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看上去很假。不像是真的。像是编造的。
1,“始于2001年,那时我在一家芬兰公司,每年都要去德国出差。” 芬兰公司员工为何每年都去德国出差?“我说自己是心理咨询师” 芬兰公司里的心理咨询师?很难想象一家芬兰公司在上海招聘心理咨询师。外资企业在2001年有开放心理咨询服务吗?
2,“那天,我鼓起勇气向路边的一对陌生人——一个中年女性和一个年轻小伙子——搭话。”“小伙子见我沉默,问我怎么了。我问起他的故事,他坦言自己是同性恋,” 路边的陌生人恰好是同性恋?无巧不成书,如果太巧了,那就是评书。
3, “如果连这么开放的社会都让他如此煎熬,我该怎么办?那天深夜,我搭上最后一班地铁,眼泪止不住地流。” 为啥要搭最后一班地铁,咋那么巧?无巧不成书,如果太巧了,那就是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