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91720|回复:394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二孬子的盲婚记

头像
1操作1 #
头像
1 #
1
09-08-08 02:2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不感兴趣
二孬子的盲婚记
看了太多不忠实,太多背叛,忽然想起来他的故事。他的故事,总让我面对太多负面讯息的时候,相信,这个婚,还是可以结结 看;这个日子,还是可以过过看。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09-08-08 02:2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1940年,河南某偏僻的农村,二孬子寂静无声的来到了这个世界。因为生下来许久都不会哭,他爹对他娘说,咦,看你生的这个儿子,哭都不会,真孬。加上在家排行第二,这个不算白胖的孩子被冠名二孬。

 二孬就这样被叫了许多年,久到几十年后,当他带着初长成的女儿出现在村口的时候,凭着一句“俺是二孬”瞬间集合了一批热情的村民,颇有敲锣打鼓的功效。离开的这些年,都被“二孬”这个看似普遍而韵味独特的标签灰一样的吹散,那一刻,二孬觉得他穿越了,回到了村边的池塘,光着屁股捏着乱跳的小鱼,欢快的准备献给他娘。正要觉得后腚凉嗖嗖的时候,手里的鱼儿跳脱了掌握,低头一看,哦,女儿的手给他捏得快断了。


 这是他得女儿第一次理解到,原来父亲给自己取名“四大”是很有历史渊源得。二孬和四大,都是以量词开头,形容词结尾。相较而言,“大”比“孬”更上升了几个档次,不仅读音响亮,意义也无比优美。于是,女儿很是同情了一下父亲,长得象猪头不是错,叫猪头也不是错,可是长得象猪头而每个人都坚持叫你猪头,那就是一个非常悲哀得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8 2:30:03编辑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09-08-08 02:24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二孬子虽然出生得时候不会哭,可是后来声音洪亮无比,可传千里,很快被挑上选去学了豫剧。逢着赶集得日子,总能看见他在台上鲜活得唱念做打,男女兼顾演出着别人得悲欢离合生生死死。时年6岁,江湖传曰:六小龄童。

 二孬子得爹娘对次持截然不同得意见。他娘觉得,这孩儿学这些没用,瞎耽误功夫;他爹反而觉着,看我这孩儿,真本事,6岁都会唱戏,又有人管饭,还能让他爹去后台看戏,将来实在没饭吃,靠这个也能混个瓜儿枣儿的。他爹娘意见再怎么不统一,这也还是人民内部矛盾,对外一致宣称的是:俺们不管,这是孩子的造化。不赞成也不反对,深得外交部发言人得要领。

  二孬子戏唱得好,他的老师也顺理成章的因此喜欢他,整天逼着他练签名外加课外辅导,怕他将来出息了字儿写不好,问起来原来是师之惰,那就不好在村里混了。于是二孬成天写字算算术,家里的土墙实在画不下了,他爹便捉了许多乌龟来让他练手。发展到后来,池塘的乌龟终于销声匿迹了,二孬也小学毕业了。至今,二孬的毛笔字和画风流畅大气,尤其草体,看起来都跟甲骨文似的。

  当二孬子以9岁高龄还光着屁股四周围游走的时候,他后来的媳妇儿,在祖国西南边陲之地,在四处轰炸的隆隆炮声中,哭喊着为他到来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8 2:30:43编辑过]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09-08-08 02:2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二孬子的媳妇儿,从出生开始就和他全然不同。如火如荼的解放战争,漫天的轰炸和四处躲避的人群,他的媳妇儿就在这么不堪的热闹中诞生了。

  生下来的时候,哭声凄厉而清冽,仿佛知道因为改朝换代,她那个显赫了几世得家族终于衰落了。

二孬子家的血统,是纯的不能再纯的贫农。传到他这辈,终于有了起色。让我们来看看,基因怎么突变了。首先是二孬子的几个哥哥。本家的几个哥哥,因为老吃不饱怒了,于是趁夜黑风高的时候跟了共产党投奔自由。这一解放,世代农民的血液就散出了达官显贵的味道。

  二孬子托了村子里启蒙老师的福,学习大好,于是在高二那年提前考进大学,成了秀才。这下齐了,二孬子家的血统里,混入了当时时兴的各种元素,由最受压迫的贫农摇身一变成了社会新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8 2:31:38编辑过]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09-08-08 02:27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和二孬子家得扬眉吐气相反,他媳妇儿家昔日的种种权势,因着大环境的改变,一夜变成重重的枷锁,把整个家族压到了社会最底层。

  虽然败落了,二孬媳妇还是享受了及其奢华得童年。

  四进得大院子,胖胖得奶妈,保姆叫腊梅,粗使丫鬟夏菊,早餐桌上烤得焦焦得面包和黄油,院子里长了一百多年得梅花和枝繁叶茂得桂花,香香得味道浸润了她整个童年。

   二孬媳妇每次想起来都无限回味得说,这才叫生活。忘了介绍,二孬媳妇是长房长女,闺名墨馨。

  如果是拍电视剧,应该是这样得。
 


  这边厢墨馨让保姆伺候着优雅得吃着面包黄油,那边厢二孬茫然得跟着小脚奶奶沿街要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8 2:32:52编辑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09-08-08 02:2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就是这么两个截然不同得人,最后走到了一起。 二孬子总是深情得说,感谢党,感谢新中国。 墨馨总是惆怅得说,要不是党,要不是新中国。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09-08-08 02:5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基本上两个人都直接漠视了他们女儿的外婆,墨馨她娘的存在,除了吵架的时候。那时侯固定的台词是:要不是你(我)妈,我怎么会娶 (嫁)了你。从懂事起,二孬的女儿——差点被取名“四大”的二妞,就无师自通了一个人生真理

                                   “不做媒人三代好”。

  虽然,她的婚姻还是靠了媒人间接解决了,可只要不是自己当媒人,祸害的不是自己的后代,那总是没关系的。二妞到了自己要生小孩儿的时候才想到,要是这个说法有效,从外婆开始算,她正好是媒人的第三代。
 

  对此,她娘墨馨说,胡说。媒字儿怎么写,女 某,有甘露有树木,这样的女人子孙才旺呢。可当年墨馨和二孬吵架的时候还说过,我娘走霉运了才遇到你。
 

没错,遇到二孬的时候,墨馨她娘正是霉人,倒霉的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8 3:03:40编辑过]

头像
0操作8 #
头像
8 #
0
09-08-08 10:4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以下是引用misspku在2009-8-8 9:47:00的发言:
这个难道是LZ原创的吗?
我去百度了一下,竟然出来的第一条就是北美华人网的这个帖子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00%原创,如假包换[em55]
头像
0操作9 #
头像
9 #
0
09-08-09 03:04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墨馨她娘,3个女儿,一个儿子的娘,那会儿正如火如荼的下放在农村,进行着由黑到白的改造。二孬也是,正在他单位所属的农场,由食堂炊事员李秀莲同志看管,进行深刻到要触及灵魂的反省。

 墨馨她娘就不说了,复杂的家庭出身,争强好胜的行事作风,动乱来了,不借机拿出来整治一下,简直就是暴殄天物,资源浪费。于是负着各种同情奚落幸灾乐祸的目光,她娘带着最小的儿子,提着两个小包,一杆子扎到了最穷的农村。
 

  血统优良根红苗正的二孬怎么也划归了黑五类呢?让我们从头讲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9 3:46:31编辑过]

头像
0操作10 #
头像
10 #
0
09-08-09 03:04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生命在于运动,用这句话来总结二孬的前小半辈子,再贴切不过。不止是他爱运动,运动也很爱他。

  二孬的青葱岁月,刻录下来的都是他那个年代人都有的轨迹。跟着奶奶要饭被狗咬伤的童年,饿的发昏读书的少年,进了大学等着分工作的青年。作为得意门生,二孬子被班主任告知,毕业即留校,留在离家只几个钟头车的西安。大局一定,他欢天喜地的跟着同学看电影去了。
 

  那部电影,改变了二孬跑道的电影,叫五朵金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9 3:47:20编辑过]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 #
头像
11 #
0
09-08-09 03:4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金花的美丽,云南的神秘,轻松洗掉了二孬的理智。当支援大西南的运动开始的时候,二孬递上了自己的申请。他的原意,只想做个姿态,保持他一贯上进的风格。然而事实证明,侥幸就像彩票,赌的人多,中的人少。

 老师的扼腕,二孬的愕然,都没有挡住开往云南的火车。二孬第一次为自己做抉择,惨败。

  在火车上,来接他们的老郭给这群头脑简单,目的单纯的热血青年们描画了一副蓝图。那里,有金花一样美丽的女孩子,那里有热情的红土高原,那里有可以抛头颅撒热血的天空,那里,有不会辜负你期望的惊喜。

  二孬把这些话记在心里,狠狠的想像着西南边陲的奇异景象。大象是当街走的,孔雀是天上飞的,香蕉是长在路边随手摘的,阿妹是唱歌不讲话的。

  很多年以后,当购物频道刚刚兴起的时候,二孬很不屑的评论说,这招,早有人用过了。二孬的女儿更不屑的说,对,还总是有人要上当。你们当年,说的好听就是支援大西南开发,实质就是卖猪崽到南洋打工,进步的只是多了2位代言人,不,是6位,5个金花,一个阿诗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9 4:01:21编辑过]

头像
0操作12 #
头像
12 #
0
09-08-13 22:35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真的非常谢谢大家喜欢我得故事[em59]

我会努力更新,坚持不烂尾
[em58]
头像
0操作13 #
头像
13 #
0
09-08-13 22:3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真相往往需要很大的勇气来面对。二孬真的站在金花的土地上,感到了很真切的茫然和失落。没有漫天飞舞的蝴蝶,也没有来来往往的大象。唯一比较符合的片断是女孩子。她们和金花一样。。。。黝黑矮小。可是那时,小麦色还不流行;那时,野蛮女友还没发明。

  和二孬一起的还有他的很多同学,都是受了感召,穿了大半个中国,来到这历史中的蛮荒之地。虽然偏僻,昆明这个小小地方却还不至于让他们的满腔热血瞬时消失殆尽。这里的天空很蓝,这里的气候很好,这里的东西很奇特,这里的人很热情。很快,二孬变兴致勃勃的写信报告他爹娘,儿一切安好,吃得饱穿得暖,这里风光明媚,四季宜人。只是挂念娘做得布袜,多多做些来才好。

  于是工作了许久,二孬定期还是收到家里寄来手工缝制得布袜棉衫,穿上身,仿佛娘得手,粗粗得温暖得护着他。
 
头像
0操作14 #
头像
14 #
0
09-08-13 23:29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可再怎么护,二孬还是离家千万里的孤身男青年。好在那个年代,单位是什么都管的,组织是可以相信的,姑娘都是单纯的。工会主席张智善跑断了腿,终于为这群远道而来极需要拓展人际关系的大学生们安排了和纺织厂姑娘的联谊舞会。

 二孬同志无一例外的错过了。像是受了诅咒一样,每逢舞会开始之前,他总会碰上些不大不小的事儿。感冒,拉肚子,跌伤了,吃撑了,出差了。。。二孬后来常常对女儿讲,我这是一心一意等你娘呢。墨馨牵牵嘴角,拿眼角扫扫二孬说,你那是专心等我娘呢。

  不管等的是谁的娘,二孬总之是错过了一次次的相亲大会。对此,他只有在星期天来了找不到同屋跟他出去逛的时候感叹一下,谈乱(恋)爱的男女咋就见不够阿?(请自动忽略二孬不标准带河南口音的普通话,他到现在也没咬准过这个恋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3 23:31:20编辑过]

头像
0操作15 #
头像
15 #
0
09-08-14 01:0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精力过于旺盛了,就得找个出口平衡一下。二孬得解决之道是,吃,工作。只是以前总是呼朋引伴,现在是孤家寡人,吃的没那么香甜,只好随便吃20根油条,3碗豆浆凑合一顿。好在食堂和门口饭馆对他无底洞的实力都有所了解,终于没有人像看猩猩一样围观他吃饭了。

  出差自然也是他的家常便饭。没办法,别人都要见女朋友嘛。于是二孬成天的往大森林和人烟稀少的小镇跑,泡得蓬头垢面野人一样。张智善看了直摇头,立马就杠上了二孬的领导——王老丹。老丹是部队转业的,岂有不明白用兵的道理?像二孬这样头脑简单,随喊随到,舍他还有谁?打死不肯让他暂时转内业。张智善虽然胖,可不是粗人。脑筋一转,他很快就让老丹意识到一个问题,留人要留根。除非在这儿扎下根,否则他迟早都会想办法调离这里的。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6 #
头像
16 #
0
09-08-14 01:2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于是老丹转变了态度,开始积极配合张智善解决这个老大难的个人问题,不,是小大难。别忘了,二孬是提前参加高考,提早参加工作的,只是个人情感发育显然稍稍滞后,尚未意识到周围的人都已成家这个惨淡的现实。

  所谓的内业,也要出差,只是去周围的县城看看就行,顺便帮院里的老职工看望他们下乡的子女,捎带点儿东西啥的。就这个,也是体力活儿。扛着好几十斤的吃穿用物,挤上载满挤鸡鸭鱼鹅人的班车,颠十几个钟头的山路,绝对不是什么好差事。

  二孬亲切看望了受教育中的知识青年,关心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需求,更安慰鼓励他们积极进行学习改造。除了给他们带来盼望已久的补给物资,二孬走的时候还要负责带回成堆的脏衣服床单被套。

头像
0操作17 #
头像
17 #
0
09-08-14 01:4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这样的内业,比钻一个月的大林子还让人郁闷,特别是对嘴笨的二孬来说。作为一个勤奋读书刻苦努力上进的青年,他最看不上,或者说看不下去的就是虚度青春,尽管那是别人的青春。
 
  每次回来转交脏衣服的时候,他除了转达知识青年对父母的殷切要求(不外乎糖果啥的),也汇报一下当地的最新情况。末了,总加上一句:啥正事儿都不干,整天就知道游手好闲咧,浪费时间阿。对王老丹呢,还要多加一句:都不知道让他们下去学啥了,尽打架咧。

  话多了,总有惹祸的时候。墨馨常常批评二孬,别看你话不多,说一句是一句,全都捅了篓子。运动来得时候,二孬成为最早被下放的那一批,罪名是:破坏毛主席伟大的上山下乡运动。

 于是,二孬卷着铺盖,灰溜溜的跟着炊事员李秀莲下到了偏僻的小山村,开始了生命的新篇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15 23:50:33编辑过]

头像
0操作18 #
头像
18 #
0
09-08-14 02:34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那个改变二孬生命,不,应该是改变墨馨生命的地方,叫黑林铺。下了车还要步行几个钟头的小村子,对外面发生的事一概不知,也不需要知。只是村长交待了,对这些犯错误的人,要严厉。具体啥错误,村民们通通不知。当然我们现在知道,那个年代什么都颠倒了,被下放的都是好人,比如二孬,比如墨馨她娘。

  二孬和墨馨她娘各自驻扎在村子的两头,劳动的菜地却是在一起的,都是离水源太远,村民们不愿要得瘦田。

  每天早上起床,二孬吃完送来的早饭(三餐都由秀莲同志负责做)就下田劳动。当然是二孬劳动,秀莲同志在旁边看管。期间,秀莲要回家做家务顺便看望自己的小孩儿(秀莲娘家在这里),就由二孬自己分配休息劳动时间。等中饭做好了,秀莲再翩然而至传膳。饭饱神虚,大家都要午睡。不用人催,二孬总是很自觉得按时下田再劳动至天黑。农活儿倒难不倒他,人家是天生的农民血统嘛。
 
头像
0操作19 #
头像
19 #
0
09-08-14 02:35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真正让他度日如年的是寂寞。村民们吓唬小孩子的时候这么说,再哭,再哭给你送到二孬那儿去。二孬活了这小半辈子,第一次知道自己是这么的神憎鬼厌,就差没拿他的画像贴门上驱邪了。他没做什么坏事儿,可村里的人对劳改犯的歧视比城里人歧视乡下人还厉害,不,比上海人瞧不起外地人还厉害。

  为了打发时间,二孬主动提出要教秀莲的小孩儿杨勇识字儿。可他是这么说的,秀莲,我教你儿子认字好么?别让他跟你一样闹笑话。
 
头像
0操作20 #
头像
20 #
0
09-08-14 02:3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秀莲听了前半句,还算欢喜。等后半句出来,立刻怒了。二孬最擅长的本事就是哪壶不开题哪壶。话说秀莲还在单位食堂那会儿,除了炒菜,偶尔也客串写菜名的工作。一日二孬去打饭,见众人都围在食堂门口欢天喜地的等着,以为有啥好菜,连忙挤过去察看。

  不大的黑板上,歪歪斜斜的写着“今日菜单”。再下来,列出如下菜色:

炒 男 瓜
红火 考 切 子 
青 交 羊 于  
白 反 
拉 子 火 少 肉 

  窗口拉开,始作俑者李秀莲像尊雕像一样立在黑板下面等着收饭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21 1:17:57编辑过]

发帖回复
查看:91720|回复:394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