来看,本作应该是相当华丽的,但结果出来的确是《TURN A》这种货色,实在是令人费解。在这里想说明一点,美国的机器人动画与日本的机器人动画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区别,由于文化的差异,美式机器人动画在亚洲一向反映不佳。而富野由季哉这次却无论从人物,或是机体设定上,均是完全美国化,真不知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也许是想来个彻底改革,也许是想打入美国市场,但这样一来,注定是要失去绝大多数亚洲观众的。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观众对这种“大胡子高达”恶评如潮。富野大人也慌了手脚,不时在作品中发掘出以前的“旧时代高达”(即传统的MS机体)。只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TURN A》的失败,已经是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