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171楼Confuse的帖子
个人以为以利户处在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位置:
* 他比以利法三人更有属灵的洞见,主要体现在楼主所列举的#1和#2上:
- 约伯非为罪受苦,不像三位朋友妄下断言,论断弟兄;
- 约伯应激而越发强调自义,且表达出很多悲观、绝望、自怨自艾的论调,这就偏离了义;
- 引入了“锤炼”这一积极的视角,去理解试炼的原因和目的;
- 另外,他也强调了祷告而带来的拯救与恢复(不过以利法也在他第三轮论辩结尾处也劝诫勉励约伯与神和好,神会重新眷顾)
* 以利户仍然未能脱离以利法三人的窠臼,开始还能客观平静而深刻,结果越说言辞越激烈,以至于不自觉又步入“苛责约伯,自认有理,论断人、而不体恤造就人”的后尘了。
就如楼主所列举的#3和#4,以利户的论断比以利法三人更上层楼,尤其是第四段发言(36-37章,颂赞了主的全能和超远测度,并呼吁约伯顺从忍耐而重得恩惠)尤为精彩,以至于承接了后面主的答复。
不过这两点以利法三人甚至约伯也都或多或少提到过,以利户也多是陈词复谈(尤其其二、三段发言),并无太多新意。
而且以利户可能比较自负(33:33, 36:4),也和三友一样缺乏同理心和爱心(34:36),对约伯的苛责也有夸张、臆测乃至曲解的地方(33:9, 34:5,8,9)。
总之,他的道理更深刻,更属灵,但也没有很造就身处苦难中的约伯,对读者可能启发很大,但对当事人约伯,并不很公允,也没太大裨益。
他比三友人高明些,更说到了点子上,但他本身也没太脱离三友人的窠臼,不值得过多褒扬。
我会认位他处在高于三友人、与约伯同一个层级上。但如果假设约伯有朋友能有像保罗,或使徒约翰那样的性情与知识,那他们的水平和层级则远在以利户之上。
文中没有提到主对以利户的评述,有可能是因为约伯记本身(被疑)为以利户记录编写(以利户文中多次用"我"),他觉得主对他论断的答复并不会特别增添启示与教谕;还有可能是
其论述处在约伯及三友和主的答复的中间阶梯的位置,所以主不置可否。以利户论断结尾处着力在对神的颂赞和给予约伯希望与勉励,令约伯多少觉得有些道理,可以接受,也为后来主的亲自答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功效。
如果我们硬要给这次辩论各位按其高下排序,我会这么排:
主 >>>>>>> _INFINITELY_ ... >>>>>>> 以利户 > 约伯 >> 以利法 (宗教、权威之经验) > 比勒达 (传统、政治之智慧) >>> 琐法 (绝对是非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