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世界》与《感官新世界》
(作者:东郭先生与狼共舞)
根据日本昭和年间(1936年),一名叫阿部定的女子的那桩惊世骇俗的真实社会案件改编的作品很多很多,因为深爱而割掉情人的生殖器,这种奇情故事就是到今天,因着其故事元素的传奇性、疯狂和极端的彻底,仍然被很多人津津乐道。阿部定的故事也先后多次被搬上电影屏幕。其中争议最大、也最富盛名的是大岛渚导演的1976年的《感官世界》。
可惜大岛渚的《感官世界》我没有看过,我看过的是导演Noboru TANAKA1975年版本的《感官世界》——《阿部定事件》(主演:宫下顺子,江角英明),此片的影响虽然完全不及晚拍1年的大岛渚版本,可在当年,也是日本10佳电影之一呢;时隔20多年以后,1998年由大林宜彥导演、黑目瞳主演的《感官新世界》,情色事件(阿部定故事)加上情色女星(黑目瞳以出演《失乐园》而被称为日本情色女星)为卖点,新片再次吸引了很多人的眼光。从我看过的两部“感官世界”来讲,他们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素材的取舍使得两片也各有侧重不同。
首先,《感官世界》长度只有80分钟,侧重刻画了阿部定与男主人公龙藏的爱情故事,以及杀人的前因后果,而对阿部定的身世和过去都一笔代过;而《感官新世界》则长达近130分钟,从阿部定幼年被强奸开始,到她杀人被宣判结束,似乎是一部关于阿部定的传记的电影。现在的观众,可能不太容易看到Noboru TANAKA版本的《感官世界》,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同样的题材,要是能够比较着看,会有很多感触的!
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我更喜欢《感官世界》一些。倒不是先入为主,只是因为看过也都有大半年了,可阿部定出逃时的音乐似乎还在隐隐地在耳旁响起,当时看电影时的震撼和绝望也似乎都还在某处潜藏,宫下顺子的确也如我当初猜测,比黑目瞳更加接近我心目中的阿部定。她无论是温婉的笑、恣意孟浪的笑、凄然的笑都无不直指“乐极生悲”的悲剧主题,将一出有些闹剧色彩的故事演绎成一幕十足的悲剧,看得人也心如死灰;黑目瞳演绎的阿部定,似乎有些卖弄纯真的嫌疑,当然这不能全部怪她。
看《感官新世界》,惊诧于电影竟然与渡边纯一的小说《感官乐园》有着90%的吻合,就连细节也不例外。不知道二者有着什么关系和渊源?显而易见,大林宜彥传承了日本式的唯美,对于画面的处理,色调的选取和转换都得心应手,但是他的矜持和拘谨似乎并不太适合来拍这样一个疯狂的故事。他不纵情声色,这是好事,但是刻意地诗化人物故事和形象,势必削弱电影的感染力。在片中,对少年时的梦中情人冈田的思念一直贯穿着阿部定故事的始终,影片中不下10次地出现与冈田有关联的道具之一———甜甜圈,那是她少女时期的一段美好纯洁爱情的图腾。阿部定的执着固然可见一斑,然而同一道具过多次数的频频出现,慢慢地让人产生了逆反心理:这究竟是一个多情女子,还是一个花痴?!就像一首诗,同一意象的过多反复铺陈,对读者而言,先是煽情、然后是麻木,最后就是厌烦。
再则,在处理阿部定与龙藏的爱情关系上,影片在过了二分之一的时候,龙藏才粉墨登场(是真正的粉墨登场,不知道为什么导演安排了一个讲述故事的人物,在他的宣布之后,人物就出现了,阿部定起初也是这样出现的),阿部定与龙藏之间并看不出有多么爱之深恨之切,黑目潼闪烁和游移的眼神,与当年宫下顺子的阿部定大胆和热烈的眼神相去甚远矣!在导演淡化两人关系的意图下,他们之间的性似乎因为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才不得已被提起,导演回避他们之间疯狂和荒唐的爱情和性场景,但这样一来,故事主人公阿部定做出割下情人生殖器的最终举动就丧失了最强有力的动机了,一个原本最可以煽情的故事题裁也就被弱化成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了。阿部定的故事被拍得这样平淡,是不应该的。我想,正是导演的全盘通吃,对素材的不加取舍,累赘罗嗦的对于旁支末节的描述,冲淡了阿部定故事中最最精彩的一笔。
电影中运用了一些幽默的快镜头(如少年时街头追逐,与同伴的性游戏),让人想起了卓别林的默剧和库布力克的《发条橘子》里的相似的快镜头的情景。而小丑一样的那个叙述者的存在,还有一些类似话剧的夸张场面都在削弱故事本身,而莫名其妙地为电影加上了些喜剧色彩。最可恨的是电影发行商松竹映画还要不失时机地在电影里打了几次广告!不过,我喜欢《感官新世界》的摄影和画面,影片一直在彩色与黑白之间游刃有余地交错,营造出一股浓郁的怀旧色彩和一种“过去”与“现在”交替的时空错乱,被诗意了的画面,这才勾起人的几许惆怅,惆怅旧欢如梦。
“沦落的女人,痴情的半生,被仲裁的昭和情史”,阿部定的故事,孕育再多的文艺作品,人物和真相永远都只有一个,已发生过的历史,就如那个男人被割下的生殖器,存在过,但永远也不可以重新来过。而在影像世界里,又有什么是不可以死而复活的呢?所以电影无论是优还是劣,观者是喜欢抑或不喜欢,片中人的感官世界,观者的感官新世界,终可以跨过时空亲密接触。。。。直到很多年以后,“我们也都成为历史”。
(作者:东郭先生与狼共舞)
根据日本昭和年间(1936年),一名叫阿部定的女子的那桩惊世骇俗的真实社会案件改编的作品很多很多,因为深爱而割掉情人的生殖器,这种奇情故事就是到今天,因着其故事元素的传奇性、疯狂和极端的彻底,仍然被很多人津津乐道。阿部定的故事也先后多次被搬上电影屏幕。其中争议最大、也最富盛名的是大岛渚导演的1976年的《感官世界》。
可惜大岛渚的《感官世界》我没有看过,我看过的是导演Noboru TANAKA1975年版本的《感官世界》——《阿部定事件》(主演:宫下顺子,江角英明),此片的影响虽然完全不及晚拍1年的大岛渚版本,可在当年,也是日本10佳电影之一呢;时隔20多年以后,1998年由大林宜彥导演、黑目瞳主演的《感官新世界》,情色事件(阿部定故事)加上情色女星(黑目瞳以出演《失乐园》而被称为日本情色女星)为卖点,新片再次吸引了很多人的眼光。从我看过的两部“感官世界”来讲,他们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对于素材的取舍使得两片也各有侧重不同。
首先,《感官世界》长度只有80分钟,侧重刻画了阿部定与男主人公龙藏的爱情故事,以及杀人的前因后果,而对阿部定的身世和过去都一笔代过;而《感官新世界》则长达近130分钟,从阿部定幼年被强奸开始,到她杀人被宣判结束,似乎是一部关于阿部定的传记的电影。现在的观众,可能不太容易看到Noboru TANAKA版本的《感官世界》,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同样的题材,要是能够比较着看,会有很多感触的!
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我更喜欢《感官世界》一些。倒不是先入为主,只是因为看过也都有大半年了,可阿部定出逃时的音乐似乎还在隐隐地在耳旁响起,当时看电影时的震撼和绝望也似乎都还在某处潜藏,宫下顺子的确也如我当初猜测,比黑目瞳更加接近我心目中的阿部定。她无论是温婉的笑、恣意孟浪的笑、凄然的笑都无不直指“乐极生悲”的悲剧主题,将一出有些闹剧色彩的故事演绎成一幕十足的悲剧,看得人也心如死灰;黑目瞳演绎的阿部定,似乎有些卖弄纯真的嫌疑,当然这不能全部怪她。
看《感官新世界》,惊诧于电影竟然与渡边纯一的小说《感官乐园》有着90%的吻合,就连细节也不例外。不知道二者有着什么关系和渊源?显而易见,大林宜彥传承了日本式的唯美,对于画面的处理,色调的选取和转换都得心应手,但是他的矜持和拘谨似乎并不太适合来拍这样一个疯狂的故事。他不纵情声色,这是好事,但是刻意地诗化人物故事和形象,势必削弱电影的感染力。在片中,对少年时的梦中情人冈田的思念一直贯穿着阿部定故事的始终,影片中不下10次地出现与冈田有关联的道具之一———甜甜圈,那是她少女时期的一段美好纯洁爱情的图腾。阿部定的执着固然可见一斑,然而同一道具过多次数的频频出现,慢慢地让人产生了逆反心理:这究竟是一个多情女子,还是一个花痴?!就像一首诗,同一意象的过多反复铺陈,对读者而言,先是煽情、然后是麻木,最后就是厌烦。
再则,在处理阿部定与龙藏的爱情关系上,影片在过了二分之一的时候,龙藏才粉墨登场(是真正的粉墨登场,不知道为什么导演安排了一个讲述故事的人物,在他的宣布之后,人物就出现了,阿部定起初也是这样出现的),阿部定与龙藏之间并看不出有多么爱之深恨之切,黑目潼闪烁和游移的眼神,与当年宫下顺子的阿部定大胆和热烈的眼神相去甚远矣!在导演淡化两人关系的意图下,他们之间的性似乎因为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才不得已被提起,导演回避他们之间疯狂和荒唐的爱情和性场景,但这样一来,故事主人公阿部定做出割下情人生殖器的最终举动就丧失了最强有力的动机了,一个原本最可以煽情的故事题裁也就被弱化成一个普通的爱情故事了。阿部定的故事被拍得这样平淡,是不应该的。我想,正是导演的全盘通吃,对素材的不加取舍,累赘罗嗦的对于旁支末节的描述,冲淡了阿部定故事中最最精彩的一笔。
电影中运用了一些幽默的快镜头(如少年时街头追逐,与同伴的性游戏),让人想起了卓别林的默剧和库布力克的《发条橘子》里的相似的快镜头的情景。而小丑一样的那个叙述者的存在,还有一些类似话剧的夸张场面都在削弱故事本身,而莫名其妙地为电影加上了些喜剧色彩。最可恨的是电影发行商松竹映画还要不失时机地在电影里打了几次广告!不过,我喜欢《感官新世界》的摄影和画面,影片一直在彩色与黑白之间游刃有余地交错,营造出一股浓郁的怀旧色彩和一种“过去”与“现在”交替的时空错乱,被诗意了的画面,这才勾起人的几许惆怅,惆怅旧欢如梦。
“沦落的女人,痴情的半生,被仲裁的昭和情史”,阿部定的故事,孕育再多的文艺作品,人物和真相永远都只有一个,已发生过的历史,就如那个男人被割下的生殖器,存在过,但永远也不可以重新来过。而在影像世界里,又有什么是不可以死而复活的呢?所以电影无论是优还是劣,观者是喜欢抑或不喜欢,片中人的感官世界,观者的感官新世界,终可以跨过时空亲密接触。。。。直到很多年以后,“我们也都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