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梁启超的母亲去世了,他妈妈的配房丫头也就是他爸的小老婆做主答应了这门婚事,娶了庶出的女儿,他妈妈生前是不同意的。反观这个小老婆自己孩子,儿子女儿都是联姻嫡出。
只想躺平 发表于 2023-07-03 12:25
但凡读过两页《梁启超家书》也放不出你这黑肚肠里瞎编出来的屁来。
是梁启超的母亲去世了,他妈妈的配房丫头也就是他爸的小老婆做主答应了这门婚事,娶了庶出的女儿,他妈妈生前是不同意的。反观这个小老婆自己孩子,儿子女儿都是联姻嫡出。
只想躺平 发表于 2023-07-03 12:25
但凡读过两页《梁启超家书》也放不出你这黑肚肠里瞎编出来的屁来。
哇,竟然是这样啊。这丫鬟当续弦,明目张胆欺负早亡小姐所出的嫡长子啊。果真宅斗剧都是源于生活。梁思成自己也喜欢林徽因吧。继母干嘛棒打鸳鸯。
这样说来什么林徽因把公公遗产全给小老婆家了,也不能信。他公公活着时候财产大权大概都是小老婆拿着的。
miaka 发表于 2023-07-03 12:35
再给你科个普:楼上那个只想躺平大妈放的“梁启超正妻反对梁思成林徽因婚事”的故事,也是林洙写出来的:
下面转自豆瓣 豆芽的专栏:
“梁启超的家务事(3):抑李扬王,顺带黑一下林徽因,林洙的手段
一
……
二
……
三
……
……
五
除了明显的抑李扬王,除了趁机为自己贴金一把,林洙仍不满足,还要顺手黑一下李蕙仙和林徽因。
如今几乎所有的林徽因传记中,都会提到梁思成妈妈,李蕙仙,不喜欢林徽因,甚至是激烈反对儿子和林徽因的婚事,只是后来梁思成出国留学,不久李蕙仙病逝,这个反对也就不了了之,与大局无碍。
这个所为的“激烈反对”,也是出自林洙。
如今关于梁启超家的一些生活琐事,最初的来源就3个:梁启超年谱,关于李蕙仙的很多细节大都来源于此,几乎都是梁启超本人写下的;梁启超的子女情况,梁的外孙女所写,思庄的女儿;林洙的回忆录中有一章关于梁家的人和事。
《梁启超年谱长编》是最正统权威的,但主要立足梁启超的正经事,很多文言文,普及面不广;
梁家后人的书提供了很多梁家生活细节,但因为作者本人没有接触过李蕙仙(作者出生时外婆李蕙仙已经去世10多年了),细节很少,远不及梁启超自己回忆夫人写得详尽感人。这本书里完全没说李蕙仙激烈反对林徽因。
林洙回忆录中涉及梁启超家的人事其实不多,但后来书名改为《梁思成林徽因和我》,成了畅销书,因此普及面最广,影响最大。于是,到了现在,完全成了定论:准婆婆不喜欢林徽因,激烈反对。
具体反对缘由,林洙说:
既然李蕙仙是激烈反对,既然梁启超很尊重妻子,那么,梁启超那么多文字中,总会留下点痕迹的吧?于是我去找了,然后找到以下:
1)1923年1月7日,梁启超信中说思成与徽因已有成言,朋友间也都知道,当时的问题是让2人先订婚再留学几年后结婚,还是彼此学成后再订婚再马上结婚,梁启超倾向后者,朋友们和林家的意思倾向前者,于是梁启超写信问长女的意见——这里,完全没看到梁母李蕙仙有反对的意思。
2)1923年5月7日梁思成和弟弟车祸,思成较严重,需住院2个多月,车祸发生当天,林徽因和林家全家,跟梁家人一起,饿着守了大半天——可见当时2家人的关系,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关系,已经是双方共识了。梁启超有一句很有生活气息的话:还把一个徽因也急死了……
3)1923年5月17日,梁启超信中说,前日入城看思成,已大好了,梁母李蕙仙尚在城(事发后梁母从天津家中赶到北京),“每日往看彼2次,徽因亦日日往,俨然姑媳相依矣”——梁母每天倒医院看儿子2次,林徽因也天天去,“姑媳相依”什么意思?是梁母和林徽因相处和谐还是后来传说的梁母激烈反对?这几个字没什么歧义吧
4)1923年6月13日,梁启超给思顺信,说:“吾书乃皆徽因代笔书……吾心境极佳,身体亦益健,读书至乐,渐暑,蚊虻多,西山将不可居,日内返津矣”——几个信息:林徽因到梁家代梁启超写信,梁启超心情非常愉快,可见林徽因与梁家往来密切而且相处和谐,如果梁母激烈反对,那么尊重妻子意见的梁启超怎么可能“心境极佳”?
跟李蕙仙不相干的梁家族人的婚配,梁启超都要去询问妻子的意见看法,到了梁思成,亲生儿子,又是事实上的长子,梁启超怎么可能置妻子的意见不顾?
5)1923年7月26日,梁母从北京回到天津,说了梁思成的情况,梁启超打算让儿子晚一年出国,徐志摩也如此说,徐志摩的前大舅子,张幼仪的哥哥张君劢,也这么认为——徐志摩,张君劢与梁启超的关系,非常亲近,很多梁家事务,他们都参与其中。按照某些小人心理,徐志摩对林徽因虎视眈眈的,不是应该最好梁思成早点出国吗?他们的关系,远非如今人们想的那么不堪,也远比人们想的清白。
6)1923年8月6日,梁启超给长女信,说:“思成徽因来信寄你一看,便可知他们现时情状,也可以见那位不害羞的女孩儿如何可爱。”——梁启超对林徽因的喜欢,一直都毫不掩饰,这种口吻这种文字,如果背后有梁夫人的激烈反对,会这么轻松俏皮吗?
7)1923年9月10日,梁启超给女儿一封很简短的信:“思永思忠他们上学去了。思成给他们的信放在我桌上,寄给你一看,看你那顽皮的弟弟和将来的顽皮弟妇。”——梁思成和林徽因联名写信给梁思成的弟弟们,显然彼此关系密切和谐。还没举行订婚仪式,但梁启超心中,梁林已经是一对了。梁启超对林徽因很满意,完全一个欣慰的长辈形象。
8)1923年9月15日,梁启超写信给长女:你妈妈(李蕙仙)从马尼拉带来的车卖掉了,贴了2400元换了辆新车,明天我和你妈妈(李蕙仙)就坐这辆车去北京,中午带思成徽因去吃饭。我后日就到清华,大约2,3周不回天津也。——公公婆婆和儿子准儿媳吃饭,很和谐的场面啊,哪来的激烈反对?如果真激烈反对,这种完全可以避免的见面何必要安排?
9)1923年10月6日,梁启超给长女一封短信,最后说,我又要带你小弟弟小妹妹们去顽了,明晨就出发,现在思成,徽因,庄庄(思成同母妹妹梁思庄)都在清华,看着我写这封信呢——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关系,林徽因跟梁家人的关系,早在梁林去美国留学前,就已经很亲近随意了,远比人们以为的要密切和谐,愉快自然。
10)1923年11月5日,梁启超给长女长信,说:对于你们的婚姻,我得意得了不得,觉得自己的方法很好,由我留心观察一个人,给你们介绍,最后的决定在你们自己,我想这真是理想的婚姻制度,好孩子,你看希哲如何,老夫眼力不错吧……徽因是我第二回的成功……你们2个大的我所尽力总算成功,但也是各人缘法侥幸碰着——梁启超对林徽因的喜爱,毫不掩饰,非常得意给心爱的儿子介绍了这么一位好姑娘。
-----------------------------------------------信件摘引结束-------------------------------------------
林洙说李蕙仙不喜欢林徽因,因为她讨厌“现代女性”——林洙肯定不知道李蕙仙早在1898年,就提倡西学,倡导妇女平权了,自己还办报写稿。李蕙仙自己虽然小脚,但对现代的很多事物,她都接受得很快而且乐于尝试,比如骑自行车,吃西餐,甚至学英语。辛亥GM后,李蕙仙都40多岁了,还学英语……这样开明能接受新事物的人,讨厌“现代女性”?林洙还能再睁眼说瞎话点吗?
林洙说梁母激烈反对林徽因,是因为思成车祸后林到医院照顾毫不避嫌,且不说对于在日本生活十多年,还出国治病手术切除乳腺的梁启超夫人来说,这么保守的行为是否真实,就看梁启超的家信好了,梁启超对长女思顺非常信任,家中所有事情都与之商量沟通,如果李蕙仙真的那么激烈反对过,家书中怎么丝毫没有痕迹?反而林徽因与梁家众人相处得非常和谐融洽,留下记录多多。
1923年梁思成车祸前后,梁家信件中完全不见梁母反对的记录,梁家后人写的书中也完全没说梁母反对林徽因,林洙从哪里得知李蕙仙激烈反对林徽因的?是再一次的胡说八道,虚构情节么?梁启超对林徽因的喜爱欣赏,溢于言表,已成定论,林洙没办法做手脚,于是就拉着梁思成妈妈作伐吗?准婆婆激烈反对林徽因,就算最后梁林还是结婚了,也算林徽因的一个小黑料,后来很多人就是以此来说林徽因得不到婆婆喜欢,还说梁思成不孝……
林洙回忆录中这种类似的铺垫非常多,一眼看着似乎无伤大雅,小细节的问题,但如果放到一起看,林洙的心性动机,手段行为,非常恶劣……”
豆瓣豆芽的专栏有关梁启超/梁思成的考据文章很多,都写的很有意思且满满实锤。
梁启超的家务事(1):夫人& 小妾
https://www.douban.com/note/608277124/
梁启超的家务事(2):肾脏 & 病情,林洙造谣
https://www.douban.com/note/609097240/
梁启超的家务事(3):抑李扬王,顺带黑一下林徽因,林洙的手段
https://www.douban.com/note/609684824/
梁启超的妾是梁思成生母带过去的陪嫁丫鬟,对梁思成跟亲生的一样,比亲生的还好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07-03 12:57
你挺的那个只想躺平大妈放的那股气我楼上回复她了,你也可以跟着一起把楼上链接史实学习学习
什么时候成我挺她了?我只发我查到的料
我查到的也跟她说法不一样,梁启超的妾,对待梁思成非常好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07-03 14:23
没差别,你提的这件事在208楼我转的那个链接里扒过了,也是林洙编的(我转的是后半段,你说的这事原作者在链接的前半段有讲:林洙在“回忆录”里瞎编故事踩正妻大妇李蕙仙、捧小妾王来喜,好抬举她自己的地位——林洙说白了跟王小妾有很多相通之处)。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关注的尽是林徽因是嫡是庶,林徽因是林家的长女长孙女,林父把林养到八岁大才纳二房妾程氏,之后给林生的弟弟妹妹才是庶子庶女,前头十年林是林父唯一的女儿,林父没有比林更嫡的嫡女了。
那个在199楼造谣黑人的想要躺平大妈造谣被揭穿了还在这儿蹿来跳去呢,脸皮可真够厚的,跟编故事黑人的婢妾林洙一个槽性。
回复 251楼天干勿早的帖子
但梁再冰并没有像林洙那样胡编乱造编谣言踩正妻捧小妾,你认真读了上面给你的链接就懂了。
嫡出的话,林妈妈就是林家主母,在那个年代不可能到女婿家养老,除非家族没人了。不用争这些封建等级的东西了,林的爸爸老公都不在意,同时代的人也从没拿这些说过事。林美人的粉丝呢,也不要动不动就是别人嫉妒她,她有才就讨论讨论她的作品。
.Cheers. 发表于 2023-07-03 21:37
林家除了嫡长女林徽因,其它长成的子女都是二房小妾程氏所生,人家有自己的妈,林母去他们那里才是寄人篱下。
而林父这一支,林父是长子也是独子(林觉民烈士是林徽因堂叔),林徽因有四个姑姑,都出嫁了。
其实多年后,梁思成在临去世前,曾经特意安排林母去武汉林徽因还在世的异母弟弟那里继续度晚年来着(林徽因四个异母弟弟,三弟林恒抗日战死,二弟林桓出国留学,还有两个留在国内),当时林母已经九十多岁了,就这样梁思成还是想安排老太太长途跋涉也要离开林洙,他对他这个二老婆其实还是很了解的。
不过最后还是没有走成,然后梁去世后半年,在林洙“照料”下的林母去世了。
我知道的没你多,按你自己对王来喜的逻辑,你能拿出林长民或林家把林妈妈扶正的证据吗?
.Cheers. 发表于 2023-07-03 22:07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了,关注的尽是林徽因是嫡是庶,林徽因是林家的长女长孙女,林父把林养到八岁大才纳二房小妾程氏,之后给林生的弟弟妹妹才是庶子庶女,前头十年林是林父唯一的女儿,林父没有比林更嫡的嫡女了!
王来喜的事主要是前面那个想要躺平大妈拿王来造谣黑人,结果引出林洙在“回忆录”里瞎编故事,踩正妻捧小妾,好抬举她自己的地位——林洙说白了跟王有很多相通之处——你看了前面208楼转的链接就明白了。
是吹是黑,好歹看看主角的一手资料。这是林美人自己写的信。观众可以自己去查查写给谁的。
如果是男人给别人写这种信,做老婆的一定非常超级欣慰~~~~~~
顺便说句,请不要把“男人们都围着某个女人转”作为这个女人很优秀全世界都嫉妒的佐证好吗,这又不是民国青楼选头牌。
钱钟书可不是只有围城,讲钱钟书口口声声围城的就没法说话了。
冰心也不是只有小桔灯,杨绛差一点,但人家实打实的唐吉珂德。
徐志摩虽然现在看着水货,但讲现代诗史也绕不开他。
吴文藻当年回国是清华北大抢的。
其他的人就不说啦,省得又说我是黑。
shuijiawangshi 发表于 2023-07-03 23:50
钱钟书在大众中确实是靠着围城出名,你不想提围城一提就没法说话那你就没法吧。杨绛“实打实”的唐吉“珂”德呵呵…你可以查一下董燕生,自己作作功课。而且水平不论,钱杨这两口子主要为人也不咋地。
吴文藻比梁家确实差着档次,梁启超在当年京城文化圈里可以说是泰斗的地位,长公子梁思成上清华时是乐团队长校刊编辑还在校队踢足球。冰心以女大学生诗人形象出道一炮而红后,托自己的表兄和梁家拉关系向梁启超求字,梁启超拖着最后才给她写了一幅对联,冰心装裱起来解放后也一直在家里挂着。当年的京城新晋文学女青年谢婉莹对梁家长媳的位置有没有那么一点想法,那谁也说不清。
当然后来梁家真命天女就位,冰心酸文出笼,被京圈文化人不待见,转投政路抱宋美龄大腿,这些都是后话了。
爱慕林美人的,好歹把人家书信集好好读读~来个编年史。
先把人家跟唯一一个女朋友费慰梅的信读读,我年少无知的时候仰慕林美人,跑去念了几封,夹英夹中太尴尬,实在读不下去。不过爱慕林美人的不都是文青嘛,没问题。
成天讨论人家妈是不是正的有啥意思。你就算正得不能再正,最后也还是女儿女婿都死了,跟林洙住到送终。。。
哦就是楼上几位口口声声大骂的什么二婚老婆鸠占鹊巢啥的,这回子又没人说原配正室, 门第高贵,子女孝顺,贴身养老了。。。。。
shuijiawangshi 发表于 2023-07-03 23:59
梁思成虽然在林徽因去世七年后娶了后妻,但他对林徽因的母亲是真心不错,一直尽孝到最后(而林洙的妈就一直没进梁家住过),也是爱屋及乌吧,不过最后还是先去世,让岳母在林洙“照料”下半年就去世了。
我也不关心嫡出还是庶出。不过这个算是证实林庶出了。
其实庶出不庶出,不影响到对她个人成就和人品的评价,大家为啥这么在意和争论不休。
bighead12345 发表于 2023-07-04 00:40
林长民没说过这句话,这个cheers在造谣
费慰梅是林徽因好友,总不会造谣了吧
她写了一本书,书名 Liang and Lin
里面一段话,我手打给你
A marriage is arranged for him, but when his wife bore no children he took a concubine to provide him with the necessary sons and heir
就在第二章,favorite daughter 的第一页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07-04 01:19
你哪只眼看到cheers编造的“林长民说“七岁的庶女就会作诗””这句话了?
回复 楼上拉黑了别人的 shuijiawangshi :
林徽因的成就主要在建筑界。
林徽因对中国建筑界的贡献主要有三点:和梁思成一起整理中国古建资料,开创中国建筑历史理论,还有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个:协助梁一起建立了清华建筑系,成为建筑老八校之首,为国家培育了大量建筑业中坚人材。
梁林是难得的志同道合的伴侣,他们两口子很多事都是一起干的,梁比较细致,林比较有灵感,梁很多文章的”眼”是林点上去的(梁自己说的),林死以后梁的文章水平就不如以前了(梁学生说的);清华建筑系建系时梁在美国讲学一年,是林带着年青教师把系建起来的。
梁专业选建筑,是跟着林选的,因为林要学建筑,当时宾大艺术学院建筑系不招女生,林不得已上了美术系,选修了所有建筑主课,大学后两年做了建筑系的教学助理。可以说没有林徽因的话,可能就没有建筑大师梁思成,也许是文学家梁思成之类的了。
林徽因的成就,不是谢婉莹钱钟书杨绛这号人能相比的。她更属于吴健雄何泽慧那个范畴。
“儒有小人君子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务使泽及当时,名留后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同一本书liang and lin: partners in exploring china's architectural past
史景迁写序,里面也有一段林徽因的出身
Lin Whei-yin's father was a talented political dreamer, a seeker of the new, who took two concubines to give him the children his principal wife could not. Lin Whei-yin, the elder concubine's only surviving child...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07-04 01:28
你还在这儿嫡庶嫡庶吶,我前面解释过了,再给你发一遍吧。
“一个二十一世纪的人了,关注的尽是林徽因是嫡是庶,林徽因是林家的长女长孙女,林父把林养到八岁大才纳二房小妾程氏,之后给林生的弟弟妹妹才是庶子庶女,前头十年林是林父唯一的女儿,林父没有比林更嫡的嫡女了!”
嫡庶是看母亲的,林徽因母亲是妾,她就是庶出长女,不是因为她第一个出生就自动归为嫡女,没有更嫡的也不代表她就是嫡女,这没什么好争的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07-04 01:39
掰扯嫡庶的意义,其实掰扯的是这个小孩当时在家族里的地位、家长的重视程度、未来公婆对你的尊重与态度,这些。
姑且不说小妾程氏一直被称为“二娘”(因为她是二房,上面的是大房),林徽因在林家子女中的地位、受重视程度和家族培养力度,说自己是第二的话没人敢说第一。林徽因是林家绝绝对对真正意义上的嫡长女!
回复 楼上造谣黑人被事实揭穿的 只想躺平:
你就算了,你在前面199楼造谣黑人,208楼里揭穿你的史实链接你学习了么
认真说话经常被说是杠精,难啊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07-04 07:38
你还没完了。
大家掰扯嫡庶,其实掰扯的是这个小孩当时在家族里的地位、家长的重视程度、未来公婆对你的尊重与态度,然后用这个来攻击贬低林,前面那个在199楼造谣黑人 被208楼的事实揭穿的网友,走的也是这个路子。
姑且不说小妾程氏一直被称为“二娘”(因为她是二房,上面的是大房),林徽因在林家子女中的地位、受重视程度和家族培养力度,说自己是第二的话没人敢说第一。林徽因是林家绝绝对对真正意义上的嫡长女!
你说的没错,嫡庶是会影响孩子的待遇。林徽因小时候的境遇并不好,她很少回忆小时候,而冰心就有很多童年回忆的文章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07-04 07:44
家风不同。
林长民的家风很开明,只是林徽因是天才少女,她对自己的境遇是很敏感的
如果你们真喜欢林徽因,就应该接受事实,广泛阅读,去研究她当年的所思所想,而不是抱着豆瓣文章去神话一个人,这并不是尊重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07-04 07:50
有的家庭宠娃,有的家庭是虎妈,越重视越推。
还是那句话:林徽因在林家子女中的地位、受重视程度和家族培养力度,说自己是第二的话没人敢说第一。林徽因是林家绝绝对对真正意义上的嫡长女!
林徽因是长女,但地位不可能是第一,她父亲还有许多儿子,那个年代再重视女儿,都不可能超越儿子
天干勿早 发表于 2023-07-04 07:55
但事实就是林父最看重林,出国也带着,对林有很高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