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豆瓣评分也有意思,据说大年初一9点上映,不到一个小时豆瓣就有4万打一星的,就是说电影没放完就有这么多打一分星的,这种评分有什么价值呢?豆瓣评分现在可以当作笑话看了。难怪导演后来接受采访时说,有大量没看无名的人在打分和讨论,因为春节档电影中无名的网络讨论量一骑绝尘,是另外两个头部电影无法相比并论的,这和无名电影的票房不相匹配。官微当日就说了无惧黑水。果然,现在无名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可喜可贺。
![UUL](https://avatars.huaren.us/120x120/avatars/upload/000/42/51/38_avatar_medium.jpg)
这豆瓣评分也有意思,据说大年初一9点上映,不到一个小时豆瓣就有4万打一星的,就是说电影没放完就有这么多打一分星的,这种评分有什么价值呢?豆瓣评分现在可以当作笑话看了。难怪导演后来接受采访时说,有大量没看无名的人在打分和讨论,因为春节档电影中无名的网络讨论量一骑绝尘,是另外两个头部电影无法相比并论的,这和无名电影的票房不相匹配。官微当日就说了无惧黑水。果然,现在无名票房和口碑双丰收,可喜可贺。
我激动的是 ——-
罗曼蒂克虽然牛x但是太难懂了吧!对一般的非专业观众不友好,需要极高的艺术鉴赏和四维空间想象力和重建能力。
但无名,没这个问题!主线不需要费力都能懂!只是一些细节,越是深究,越是有嚼头。
你以为这是个平面故事,看到第二遍是个三维故事,第三遍是个四维故事,反正大概就是那个意思!你们懂我吗???
auroraya 发表于 2023-02-22 13:08
无名真很容易懂,但又有很多历史知识点和相关故事可以展开。我家ABC孩子在我做了些当时时局中几方背景介绍后也都说很容易看懂。
mm不要讲豆瓣了!啊啊啊啊啊快点来分析电影!
啊啊啊啊啊啊啊
豆瓣怎么可能配得上这个电影???
它没资格你明白吗?
啊哈哈哈哈
auroraya 发表于 2023-02-22 13:13
好的,我想待会先搬点电影的时间线。
王一博粉?
hioc 发表于 2023-02-22 13:31
影视楼就聊电影相关的内容吧,不要把粉圈一套又弄来搅动。
我!也!是!
很多人说也许那段没必要,
但在我看来,非常,非常,非常有必要!
叶生太苦了,
在那一刻,面对曾经的朋友,面对一个将死之人,
他终于说出口,情感得到暂时的安置和宣泄;
然而那一刻又是那么的悲剧化,
那一刻他失去了知晓他过去的一切,
只能独自一人在这条漆黑沉重的路上,
靠着那三个字撑起来的信念感,
继续走下去。
auroraya 发表于 2023-02-22 13:22
我家ABC娃也觉得最后那彩蛋最爽!
回复 28楼浮云散的帖子适合几岁的ABC?
bearch 发表于 2023-02-22 15:24
初中以上应该都可以吧。介绍下当时时局中汪伪、日军、国民党、中共几方背景及几个重要时间点和各国立场即可,很好学习那段历史的机会。ABC在美国教育里这一块基本都是盲区。
mm搬点时间线来讨论一下吧。
说说我自己的浅见: 无名时间线不是完全二维线性,是个parellel universes, 相互交错。不同人物其实有自己的时间线,但他们的交汇点是有前后顺序的。
auroraya 发表于 2023-02-22 21:09
一个粗略的时间线,也可能有出入:
1938年广州大轰炸。然后何先生到了上海,1939年76号成立。
1940年9月27 日
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签署《三国同盟条约》,所以日本知道德国进攻方向。通过渡部,唐和何一次喝酒,透露了德日对苏的部署。何先生通过拿破仑把消息传递给陈小姐。
叶带着人到澡堂杀了唐的人,也抓了国民党的站长。唐部长向渡部抱怨“你的人割喉我的人…”,此处显示叶是渡部的人。然后何先生审讯技巧,在有渡部的时候,和渡部走了以后,说的话是不一样的。
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全面太平洋战争爆发。
渡部何王叶四人等电话,日本开始接手控制上海租界。何先生又通过拿破仑给陈小姐送情报。(大概是让租界的地下组织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因为日本人控制租界了)。这一段里渡部对何开始有点怀疑。
何审江小姐刺杀唐未遂案,要枪毙时被何放走,江送何点心盒表示感谢,内有在沪日本要人名录。
1944年11月汪精卫死亡,审讯室的狗夹着尾巴如丧家之犬地离开。
唐部长开始骑墙找重庆,代表蒋介石和日本秘密和谈。并告之何和谈有希望。
公爵所属日军找水小分队找到死了四个日本兵的水井,报复用水泥杀所有水泥厂工人,并杀炖羊吃,这是显示了公爵身份。
何先生用江小姐给的日本在沪要人录,再次通过陈小姐通知黄磊。黄磊通知行动队员海边杀了公爵。然后王队长和叶奉命到海边收尸,去被杀现场之前他们吃了个早点心。从两人交谈中可以看出两人对待日军杀戮态度不同。
和谈因为公爵被杀事件取消,日方和特工部参加祭奠。
渡部让叶先生去码头查看,叶大摇大摆出现在码头,明晃晃地在小吃摊和杀公爵的行动人员对视。所以行动人员知道码头暴露,并告诉黄磊。(这里显示叶的地下党级别不低,能知道这些线。那时候一般都是单线联系,只有级别高的才知道低的线)
渡边带着日军去码头报复,但中地下党设了埋伏被炸,疯狂报复杀害旁边无辜商户百姓。只有叶先生和渡部一起,王队长没有出现,渡部问及,叶说王父亲生日。叶在行动后和渡部喝酒,渡部表示对王队长的不信任,并要更大力度开始报复行动。同一晚,王队长没参加渡边行动给父亲生日,结果被家人谴责给日本人做事而郁闷。
叶在知道渡部要报复行动后(也许是另一天,因为叶领带不同),去找未婚妻方小姐劝她先暂停未果还被骂,生气打日本兵。同晚王队长跟踪叶未婚妻并奸杀(估计他也监视到叶和未婚妻发生争执,从他第二天问叶是否感情问题可以看出他一直监视叶和未婚妻。也知道叶那天生气打日本兵没有护送叶未婚妻,可能他也同时做掉了和叶未婚妻一起的那几个抗日青年)。
黄磊在得知码头暴露后,害怕决定叛变。给唐部长打了电话,又想到要陈小姐一起走未果,缴了陈小姐的枪。
渡部,唐和何商量,由何去接触黄磊。这里显示渡部对何的不信任,逼何表明态度。在黄磊交代情况后,被何灭口。
之后何找到叶,商议利用此机会帮助叶上位,让叶继续潜伏。
五人饭局,何因已暴露而自曝。叶和渡部示意要做掉王队长。唐在何离开时提醒了他特工部要清理撤了,很多人要离开了(估计也包括做掉王队长),暗示他五年呆得也够长了。唐和渡部随后的谈话里显然会安排叶去做掉何,他们显然对让叶做掉王队长也有共识。
叶和何做局打戏,这一局应该都在唐部长的监控下,也后来向渡部回报陈小姐已被杀,何被抓。渡部表示无兴趣再关注此事,对叶更信任,要带他去满洲国。为鼓舞叶士气,给叶看关东军在伪满军事部署图。叶上位。
1945年8月,日本投降。何被放,两人在监狱门口相遇演戏。叶在渡部拒绝被征用要解甲归田时,杀之。
1946年香港,叶送陈小姐一杯咖啡,可能是要接头一个暗号。也说明叶认识陈,但不想或不能相认。
叶在街头被一阵风吹进王父母的餐馆,也可能是熟悉的味道吸引了他。
何在点心店外张望看到拿破仑,也可能得到什么信息,然后去庙里和叶接头。
心痒痒中 求问这部电影多大年龄的娃可以看?
meimeiai 发表于 2023-02-23 13:10
初中以上都可以看吧,做点简单历史介绍,包括历史中真实的一些人物背景。这些人物都很复杂,但都很有意思。我们家孩子回来自己去研究下汪精卫和周佛海。
试着来解读下为何王队长要奸杀方小姐并扔报纸让叶先生看到的心态:
从吃早点一场戏,王队长对叶吃了大多数王点的排骨的而抱怨的态度,可以看出王队长是一个很护食,占有欲很强的人。另外王对于日军强奸杀戮国人的故事津津乐道,叶没有接茬而是转移话题,看出可以两人对杀戮对强暴的态度是不同的。
公爵之死发生在1945年,那是战争已到尾声,汪精卫已死。正如渡部所说所有人都在寻求退路,无论特工部和日军都如电影里那条夹着尾巴离开的特工部狼犬一样,威风不再,面临树倒猢狲散的局面。
渡部带日军和叶报复中共的窝点,王选择了陪父亲过生日,的确如渡部所说这已显示他的态度,不太想给日本做事了,他也应该知道渡部会对他的选择有想法。给父亲过生日却遭到家人对他给日本人做事的抱怨。在杀方小姐之前,王队长面对着一份醉虾,醉虾在盆里乱蹦却逃不出去,也是暗喻王当时的境遇状态和心态。(王队长有历史中李士群的影子,对上海反日国共两党情报人员和抗日群众残酷杀戮,也不符合当时日军接收上海租界后想营造的东亚共荣圈的虚假太平盛世的宗旨。历史上,李士群也是被周佛海和日军情报机构联手用毒药死)。
所以这时,王队长已经没什么退路可寻了,无论国共两党还是日方,战后清算很快就要到来。(事实上也是战后国民党清算扩大化,他父母后到香港就暗示这点,连他家庭都不能在上海幸存。)
但叶不同,他有日方背景(只有他说日语吃日餐很习惯可以看出)也是日方心腹,日方失败也会带着他走。王对叶嫉恨,嫉恨叶有这样美貌的王也喜欢的女人而他却不能用有;也嫉恨叶作为日方心腹有出路还能包容诱杀日本兵的未婚妻。所以这种毫无出路,嫉恨和丧心病狂之下,他就奸杀了方小姐,算是强占叶的拥有,还有意扔报纸想看叶伤心欲绝。这种变态行为可能让王感到叶也和他一样悲惨而舒服。
李士群实际上1943年就被毒死了
解释一个变态的行为真的很难
你这解读不错
爱笑的猫 发表于 2023-02-23 14:29
对,影片中充满很多暗喻,指代不同人在当时的不同选择和结局。王队长结局就是类似这种被汪伪和日方及国共一起放弃要诛杀,没有出路的。
不是一个人,我仔细看过。历史上那个时期上海提篮桥监狱的监狱长也是中共的人。所以何先生也有最开始的镜头在监狱洗漱间坐着的镜头,导演说是他暴露之前(估计就是和叶商议筹划时),去监狱先踩点了。
唐部长的死其实很简单就是指代这类骑墙派不会有好下场,具体谁杀的不重要。历史上周佛海被军统保他老婆也花了大价钱,被老蒋把死刑改成无期,后来不久也死在狱中。另一个大骑墙派丁默村就是片中江小姐要刺杀的原型,也是被老蒋枪毙了。
我觉得叶在监狱里杀人,是即兴而为,本来是打算继续潜伏的
africa912 发表于 2023-02-24 10:09
这个各种预案都有准备吧,毕竟当时时局一直在变。
还有一点我体会到的,就是他意识到他自己,必然会死在这一刻,这个地方。
浴室这段戏实在是精彩绝伦,有没有谁来说说感受的??? 有没有专业影评可以贴一贴??
---------------------------------
我先来,抛砖引玉:
首先,叶先生的日语的语气语调神态,活脱脱的一个日本人。就像是印度人说话有微微摇头,日本人说话有种随着语气点头的节奏。王一博拿捏得太准确!!!! 很佩服演员的卓越的模仿能力,叶先生活脱脱走了出来。
因为只有这样的叶先生,才能潜伏到最后一刻。这是一种植根于文化的认同感,不是靠着狠劲儿杀人或者表忠心就能取得的信任。
其次,关于镜子,虽然值得一篇更完整的分析,但也想在这里连带提一下。 关于镜面在电影里的应用,有前面电影教授的专业分析,但我认为哪怕是没有这些专业知识,程耳的这个镜子的运用纯粹从电影镜头的故事语言来说,也是很精妙的设计 :
叶先生在前面有好几次照镜子整理衣服准备出去打架的镜头,但那个时候他在明面上的身份还是日本人走狗,所以镜头给到的都是他照在镜子里的正脸 --- 一个要出去打架杀人的特务,但这个形象只是在镜子里,并不是他本人,只是他让别人看到的一个reflection,一个分身; 而他真正本人是背对着镜头的,只能让人看到背面,意味真实身份是隐藏的。
最后这段浴室戏份里,镜子用到了两次:
一次是叶生说让我想一想,他望向镜子 ---
这时镜头只切到了他在镜中的reflection,他一边凝视自己的reflection一边考虑,这层伪装,他还要不要??
而在手刃日本人之后,他冲洗作案工具,在镜子前再次看向自己 ---
这次镜头直面的是他的本体,他终于恢复了本来的身份,也让观众 "看到” 了真正的他。
auroraya 发表于 2023-02-24 10:22
这个对镜子的分析很到位,最后杀渡部照镜子,叶脸上似有光普照。
是这个镜头吗?
这个何在监狱洗手间坐在横条凳上的镜头有至少两次吧,开场一次,日本人和叶被抓了以后一次,但应该就是同一个镜头,何只去了这里一次。
这也是叶杀日本人的地方,对吧。我的理解是何去这里是和叶杀日本人有关的,是何去找监狱管理者让他协助叶。叶的身份应该还是机密性很高的,监狱那个人不应该知道,但梁这个时候的身份已经算是半公开了。
何告诉叶他已经继续不下去的场景应该是这里,和上面的不是一个地方。
导演的解说在哪里? 我也去看一看。
清夜无尘 发表于 2023-02-24 14:03
导演说的是上面一个镜头,事先去监狱踩点,所以在影片很前面就有这个镜头提示。导演在路演时回答问题时说的,刷到过但不记得是哪一场路演了。你要去找找,路演场次太多了。
说说我自己的理解:渡边一直说自己是“石原“派,不是“东条“派,
在上面提到的三分钟对话里,渡边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人 — “近边“ 。 渡边说其实“东条“没责任,扩大化战争都是这个“近边” 搞出来的。
而那个死掉的公爵, 扮演的正是“近边“的儿子。这点是之前有人扒史料扒出来的,原型把儿子放到中国战场锻炼的人正是近边。这点大家可以再去扒扒史料,我记不清了。
所以渡边嘴上说着自己好去切腹谢罪,心里可能在偷着乐他的政敌倒霉死了儿子。
auroraya 发表于 2023-02-24 14:02
是近卫家族的近卫文麿,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几任首相,袭封公爵爵位。主张法西斯扩张主义,是侵华战争的主力推动者。片中的公爵有他儿子近卫文隆的影子。近卫文隆参加了侵华战争,和片中江小姐的原型郑苹如有过亲密交往,郑苹如曾经设局绑架他。所以片中江小姐有日本人在沪上海要人名录是有点历史根据的。
哦。
导演解说的link有吗?
我有些不太理解何为什么要在那个时候去监狱踩点。
和叶筹划应该是在第二个场景,所以他杀了张后先去监狱踩点再去第二个地方和叶碰面?
清夜无尘 发表于 2023-02-24 14:18
导演是路演回答问题时说的,解释为何电影开始就有这个镜头。但具体哪一次路演,就不记得了。我理解就是他处理完叛徒张之后,知道自己暴露了和叶商议筹划后,再去监狱踩点的,因为他穿得很工整。如果和叶打完被抓进监狱再踩点就不可能是那么工整的状态了。而且这样时间逻辑上也通顺点。
其实我想来想去,还是有一些疑惑的。何也许是去踩点,但他不是为了叶去踩点的,可能这仅仅是导演玩的一个镜头语言(预言)而已。
如果是为了叶去踩点,他必须提前知道日本会投降,渡边和叶会被抓,可是那是小叶连叶主任都还没当上?或者刚当上,日本根本还没投降。我们是上帝视角知道这一切会发生,可是无论何还是叶都不知道叶和日本人会被当成战俘抓起来的。
何杀了张之后和叶的接头是在另外的窗户面前,不是这个浴室窗户,电影最后镜头点明了的。
我更倾向于这个浴室就是何去监狱和狱长提前碰头,嘱咐自己将要被抓进来的事让狱长做些准备,类似这样。
再有可能就是导演纯粹的镜头呼应,何在这里彻底洗清自己脱去了伪装回到真实身份;而他交棒的叶,也是命运般阴差阳错在这里完成了最后潜伏的任务,脱去伪装,回归本心。
auroraya 发表于 2023-02-24 22:09
应该是这样,何在暴露后和叶商议筹划后还没去五人饭局和叶打之前,去监狱踩点和监狱内应安排接应叶,这里面应该包括很多,比如叶在监狱里如何和外面联络、也包括cover叶和配合叶,毕竟战争到尾声,考虑监狱内应是很自然的事,连渡部都在说自己既是投降也会被优待,当时五个人应该都在考虑战败后的出路了。但叶遇到具体什么情况,应该是他自己拿主意,比如是否杀渡部之类。但何要事先踩点安排好,监狱内应能cover叶的行动,毕竟他是个被拘的犯人在监狱里没人配合,行动很难。事实也是,没有内应帮助,他既是杀了渡部,叶一个明面上的日本心腹,很难自己从监狱脱身。
和监狱的人商量接应叶不可能是在五人饭局和何叶苦肉计之前。何怎么会未卜先知叶会被抓进来。
同意是和监狱的人商量协助叶的事,但应该是在他看到叶和日本人被抓之后。
清夜无尘 发表于 2023-02-24 23:32
那会都在战争尾声了,五人饭局时,渡部就在说即使即使战败自己也会被优待。何马上就要暴露了,最后为叶做监狱的内应安排也是很自然的事。导演在路演时就是这样回答梁这一片段的,何为叶事先做踩点做安排,所以这片段会在影片开始。
先来问个问题再慢慢爬楼:最后一场在浴室,叶先生杀掉渡部,是以什么身份全身而退的?
草莓巧克力 发表于 2023-02-24 23:33
历史上那个时期,上海提篮桥监狱长是中共的人。影片里,叶杀了渡部后洗净刀,就把刀放在监狱长的桌上离开,监狱长只是看了下没任何反映,显然是事先安排好有默契的。要是杀完人何先生再去安排,当时就不可能这样有默契。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