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书。。。当年大四初遇某人,发现此人无比整洁的床上摆了一本《葬礼》,好奇地问,这是什么书啊?他鄙夷地说,这书你都没看过,别在这儿混了……为了继续混下去,我捧着看了一夜(不过后来俺还是混不下去了,只能跑这旮旯来了)。
BUT,虽然小哭了一下,还是不怎么喜欢,因为我肮脏污秽的心灵不相信那种至真至纯。。。。不真实
这个书。。。当年大四初遇某人,发现此人无比整洁的床上摆了一本《葬礼》,好奇地问,这是什么书啊?他鄙夷地说,这书你都没看过,别在这儿混了……为了继续混下去,我捧着看了一夜(不过后来俺还是混不下去了,只能跑这旮旯来了)。
BUT,虽然小哭了一下,还是不怎么喜欢,因为我肮脏污秽的心灵不相信那种至真至纯。。。。不真实
哈哈,其实暗中希望谁能把我们狠批一通……然后我就大彻大悟咧……
看着看着,让我想起以前看很多大师作品时产生的种种疑问,于是来自我反省一下。
没有记错的话,《穆》发表于80年代末,那个时候中国人民还保持着特有的纯洁:关于信仰,那不用说了,文革把精神垃圾都从台面上喀嚓了;关于爱情,正是需要给“伟大的爱情”正名时。
早说了,不是特别喜欢《穆》是因为自己有一颗肮脏污秽的心灵,拒绝承认所谓的纯洁——浸泡在这个五毒俱全的时代,似乎只有傻子才会去相信忠贞的信仰和爱情。
正如我怎么都不能理解老爹在俺爷爷被红卫兵害死之后还高唱某党的赞歌一样,我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去幻想某种真实和纯洁……
呵呵,我跟你恰恰相反,我巨相信这些东西,相信到了人应该为了信仰和纯洁放弃一些非常珍贵的东西。即使很痛苦,也一定要放弃。比如,爱上姐夫的妹妹,为了他们的家庭,一定要牺牲自己。这才对自己的爱,最大的尊重。
看来咱们的结论一样,过程完全相反,呵呵。
似乎还有点不一样。
简单的说,我是觉得爱情应该有善意性幻想
我就是觉得《穆》太柏拉图了,另外老爱上纲上线
至于姐夫和妹妹的那段倒是没怎么在意
嗯,我也相信纯洁,但是我觉得那不是生活的真实
也许正因如此,若能给我一个活生生的纯洁例子,我的五体立马投地,顶礼膜拜——我是认真的噢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