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你这一点,人口中聪明的比例随时代上下浮动不大(也许以后可以挑精子卵子)。
产业结构和教育结构常常会不匹配。
比如社会产业职位里2/3是不需要很多动脑筋的职位,但是培养了1/2的大学生。这1/2大学生期望值不是去这些不需要很多动脑筋的职位,这就带来了求职者和就业市场的矛盾。如果一开始就不给一部分学生的高等教育,那么他们可能更心甘情愿去做这些职位。
但同时,不需要很多动脑筋的职位,其实也需要人受到全方面教育。比如保姆吧,她的卫生观念其实需要教育来提高。初中学历、高中学历的保姆其实并不能做得好。还有一些工人,没有基本的安全意识,因为他的教育背景就这样。
我觉得拉长教育还是有利的。但是可以换个名字,而不是叫高等教育。
比如高中后的职业教育,2-3年,这样降低这些毕业生的期望值,也降低教育成本,但是还是提高全方面素质教育。
同时增加网课certification教育。
另外,不同职位的收入仍然受市场调节,但是政府可以拉大税收和福利调控,使得不需要很多动脑筋的职位,但是同样工作了40小时的,有着国家制定的最低收入和福利。
还有,打击996。这样可以增加更多的就业岗。如果周围大家的收入因为不加班都低下来,那其实很多物价,比如房价也会低下来。综合起来,大家的幸福感会强一些。全市场调节是不可能好的。有时候需要国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