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26007|回复:190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恭喜由导演张大磊执导,周迅和王一博联合主演的短片《我的朋友》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三项提名最佳短片金熊奖,评审团银

头像
3操作1 #
头像
1 #
3
22-10-26 13:5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不感兴趣
💚恭喜由导演张大磊执导,周迅和王一博联合主演的短片《我的朋友》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三项提名最佳短片金熊奖,评审团银

💚  恭喜由导演张大磊执导,周迅和王一博联合主演的短片《我的朋友》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三项提名最佳短片金熊奖,评审团银熊奖(短片)、欧洲电影奖柏林短片候选人

💚  恭喜由导演张大磊执导,周迅和王一博联合主演的短片《我的朋友》入围第73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短片单元(Berlinale Shorts)

💚  恭喜由导演张大磊执导,周迅和王一博联合主演的短片《我的朋友》荣获41届乌拉圭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观众奖:最佳影片)

💚  恭喜由导演张大磊执导,周迅和王一博联合主演的短片《我的朋友》入围欧洲最著名和最重要的短片电影节之一的国际竞赛单元第 39 届德国汉堡库尔兹电影节

💚  恭喜由导演张大磊执导,周迅和王一博联合主演的短片《我的朋友》荣获45届台湾金穗奖年度金选(展映)

💚  恭喜由导演张大磊执导,周迅和王一博联合主演的短片《我的朋友》入围高雄电影节



《我的朋友》 国际电影节履历

  1. 73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短片单元(三项提名)
  2. 47届香港电影节非竞赛单元(展映)
  3. 22届拉斯帕尔马斯电影节最佳短片奖(入围)
  4. 41届乌拉圭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观众奖:最佳影片)
  5. 7届爱尔兰东亚电影节(展映)
  6. 45届台湾金穗奖年度金选(展映)
  7. 第 38 届德国汉堡库尔兹电影节
  8. 雅加达电影节




#FIRST青年电影展#携手@香奈儿CHANEL 发起的#FIRSTFRAME第一帧#单元 ,旨在鼓励更多女性主题的影像书写,关注多元表达,聚焦青年创作生态,鼓励坚定表达的创作勇气。

本年度宣言短片《我的朋友》海报正式发布,每个时代都有不同代际的创作者,塑造着具备时代特色的银幕形象。该片以时间为线索,带领观众重返电影院精神,以期鼓励更多的创作者勇敢表达自己的“第一帧”。 短片由张大磊@特磊弗 执导,周迅@i周迅 、王一博@UNIQ-王一博 共同演绎。

以影像穿越时间之境,捡拾散落日常中的美好情感,《我的朋友》正片将于10月31日上线,敬请期待。

https://m.weibo.cn/status/4828186396858645




我的朋友入围高雄电影节:


头像
2操作2 #
头像
2 #
2
22-10-26 13:5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22-10-26 13:54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22-10-26 13:55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头像
1操作5 #
头像
5 #
1
22-10-26 13:55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来自百度:https://baike.baidu.com/item/电影短片/10622694


电影短片

电影短片(英文filmlet)是一种称呼,早在电影诞生之初就已产生,用来形容各种形式和风格的电影。是电影中最令人眼花缭乱的一种形式,它既不是一种风格,也不是一个种类。除了时间长短的区别之外,并没有简明的标准或者清晰的特征运用于电影短片的定义。早期的电影几乎都是短片,经历了100年技术和美学的发展,短片仍保留着一个世纪前的一些特质。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22-10-26 14:2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这张透着很有年代感的文艺气息。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22-10-26 14:2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这是王一博和周迅的第三次电影合作,还有另一部短片《花的吟游》,也是充满文艺浪漫气息:https://m.youtube.com/watch?v=8pNhdMRs9ho

头像
0操作8 #
头像
8 #
0
22-10-28 09:07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这是周迅和王一博的第三次电影合作,说明业界对他们合作的认可。

头像
0操作9 #
头像
9 #
0
22-10-29 09:07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头像
2操作10 #
头像
10 #
2
22-10-31 08:17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我的朋友可以看了:https://m.bilibili.com/video/BV1UK411U7B3?is_story_h5=false&p=1&share_from=ugc&share_medium=iphone&share_plat=ios&share_session_id=19EC842B-8274-4B58-B511-0A6ED2BE4749&share_source=SINA&share_tag=s_i&timestamp=1667217699&unique_k=ARmhv2k&share_times=1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 #
头像
11 #
0
22-10-31 09:3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转:

诗人李默在90年北京亚运会闭幕的第二天回到厂子里找晨哥,也就是说遇到周姐这天是星期一,周五就看上电影了,在这一周里李默剪了个头。

李默所作的诗——蓝火车,貌似是张大磊导演的另一部作品《蓝色列车》

厂里要求电影票不能外转,通过同事要票、领导提醒、告示写明强调,但晨哥还是把票给了李默,所以感觉李默也挺紧张的,虽然没回头但还是感知到了周姐的存在,主动解释,没想到周姐说“没事,看吧”,包庇了李默,所以他才会说仅仅见过两面的周姐是“我的朋友”。

因为电影在那个年代是比较新鲜时髦的东西,不是随便就能看到的,而且还是外国电影(特吕弗的四百击)。李默作为文青,爱写诗,爱旅游,瞒着父母去黄河去嘉峪关,必然是对文艺作品十分的渴求,而同样喜欢音乐的周姐是理解他的,与他的精神世界相通的,所以才会“包庇”他看电影,而李默也正是懂了这份默契,才会交了周姐这个朋友。

#王一博firstframe年度推介人#

头像
0操作12 #
头像
12 #
0
22-10-31 09:3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果然是很多远景的手法拍摄,感觉是导演幼时的映像追忆。不过没有理发那段。李默是远行归来的诗人,很有那个时代人物的特质。

头像
0操作13 #
头像
13 #
0
22-10-31 11:0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四百击,片中他们看的电影。应该是电影大院放的内部片,所以片中一直提到要票要管控好。,符合李默这文青看电影类型的设定。


转:《四百击》

作文课上,安托万(Jean-Pierre Léaud 饰)在同学传来的女人图像上涂鸦,被罚站墙角。下课后,独守教室的安托万在墙上作诗宣泄自己的不满,引得老师(Guy Decomble 饰)更加愤怒。晚上,母亲(Claire Maurier 饰)因安托万没买面粉大发雷霆, 而继父(Albert Rémy 饰)则在安托万的请求下拿出一笔钱让他吃午饭。 第二天,安托万在同桌勒内(Patrick Auffay 饰)的怂恿下逃了学,跑去看电影打游戏,还在街上看到母亲跟一个安托万不认识的男人亲吻。 第三天,安托万回到学校,慌乱中谎称母亲去世,获得了老师的原谅和疼惜。不想继父获知了他逃学的事,与母亲一起赶到学校,戳穿了他的谎言,还当着全班同学打了他两耳光。 安托万决定留下一封信离家出走。可是小小年纪的他能去哪呢?巴黎那么大,法国那么大,哪里才是他的安身之处呢?

头像
0操作14 #
头像
14 #
0
22-10-31 11:1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转影视博主评:

【光影于我们的意义...】  相信很多观众在看完《我的朋友》之后,会觉得脑子里面一团乱,首先这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原因是它没有形成叙事的回路;其次在戛然而止的结尾,我们仿佛找不到短片所要表达的主旨;最后,李默的那一句“我的朋友”,理解起来确实很有困难。如果上述问题正在你的脑袋里盘旋,相信我的这篇解读会给你一个读懂短片的契机:

要读懂短片,第一个应当抓住的关键点就是特吕弗的《四百击》,因为正是有了《四百击》(影院放映的黑白电影)才使得《我的朋友》成为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那些戛然而止的故事,在与《四百击》的对望中悄然完成。

《四百击》片段简介:影院中放的是《四百击》中的主人公 安托万 最后逃亡的片段,在这个长镜头的段落里只有安托万不停的奔跑,紧接着是另一个长镜头,大海出现在了我们面前,然后影史经典的一幕出现了,安托万转头望向摄影机,与观众形成对视。

如果说《四百击》是在讲述成长与自/由的话题,那《我的朋友》也讲述着同样的话题,1990与1959形成了某种对望,安托万与小周、李默形成了某种对望,他们的凝视正是本片的主题——成长、自/由:先来说说小周这个人物,她是厂电影院的发/票员,患病的母亲、日复一日的工作,她的生命就像那张写着6排8座的电影票一样苍白且无力,几乎看不到成长与自/由的任何希望;再来看看李默,从与他人的对话中得知,他刚从西北回来,看过了黄河、嘉峪关、麦子地,写下了“蓝火车”,说明他是渴望成长与自/由的,选择归来又说明了现实的窘迫;这样的两个人,因光影相识于电影院,相知与光影中,因为电影可以给他们同样的追寻成长与自/由的机会,电影为他们看向外面的世界打开一个窗口,那些没看到的大海、蓝天,那列在现实中无法搭乘的蓝火车,此刻都成了现实,1959年安托万奔向大海寻找自/由,1990年小周与李默与安托万在影院目光相交,这是时空的对望,是自/由意志的传达,是光影才能达到的潜台词效果,不需要什么结局,此刻一切都有了最好的解答,就像我们在影院中观赏一部作品那样,我们用几十分钟换来一次生命体验,然后给自己一次重生的机会,不管小周与李默明天将去往何处,此刻他们进入的是一个相同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灵魂与灵魂之间,都是朋友,是小周的朋友,是李默的朋友,也是我的朋友。

如果要从我的生命中,选择一件最引以为傲的事情,那一定是我和电影做了朋友,没错,电影,我的朋友,去爱电影吧,去重生吧,去自/由的奔跑吧,像安托万那样...

ps:很喜欢短片中的长镜头和横移镜头,nice

头像
0操作15 #
头像
15 #
0
22-10-31 11:2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转影视博主:#我的朋友# 

在厂区长大的小周渴望着外界的世界,但缠绵病榻的母亲像一根无形的绳索将她拴在这个小小的厂子里。对于外界的渴望使她对亚运会心驰神往,短片的前半段,用了许多笔墨描绘她目不转睛观看闭幕式、依依惜别盼盼雕塑的场景——也许亚运会就是她这个「地缚灵」彼时唯一能感受外界的窗口。

李默则是一个刚刚结束游历的「诗人」,他乘着一列蓝色的火车去看了黄河、麦子地和嘉峪关。或许他在远行前和父母大吵了一架,拒绝了在厂里接班父母工作的安排,执意去大千世界里寻找属于他的黄金家园。没人知道他在旅途中经历了些什么,又飘荡了多久才回家。短片中,他与晨哥的一幕戏里,他沉默地接受着晨哥的戏谑和打趣,最后却掏出一本皱巴巴的软面抄,那上面有关于他用诗歌对于这个时代的描摹。在未放出的片段里,李默在理发室的镜子前不愿剪去那象征着浪子的一头长发,那是他区别于厂里人最重要的特征——让他不是小李而是李默的唯一证据。

短片的最后,李默还是剪掉了自己的长发,穿上厂里人都穿的蓝色尼龙夹克,用不能“转外”的电影票在厂区电影厅看了一场电影。在小周带着好奇和打量的目光下,忐忑地解释着自己电影票的来源。就像两条分流又汇合的支流,最终都沉默地交汇在此时此地。

但没关系,因为在沉黑似海的电影放映厅里,小小的安托万正在逃离。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6 #
头像
16 #
0
22-11-01 09:4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这张照片好像没有在正片里见到



王甜甜 发表于 2022-11-01 09:28

那时没这种包装酸奶吧?都是罐装的?

头像
0操作17 #
头像
17 #
0
22-11-01 16:0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导演上一部片子里的访谈可能是他创作这个短片的角度:


这首源自系列短片的插曲«蓝色列车»,温柔欢快,朗朗上口,将苏联意识形态的氛围解构为同伴的可贵,也成为电影的主要线索:当物是人非,时间流逝的痕迹无处可寻又无处不在,寻找往昔的过程中,同样心境的伙伴或许会给你慰藉和温暖。


头像
0操作18 #
头像
18 #
0
22-11-01 16:0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你们注意到晨哥读蓝色火车的时候,默默偷偷擦了下眼泪吗?


sharic 发表于 2022-11-01 14:49

看见了,李默台词不多,但身体语言很细腻。

头像
0操作19 #
头像
19 #
0
23-01-13 10:44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转一个影评,写得不错。

“那个年代,物质和精神还是相对匮乏和贫瘠。也没有互联网,交通也不像现在这样便利。国外的电影书籍这些文化产品引进也才开始不久,诗和远方,是彼时文艺青年的精神追求。导演撷取了一个看似普通的午后,小周喜欢的亚运会结束送走盼盼,诗人从远方回到家乡,他们同时回归平常生活。缺少了精神寄托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多少会有些无法言语的苦闷,而至少,他们还有电影,所以,诗人在那一刻说,我的朋友,因为认出了同样向往远方的灵魂”

头像
0操作20 #
头像
20 #
0
23-02-21 08:5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替我的朋友这部短片高兴,的确是很让人有共鸣的短片。


这个double escapism 倒是第一次这么明确提。李默是retreat into virtual sphere, 诗的世界;小周是想retreat into yesterday, 有奥运会的时代。但是他们共同点都是想逃避现实,我倒不觉得现实是”苦难”的。或者说,起码不是物质苦难,应该是一种精神空虚的”苦难”吧。然而并不能完全去逃避,所幸他们找到了彼此,也是现实中给彼此带来的一些光吧。


我的朋友 发表于 2023-02-21 01:05

对,现实也不是苦难,只是当时精神生活对他们来说不够丰富,过于贫乏,所以最后他们又在电影这个精神物质聚到一块有共鸣。

发帖回复
查看:26007|回复:190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