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james 发表于 2024-09-29 02:41在看, 不错。
我也在看呢,挺好看的。就默默想宋佳冒充50+吗?她的脸的流畅度不大体现更年期妇女吧🤭
lovejames 发表于 2024-09-29 02:41在看, 不错。
我也在看呢,挺好看的。就默默想宋佳冒充50+吗?她的脸的流畅度不大体现更年期妇女吧🤭
外型不够老不够瘦 不过已经尽力模仿了。
lovejames 发表于 2024-09-29 11:58
演谷雨那个小姑娘我也很喜欢。看到她校门口被迫露宿干啃方便面那集了,连带脸上的晒斑都好形象啊。
glsxj 发表于 2024-09-30 22:50看到姚老师酒后骂张校长张扒皮了,哈哈。张校长把学生们当掌珠,把老师们当牛马,她自己是C牛马O。姚小山一直在用小爱发电,一路追随月亮而来,看来电力有点不足了。他怎么还不表白
陈主任“婆家人”好像来绑出逃的媳妇回家似的,哈哈
这个姚老师跟他喜欢的那个长得神似周迅的到底什么关系啊?这种一会儿暧昧一会儿客气的有意思吗?
看到工地胖大叔劝搬砖小帅哥好好念书,我看着他那脑满肠肥的样子就想你怎么不劝劝自己减个肥啊?然后没几分钟他心梗进医院了😂
知道自己病不起为啥还作啊?他家闺女说,辛苦一辈子,一场病啥都没了。唉人的认知其实比知识重要得太多啦
怎么可能呢, 都是因为这些年的现代剧绝大部分都拉跨,脱离了生活,失望了才看古偶。
就像张桂梅版电影版本的 我本是高山, 编剧和导演根本不了解中国 偏远山区 重男轻女有多严重。也不了解女性的生存现状。还非得说借口说怕广电总局🈲播才这样编剧的。 强行喂屎让大家怎么吃。,
飞袖 发表于 2024-10-01 09:00
古偶也脱离生活啊。不停地给推广自我牺牲、虚假大爱或者恋爱脑,其实跟垃圾食品差不多。时间长了好多女生看这种类似情感A片的东西上了瘾,都觉得自己大女主可以使劲作,然后幻想剧情就是别人百折不挠契而不舍地追🤭
飞袖 发表于 2024-10-01 11:46古偶啊,带了个偶字那就是本来就是垃圾食品。人家标明了的。所以我觉得能看。本来就是和现偶一样就是冲着吃垃圾食品放松去看的。
这些年,武侠 和古装战争片,古代生活片,现代生活片 都 没落了啊。这些剧如果脱离了历史,脱离了生活,脱离了武侠本宗,我是觉得不如看一眼假的古偶。
所以理智吃垃圾食品不要上瘾就行🤭
今天突然发现宋佳这个角色50+头发还蛮黑的呢,也没有花,还有那个贾婆婆的苹果肌,我真的好无聊啊😑
飞袖 发表于 2024-10-01 12:36海清的电影版就人物形象上更接近原型了,海清应该是被电影剧本连累了。电影剧本还给海清安排了个胡歌当亡夫,靠着亡夫的光芒指引着张桂梅达到目标。 把张桂梅恶心的连闭幕式都不肯出来发言。人家张桂梅当初为了以免睹物思人都搬离了亡夫所在的小镇。 人是真的靠着电视剧里的理想主义精神生活的。,人物现场采访里她自己多次提到,而且说的很实在。不知道为什么影版为什么要这么恶心她。果然男性视角就是女人离开了男人就没办法生活了。。 。,宋佳这个人物内核更接近原型。 原型开始创办女校的时候已经55。之前还帮助了男娃和孤儿们。剧里都一笔带过了。宋佳造型和演出来的这个更像40岁的。
这个剧真的好宿命啊,突然想看阿富汗版。
所以那个电影或者其他那些传记型的片子的剧本都不争得本人同意吗?从这个剧里学到的是,想要实现理想主义,除了努力和坚持,还是需要妥协和起码的不要脸。
看到最后一集张桂梅晕倒查出二十三种病,还在病床上唱红歌是什么鬼啊?向焦裕禄看起吗?宣传理想主义没有问题,公然洗脑就太夸张了🙈
doublemint 发表于 2024-10-02 20:16刚看开头,真的是遇到了张老师改变了一辈子的命运,或者至少获得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这个事情也只有张老师这样无牵无挂,脾气臭性子急倔强坚强有信仰有坚持的人才干得成。
无牵无挂就没有那么多干扰,更容易看清自己内心的方向,也更容易一往无前地坚持下去啊。很多人手里一堆有的没的(名利权情)纠缠不清既要又要还要的,其实啥也办不成。
表面看,张桂梅是通过高考这个工具给这些出生带着烂剧本来的小姑娘们提供更高的人生平台,其实更重要的是,这个改剧本的过程很大程度上给了她们逆天改命的勇气和自信,她们在未来的日子里面对任何逆境都不会那么容易就认命、就得过且过自暴自弃。人是要有反抗精神的,即使面对的是老天爷。
回复 83楼 的帖子
不喜欢那个女记者,总觉得一股子茶气,没有宋佳演得真诚真实。
我还挺喜欢她的长相的。我觉得她就是那种假如你声嘶力竭跟别人吵架吃了亏,气得说不上话,她会慢条斯理轻声细语把对方灭了的那种闺蜜。
确实有一股子茶味。但是你可以理解为这个绿茶姐是站在你这一边茶别人的。
很久很久以前的涩女郎里面万人迷对结婚狂,虽然也有揶揄,但是结婚狂有事儿,万人迷是真上啊!
她俩一刚一柔,一硬一软,一个急脾气一个慢性子,一个喳喳呼呼一个轻声细语,内核一致外在互补。这是我这么多年最看好的cp了。
doublemint 发表于 2024-10-03 20:57
她是清平乐里的贾婆婆,当时就是张贵妃的死忠闺蜜兼狗头军师,一样茶得要命,但是最后以死报效贵妃了,看得我恶心恨不得扇飞她。
好吧,可能我就是不喜欢这款子性格😑我喜欢直接没有那么多弯弯绕小心思的,这样茶地死撑活着不累吗😂
回复 85楼 的帖子
一般来说,不喜欢看纪录片。。。感觉有点枯燥慢。
不过你发的这一段我看看。看完了,很感动。谢谢。
不过没有看到那个陪在身边的女记者?有孩子们和其他老师的陪伴当然是好的。身边有一个心智年龄同等级别的知己该是多欣慰和难得的事情,对张老师的心疼也就少了几分。难道这个女记者是杜撰出来的imaginary friend?刚查了一下,有这么一个人。原型王秀丽。是张老师唯一的朋友。
doublemint 发表于 2024-10-03 20:58
也看了纪录片。她说这些姑娘既缺钱又缺情感,所以真的啊即使能冲出大山,这些姑娘人格层面其实还是需要去好好修补和完善的,山外的世界是机遇其实也是更大的挑战。希望这些缺爱的孩子们努力那么久憋屈那么久要为自己活出精彩,而不是在山外的世界里习惯性地去继续压制自己去忍受、去追求来自他人的认可,而变成有心之人的猎物,在工作情感中被吃到连渣都不剩。唉真的觉得有的姑娘被培养出来,但最终是被投喂给外面的残酷世界了…嗯未必一定是幸运呢。
还有她要这些姑娘们感谢党和政府唉什么鬼啊,自己真的被宗教式洗脑了吧…她说希望孩子都有她们自己的信仰,可是为啥又要把她自己个人的信仰强制推广到所有孩子要洗脑式地唱红歌跳红舞啊?这个不过分吗😂
lovejames 发表于 2024-10-03 22:33她很漂亮的 刻意扮丑了。适合演反派。 三国电视剧里演刘表的夫人。
没看过呢,所以剧情是嫁糟老头子是吧,还挺…符合她茶气劲儿的
张老师适当了全国人大代表以后才把女高搞起来的。那她是靠什么当上的全国人大代表。那个一直陪着她的女记者又是什么故事。张老师有工资,记者的收入来源是什么?感觉这个还可以拍一个前传。
都已经是全国人大代表了,全国宣传过,全国范围内捐款,还是有这么多的困难,这么大的阻碍。事前扯皮推诿,稍有点起色就有人摘果子抢功劳。那在她还是一个普通的老师的时候,困难岂不是千倍百倍?
doublemint 发表于 2024-10-03 19:53
是啊还有那个周善群,觉得是和张桂梅互相极其欣赏的,人格层面上的。
他们这样的人是如何得到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我很狭隘地猜,他们都是因为自己的真才被上面抽中作为在整个社会面前表演的工具人的吧?可是他们不知情,他们付出的是实打实的真心,以为实现的也不只是自己的梦想。纪录片里张桂梅还说不让直接捐款到她手里,让走“正规”募捐途径和流程,好天真啊😂
doublemint 发表于 2024-10-04 22:32回复 92楼 izz.ling 的帖子
张老师让孩子们感谢政府感谢党,既是张老师的信仰,也是张老师走得最对最重要的一步路。说一千道一万,女高只有依靠政府财政支出才能长期稳定的办下去。
而且这些孩子和大山外面见过花花世界的孩子不一样,她们也许就需要一个简单直白的精神信仰,简单说就是打鸡血加洗脑,这个信仰就是个符号具体是什么不重要,才能捱过那么多个辛苦的甚至枯燥乏味的刷题生活。套一句脱口秀小鱼的段子,那些题明明不会做,但就是知道答案。
我的确有点担心这些孩子上了大学以后的落差。因为好像据说女高请过一些名师,孩子们完全听不懂。不过也许只要不是纯理工科都不要紧。至少走出了第一步,走到了外面,摆脱了嫁人不停生娃的死循环,在这个基础上,外面的磨难完全不是同一个层面的,我们虽然开玩笑说什么社畜,但是我们遇到的这些苦,都是人的苦,她们原来大山里的那些苦,是非人的苦。更重要的,她们的后代摆脱了这个循环,真正的走向了正常社会。纪录片有一个学生毕业以后只生了一个女娃,不再生了,而且宠得如珠如宝,这就是走出去的意义,完全不需要她们成为什么业务骨干行业领军人。
+1
确实,如果普通人的起点是baseline,那这些姑娘的起点就是十八层地狱,高考也只是帮她们向上传送个几层而已。对她们来说,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得到一定的自由就已经不易了。至于谁做自己意识的掌控人,真的是要满足基本生存需求后才会有余力去思考的。
虚其心,实其腹,难怪是圣人之治。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