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97487|回复:324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大家更喜欢林黛玉还是薛宝钗? 为何贾宝玉不爱薛宝钗啊?

头像
1操作1 #
头像
1 #
1
16-11-01 10:14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不感兴趣
我不是男人。但是我依旧觉得,如果一个男人有林黛玉这么一个女人对他掏心掏肺,什么礼法身份乃至自己的身子都不顾,一心只想懂他,了解他,支持他,希望他好,还那么漂亮和聪明有才,早就烧香拜佛感叹三生有幸了。 林黛玉也是有幸遇到了懂得她的贾宝玉,虽然结局早就在他们出生前定好了。小性子只是冲着最心爱的人发,对着别人则是走一步路,说一句话都无比小心。他们有彼此足够了,别人怎么看待他们,怎么评价,干卿底事?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16-11-01 10:3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这个太狠了,很多人就是看书不仔细或者被书评蒙蔽了。袭人在我看来是红楼梦里面最恶心的女人,心狠手辣而且不知廉耻

jhliouk 发表于 11/1/2016 10:23:59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4903&postid=73182375#73182375][/url]
话说作者也真的是博爱。对袭人这种奸佞之人也表示了理解和体谅,安排了一个挺不错的结局。总体来说,其实都是悲剧,专制礼教里面女性的地位低下,并没有多少选择,袭人的做法也是能理解的。所以说曹雪芹真的很伟大,他对这一个普遍被忽视的社会群体的每一个体体现的尊重,理解,包容,很多现代人都做不到。红楼梦确实是永恒经典。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16-11-01 11:0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所以失传的后40回真是永远的遗憾。

山药Q饼 发表于 11/1/2016 10:50:56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4903&postid=73182639#73182639][/url]
依旧是专制文字狱的结果。这个遗憾同样是两千年专制文化永恒的痛,痛的不仅仅是那些女孩子如浮萍飘絮般的命运,还有对人性关怀和思想的压制,只徒留给世人各种声色萎靡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头像
1操作4 #
头像
4 #
1
16-11-01 11:0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她竞选的是公主郡主的入学陪侍,这个是谁的说法?

那会刘心武红的时候,听他百家讲坛还觉得蛮有意思的。他是说宝钗竞选皇妃失败,而且还是元春从中作梗,然后元春为了弥补,要把她嫁给宝玉。忘了他的论据了,当时真是觉得天方夜谭一样

菠萝酥 发表于 11/1/2016 11:02:36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4903&postid=73182744#73182744][/url]

红楼梦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近因今上崇尚诗礼,征采才能,降不世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在世宦名家之女,皆得亲名达部,以备选择,为宫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自薛蟠父亲死后,各省中所有的卖买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几处生意渐亦销耗。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来送妹待选,二来望亲,三来亲自入部销算旧帐,再计新支,——其实只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不过虽然这么说,以曹公春秋笔法,才人赞善说到底也是皇帝小老婆一种,说选王妃也没错。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16-11-01 11:1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她连郡主陪侍都选不中,说不过去呀,这里肯定有文章

菠萝酥 发表于 11/1/2016 11:09:03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4903&postid=73182796#73182796][/url]
书里面在后来再也不提此事了,倒是一天到晚“金玉金玉”的。所以这个参选,也不过是一个幌子。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16-11-01 11:1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我觉得贾母是喜欢自家姑娘。四春,林黛玉,史湘云都是她本家的孩子。薛宝钗是个外人。

sunnypotato 发表于 11/1/2016 11:06:35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4903&postid=73182774#73182774][/url]
其实贾母很喜欢薛宝琴,还要和她一起睡觉,囧~~~~

应该是贾母历经世事,看惯了人性尔虞我诈,更喜欢性情率真的聪明女孩儿吧。比如晴雯,鸳鸯,貌似都只有依傍老太太才能顺利活下去,离开了只有任人糟践的份,不管为人性格如何。
头像
1操作7 #
头像
7 #
1
16-11-01 11:3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宝钗还是有理想有志向的,柳絮词里表达的很明白,只可惜没能攀上,宝玉是她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其实大观园被抄前她已经抽身摘干净自己了,很好奇后四十回里王子腾会出了什么事导致她又回头嫁给宝玉。或者还是薛潘凤姐事发连累王舅舅?这都是谜了。

山药Q饼 发表于 11/1/2016 11:24:48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4903&postid=73182944#73182944][/url]
也有可能四大家族的靠山倒了,贾妃死了,家道中落,入宫的路断了。同时林黛玉以为贾宝玉已经过世,伤心而死。贾和薛顺其自然结婚,只是到底意难平。
头像
1操作8 #
头像
8 #
1
16-11-01 11:45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可惜后40回没了,没有权威的答案

黛玉一路对宝玉作,考验宝玉,甚至情伤到一身病,原因就是因为贾母根本无意定下黛玉的宝二奶奶地位,宝黛之间的情分贾母心知肚明,她偏爱宝琴,甚至跟张道士要好姑娘的推荐,贾母不可能不知道伤得最狠的就是黛玉。以她对宝黛的了解,以她的家族地位,以人人都看得出的宝黛真心相爱,撮合宝黛很难吗?


lizGillies 发表于 11/1/2016 11:39:41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4903&postid=73183085#73183085][/url]

确实是很难的,因为宫里的贵妃已经发出明确信号,和他们母亲王夫人站在一起。贾母和贵妃虽说是祖孙,但其实一个是臣,一个是君,按礼法,奶奶要向孙女下跪的。贾母唯一能做的就是拖,拖到宝钗年纪越来越大不得不先出嫁。林黛玉的绝望也是源于此。确实所有人都看出贾母要成全宝黛这一对,凤姐直接当众调侃,紫鹃忙前忙后操碎了心,就怕贾母不行了,小姐的婚事还没有定下来。
头像
0操作9 #
头像
9 #
0
16-11-01 12:1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十年前看过的评论,现在还是很感动啊: 作者:瀛洲古调 时间:2005-12-14 14:50:00   贾母可能并不非常讨厌宝钗,但距离喜欢和欣赏还远的很,更不要说让她做孙媳了,贾母要是有这个心,事早就定了,宝钗怎么可能留到年纪老大?她满十五(待嫁)贾母亲自给她做了生日,贾母心里明知她可以嫁了,而却对张道士说“这孩子(宝玉)命里不该早娶”,故意迟迟不谈宝玉的婚事,一准是想耗嫁宝钗,至于黛玉嘛,她本比宝玉小,等几年无妨。   在宝玉择媳的问题上贾母与王夫人的观点无论从个性上还是从亲疏上都全然不同,因为晴雯的事,婆媳二人在这个问题上的矛盾已然是挑明了,王夫人明知晴雯是贾母的人,却先斩后奏地赶了出去,贾母是什么人?她心里能没想法?晴雯已经死了,她还是明摆着告诉王夫人,自己觉得“将来只她还可以给宝玉使唤的”,“多此一举”地说这话的目的还不够明显吗?而对王夫人挑中的袭人,贾母一方面勉强认了,一方面也表明自己的观点:认为她是个没嘴的葫芦。王夫人说袭人识大体,从不逢迎着宝玉淘汽,有出格的事,只有死劝的,贾母马上说深知宝玉将来是个不听妻妾劝的——处处针锋相对,贾母真那么喜欢识大体的宝姑娘吗?这首先说明贾母与王夫人在宝玉择妻的问题上,已不可能达成一致意见;其次说明贾母比王夫人更了解宝玉,脂评曾有言,“他日之玉已不可箴”,他最终因不可箴而“悬崖撒手”而不是从谏如流。   贾母自己的观点很明确:她早就对众人说了,不管她根基富贵,模样性情难得好的,而贾母喜欢什么性情的人呢?看看吧:她离不开的鸳鸯不是好惹的,她挑中将来给宝玉使唤的晴雯更是性情中人,而对于王夫人喜欢的袭人她则认为是没嘴的葫芦。她也当众说过讨厌见了个清俊男子就想起终身大事来的轻浮女子,读者若认为她是在说黛玉就大错特错了,黛玉从小和宝玉一块长大,更没有越理的幽期密约,即使宝黛之事,由于老太君自己的原因合府皆知,黛玉也没有任何的非礼之举,更不存在见了个清俊男子就想终身大事的情况,“她说的人自有她说的”。   宝黛小儿女间不过吵了嘴互不说话,老太君急的“抱怨天抱负地”,甚至于哭了,说“我这个老冤家偏生遇上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让我操心,什么时候我闭了这个眼,厌了这口气,凭这两个冤家闹到天上去我也眼不见心不烦了,偏又不厌这口气!”这样重的话,岂是寻常说的?真真让人几欲垂泪,听了这话,谁还觉得老人家对宝黛之事没有什么想法?她自己明明是以二人的保护者自居了。   “金玉无言,何可为证”,宝黛心事成空不仅不是因为贾母择钗弃黛,而恰恰是因为他们失去了贾母的保护。
头像
2操作10 #
头像
10 #
2
16-11-01 13:47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以贾母对黛玉的了解,宝玉纳几个妾,帮忙伺候,生儿育女,就是催黛玉早死

这就是绛珠仙草的命运吧,人设如此,所以说没造化啊


lizGillies 发表于 11/1/2016 1:35:16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4903&postid=73184464#73184464][/url]
你也太小看黛玉了。黛玉对袭人晴雯这样潜在的妾根本就看不上眼,也不可能为她们要生要死,就算将来和宝玉结婚,这两丫鬟根本就不会威胁到自己地位。这一点是黛玉高于凤姐的地方,黛玉真正要的是知己,只要宝玉懂她的心就行了,妾氏之流根本就达不到这个层次好么?而且书里善心的黛玉对待这两个丫鬟也是很好的。真正能催黛玉早死的是宝玉遇险,那么纯粹的一个人,你真没必要想象得那么不堪。能被宝钗一席话和一包燕窝就能打通心结,从此和宝钗和薛姨妈相处得比亲人还亲,真不是你眼中小气刻薄的人能做到的。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 #
头像
11 #
0
16-11-01 17:1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我觉得她是清高。不屑于争夺俗利,脏了自己。她同时也是个悲观主义者。就算活在现代,也是忧郁症高发人群。她根本不适合宝玉,如果有一个男版的宝钗倒是适合黛玉。她需要一个体谅她,理解她,同时又帮她把俗务给解决好的另一半。宝玉太没用了。跟着他得饿死。

扶苏 发表于 11/1/2016 4:58:13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084903&postid=73187106#73187106][/url]
没觉得林黛玉需要别人帮她打理俗务,她把潇湘馆打理就挺好,没有别人屋子一堆鸡毛蒜皮。她的才能不在凤姐探春之下,只是寄人篱下明哲保身罢了。清高是才貌身份决定的,那么悲观也是因为看清了现实,现实就是当时女子根本无法决定自己命运,包括王熙凤。其实真把她和宝玉扔到鄙陋乡野,不见得活不下去,宝玉都能出家,她耐不住清寒?
发帖回复
查看:97487|回复:324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