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64241|回复:280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决裂 杨极其无耻

头像
4操作1 #
头像
1 #
4
17-02-24 23:17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不感兴趣
某种程度上讲,杨自己回去独立写篇论文,引用一下李的成果,感谢一下李的讨论,在学术界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好像我也没听说过杨觉得李不该得,只是觉得自己贡献更多吧。
ps. 学界的各种si, 有时候真比宫斗还精彩。 做学生最后一年, 老板关门与我切磋各路人马恩怨,以防我走江湖不小心就被做了,或者被坏人诱骗。 呵呵,最后直接坚定了我改行的决心。

麦圆儿 发表于 2/24/2017 10:43:46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37393&postid=74211501#74211501][/url]

“某种程度上讲,杨自己回去独立写篇论文,引用一下李的成果,感谢一下李的讨论,在学术界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如果老杨当年真如你说的这么做, 就甭想在学术界混了。 李当时已经idea和验证都有了, 他的美国同事们都知道。 李当时已经准备自己独立发表文章了, 是杨劝说他先不发表, 才有了进一步的合作。 对这项研究李政道绝对占80%。 老杨后来什么以年纪大, 要求先上台领诺贝尔奖。 晚宴要求自己的妻子杜致礼和国王先走, 他和皇后走第二名。 李和李的妻子就自然落到了后面。 杨还去求李政道的妻子, 李的妻子怕外人笑话, 劝说了李。 李向委员会提申请改变的领奖顺序。 可是在诺贝尔100 周年的时候,瑞典皇家科学院恢复了李在杨之前的顺序。

两人真正决裂是后来的合作上, 杨要求排名第一, 李没有同意, 两人1962年之后再没有合作。

杨的数学功底是很强, 他后来的物理研究是科学史留名的, 再得一次诺贝尔奖不为过。 但是和李的决裂上, 杨的问题更大些。

科学家都是人, 从不应该用圣人要求。 杨有他的贡献,学术上是受人尊重。 但是他人品如何, 各人心里都有一杆秤。 实在看不惯的是有人捧杨的时候贬低抨击钱学森, 邓稼先等人, 实在是忍不住想反击一下。
头像
1操作2 #
头像
2 #
1
17-02-24 23:29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杨不是挂名, 文章是杨写的, 所以他第一作者。 如果是李写的, 肯定李第一作者。而且那篇文章两人都有贡献何来挂名之说。


Nianyurain 发表于 2/24/2017 11:17:27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37393&postid=74211772#74211772][/url]



Lee, T. D., and Yang, C. N., Question of Parity Conservation in Weak Interactions Phys. Rev. 104, 254 (1956)
李是第一作者。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3 #
头像
3 #
0
17-02-24 23:4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实际工作,李做的确实多, 但是generalize的那一步是杨做的。 还是那个爱因斯坦的那个例子, 黑体辐射多少人做,最后普朗克把公式都写出来了, 就差最后一步, 爱因斯坦出来写出光电效应,一下子就把整个问题彻底解决了。所以光电效应时爱因斯坦做的, 普朗克就成了被感谢对象,当然普朗克也拿了诺贝尔奖。但是就物理史上的意义, 谁的高? 其实李杨两个人争得就是这个一个事。就后来两个人的职业发展, 杨振宁的工作风格确实有点象爱因斯坦。

麦圆儿 发表于 2/24/2017 10:51:21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37393&postid=74211559#74211559][/url]
李杨之争和爱因斯坦普朗克的情况不同。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量子假说, 解决了普朗克说不通的地方。
头像
1操作4 #
头像
4 #
1
17-02-25 00:37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你不懂在一个领域上generalize一个理论的意义。 李的想法,例子都很好, 李自己也不傻,杨让他不发他就能不发? 因为他显然知道,发例子和发一个广泛理论的文章的差别。 单一篇奇异粒子不守恒和把不守恒推广到整个弱相互作用是完全不同级别的文章。 杨回去单独写一个弱相互作用下的不守恒,把前面李的工作变成整个理论里边的一个例子,真的没有问题,就是要多花些时间,还要另外找些例子。 杨当年说白了就是对自己没信心。呵呵。 其实牛顿爱因斯坦这些人做的就是这么一个事,假如爱因斯坦每个重要工作,把做例子的人都带上, 大家就一起鸡犬升天了。 牛顿最被诟病的一件事,也就是这个, 假如牛顿写微积分的时候带了别人玩, 就是另外一番景象。 但是牛顿终究没有在他著名的工作上留下别人的名字。

ps. 我不会抨击钱,邓的, 大时代背景下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大海中的一片浪花。那个时代,他们做他们的选择,履行他们的职责,收获他们的荣誉。但是,确实也不用抬高他们来贬低杨这些人。如果用今天的成果待遇这些比, 谁来讲讲那些在文革中丧命的, 蹲监狱的学者? 这中间不仅仅有才华,还有铮铮铁骨,不做任何的阿谀奉承,不违背半点真心呢。 可是,比这些有意义吗?

麦圆儿 发表于 2/25/2017 12:02:08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37393&postid=74212129#74212129][/url]
爱因斯坦如果只是generalize,他不可能有这么高的成就。 我个人认为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科学家。 他最厉害的地方是前瞻性。他提出的多项理论是极具前瞻性的, 改变了理论物理的。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近几年才被真正实验验证的。

杨李之争, 不排除没有杨的参与, 李政道独立发表的文章也会获得诺贝尔奖。 两人的决裂问题上杨占的因素大,他有些太功利, 首先发声针对李的。

杨自己说他一生重要时刻都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和他三观不一致的人自然对他的人品尊重不起来。 最多是学术上的尊重罢了。

还是那句话, 杨在人类科学史上是留名的,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永远无法和两弹一星的功臣们相提并论。 他自己当年亲口讲过自己对中国的贡献没有邓稼先这些科学家大。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有人要把杨和这些功臣们硬拉一起。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17-02-25 01:0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这个诺奖不论, 杨还有很多学术上的成就, 上面有人总结的很好了, 物理领域, 杨就是一代宗师。 如果连杨的学术成就都看不上眼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Nianyurain 发表于 2/25/2017 12:59:54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37393&postid=74212510#74212510][/url]

大家就在讨论这个诺奖, 没人否认杨的学术成就, 只是对他的人品看法不一罢了。 你这里偷换概念了吧。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6 #
头像
6 #
0
17-02-25 01:09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其实杨和李在这个问题都没有什么错, 李在一个例子上想到了用不对称来解决试验观察的问题。 而杨把整个不对称generalize到弱相互作用。 要知道在学术界把一个例子推广是非常深刻重要的工作。 简单讲一个就是普朗克解决黑体辐射,但是整个光电效应的credit却给了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把黑体辐射变成其中的一个例子。 杨如果当时偷偷的不管李政道,自己回去把写一篇弱相互作用的论文, 李能不能拿到诺贝尔奖就真的是个问题了。 因为杨的想法更广泛, 更通用, 李的结果就是其中一个的例子。 真这么说,杨还是很厚道的。generalize这一步,无论想法还是证明都一点也不简单。

麦圆儿 发表于 2/24/2017 10:17:42 P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37393&postid=74211252#74211252][/url]
另外李当时不是一个例子。
头像
0操作7 #
头像
7 #
0
17-02-25 01:24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这个诺奖他和李政道一起发的paper, 这还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吗?


Nianyurain 发表于 2/25/2017 1:16:04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37393&postid=74212591#74212591][/url]

问题是他82年的文章里说idea是他想出来的。 明明是李的idea。
而且获诺贝尔奖的文章是李执笔的, 诺贝尔奖排名也是李在前, 杨硬要以年长为由先领奖,有违常理。
后来也是杨先发声针对李的。 李之后可能忍无可忍了, 反驳了。
头像
0操作8 #
头像
8 #
0
17-02-25 01:36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这个诺奖他和李政道一起发的paper, 这还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吗?
杨的人品不算太差。 上面有人说了他完全可以写个paper不带李政道, 这种事学术界多了。 你的idea, 没法之前跟别人讲了, 别人比你先做出来先发paper, 你没处说理。 他带了李政道这已经没什么可被诟病的了。还需要发个帖讨论杨应不应该得诺奖, 还有吴应不应该得。 吴显然该得, 但是做实验验证的, 得等提理论的拿了诺奖才能得。



Nianyurain 发表于 2/25/2017 1:16:04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37393&postid=74212591#74212591][/url]
李的前期研究不仅仅是idea。 已经要发表文章了, 是杨劝说下没发。

杨带的李? 颠倒次序了吧。
头像
0操作9 #
头像
9 #
0
17-02-25 01:47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服你, 谁执笔的我不知道, 但是杨振宁名字旁边有* 是通讯作者吧。 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哪个重要发过paper的都知道不需要讨论了吧。


Nianyurain 发表于 2/25/2017 1:40:01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37393&postid=74212675#74212675][/url]
知道通讯作者的意思吗? 一般是指PI, 项目人,出钱的。

杨李的研究和这个无关, 所以排名更重要。 这篇文章也是李执笔的。
头像
0操作10 #
头像
10 #
0
17-02-25 01:5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李杨 两个中国人都得诺贝尔奖了 多好呀。两个人都有贡献 都有资格拿奖。总不至于非得把 杨的诺奖给撸下去吧。。
那华裔得诺奖的比例就更小了。
mond 发表于 2/25/2017 1:41:13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37393&postid=74212682#74212682][/url]
是好事呀。两人都应该拿奖。 老杨的成就除拿奖的这次, 其他研究也足可以再拿。 大家反感的是他一再的贬低李。 没必要。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1 #
头像
11 #
0
17-02-25 02:0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回复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37393&postid=74212722#74212722]62楼moneyy的帖子[/url]

同行相轻 还挺常见的。
牛顿和莱布尼茲 不是互贬的一塌糊涂吗。两人争微积分的发明权。都是顶尖的人物。
mond 发表于 2/25/2017 1:56:45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37393&postid=74212744#74212744][/url]
牛顿让人这点上诟病。 李杨决裂上,大家都有自己的评判。 杨的问题更大。
头像
0操作12 #
头像
12 #
0
17-02-25 02:1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知道诺奖只能给一个人是给通讯作者还是第一作者吗?
pi 怎么了, 是总设计总策划。 哪个第一作者敢说自己贡献比通讯作者大? 杨和李一个组的都不是和pi 有关系吗? 两个不同组的人发一篇文章和出钱人有关系吗? 当然通讯作者说明一切。再说了, 通讯作者也就是pi 得诺奖,第一作者没得得例子还少吗?
你这结论就是任何科研成果phd 和 postdoc 都比教授贡献大?


Nianyurain 发表于 2/25/2017 1:54:34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37393&postid=74212739#74212739][/url]
诺贝尔奖注重原创性, 谁是第一个idea,一般给谁。

不过越来越注重通讯作者的现象, 确实是学术界的弊端。 一些大牛还好, 会给学生credit, 遇到人品差一些教授的, 学生自认倒霉。

发现不能和你聊了, 上纲上线的厉害, “任何研究成果。。。“, 你不是偷换概念就是引申旁的意思出来了。如果混学术界的话, 太不严谨了。
头像
0操作13 #
头像
13 #
0
17-02-25 02:2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爱因斯坦的私生活也不咋地。抛弃了原配 另寻新欢。
那又怎么样,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人啊。
mond 发表于 2/25/2017 2:02:04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37393&postid=74212756#74212756][/url]
所以科学家也是人。 不是圣人。

但是老杨一再强调自己如何的爱国, 还有人为捧他贬低钱学森邓稼先, 搞笑吧。
头像
0操作14 #
头像
14 #
0
17-02-25 02:29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另外杨的规范场理论也是和mills的合作。 他是有很多学术成就,但是李杨决裂上,杨的问题更大。 为什么有人一定说杨的学术成就大, 所以李杨之争, 杨就没问题。 逻辑混乱。
头像
0操作15 #
头像
15 #
0
17-02-25 02:4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别一口一个混学术界的。 有人在这帖子里说杨振宁学术都是靠造假呢, 也不见你反驳。原来说老杨造假的不是不严谨。 说老杨通讯作者得诺奖完全没争议就是不严谨了。
你倒是给我举一个通讯作者活着诺奖给了第一作者的例子呗。


Nianyurain 发表于 2/25/2017 2:27:18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37393&postid=74212823#74212823][/url]
没看过你说的帖子, 没那么多时间。 老杨得诺奖没争议呀, 只是对他发声说idea是他的, 硬要第一个上台领奖有不同看法。

是一开始你说的这篇文章是老杨执笔的,老杨排名第一无可置疑。 实际上这篇文章是李执笔的, idea也是李先提出, 第一作者也是李。被反驳后, 你又提出老杨是通讯作者, 所以通讯作者更重要。

无论怎么说, 对于李杨拿诺贝尔奖的研究, 李的贡献大。

另外不要用杨有其他学术成就,就反证获诺奖的这项研究也是杨的贡献大, 没有必然联系的。 这么说太偏驳。
Advertisement
头像
0操作16 #
头像
16 #
0
17-02-25 02:45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杨的学术成就大, 说明李杨之争半斤八两而已。 合作怎么了, 那么大的学术发现有合作很正常吧。 难道没工作过的 ,不懂teamwork?


Nianyurain 发表于 2/25/2017 2:32:20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37393&postid=74212833#74212833][/url]

所以说不能是杨的规范场理论, 要给mills credit呀.
头像
0操作17 #
头像
17 #
0
17-02-25 02:5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请问李执笔的链接和出处在哪?李政道明明说老杨把名字放在他前面, 如果是李执笔的, 为什么投paper的不是他?
更何况这paper 刚发的时候他们受了多少质疑, 还被拒过的吧, 那会可是冒着千夫所指, 杨是通讯作者是要负责的, 当初日本那个女薄厚作假, 哈佛某院长挂了一个通讯作者可是辞职了。她导师自杀了。当通讯作者发了错的东西可是要被鄙视的, 发了造假的东西可是要受罚的。得奖了, 就变成李政道负责了?
杨李谁的贡献大你有资格评论? 你参与研究了? 还是看看谷歌顺口一说? 我觉得既然诺奖给了他两缺一不可, 每一个都该得。从paper上看, 我认为通讯作者贡献更大, 大多数paper 也是通讯作者贡献比第一作者大。要不你现身说一下你博士发的文章你比你老板贡献大?



Nianyurain 发表于 2/25/2017 2:45:33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37393&postid=74212858#74212858][/url]
拜托, 李政道讲杨振宁要求名字放前面是62年的是, 说的不是一篇文章。 甭你一口一个你觉得。 李政道有美国同事作证。 李政道的手稿, 他的同事都有。如果杨振宁觉得这项研究没价值, 他不会拦住李要发表的文章加入合作的。 你基本事实不清, 真是太会引申了。

对呀, 他俩得诺贝尔奖, 缺一不可, 谁也没反对呀, 都是为华人争光, 我双手双脚赞成杨振宁再得诺贝尔奖。

但是大家只是质疑的杨硬说idea是他的, 硬要第一个上台领奖。
头像
0操作18 #
头像
18 #
0
17-02-25 03:1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我还在等你那个通讯作者没得诺奖给了第一作者的例子。 怎么顾左右而言他呢。得诺奖的是56年的文章, 57年得奖了。62 年的文章谁写的有什么意义?如果是李执笔, 为何杨做通讯作者?就算执笔又如何? 难道他没用杨的数据? 不知道他同事证明是他写的有意义吗? 更何况相关研究杨50年就在做。 李56年五月才开始做。



Nianyurain 发表于 2/25/2017 2:59:53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37393&postid=74212888#74212888][/url]
获奖三人以上的话, 是要优先考虑通讯作者。 但是无论你怎么辩驳也不能证明杨因为通讯作者就贡献更大吧。

62年合作时, 杨要求名字放前面, 李没同意, 导致最后的决裂。 56年的文章是李政道执笔, 第一作者。

天呀, 不回你的帖子了, 李56年5月提出的idea是突破性的, ok? 和早晚做有神马关系!
头像
0操作19 #
头像
19 #
0
17-02-25 03:33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谁先提的idea不重要?!李杨决裂为了什么??
你七拉八扯攻击别人不会贻笑大方,好好回答很难么?再说你的攻击真的伤不到别人什么,还显得自己幼稚。



Viviennedd 发表于 2/25/2017 3:22:21 AM [url=http://forums.huaren.us/showtopic.aspx?topicid=2137393&postid=74212927#74212927][/url]
你甭和她辩了。谁都没说老杨不该得诺贝尔奖。大家在辩的是谁在这项研究中最早突出的idea,做的前期研究。

这ID有些胡搅蛮缠。
发帖回复
查看:64241|回复:280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