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26楼wenxuecity0824的帖子嗯嗯
光明磊落不骗人
你情我愿就没啥~
无名ID 发表于 2021-08-18 22:20
有時我感困惑,人家感覺沒有騙我,但我會感覺人家在騙我。就當是一場誤會吧。所以我不喜歡經營一段曖昧關係。
解析得清澈!
根據我個人所感覺到的數據點:
在這定義下,我先生 在處理兩性關係方面的事 沒有欺騙,沒有隱瞞。但我總是感覺到他為了、、、
一、保持與前妻和平共處,或avoid conflict共事;
二、增進與 年輕高才靚女下屬 emotional bonding 程度;
不得失任何人 而不強烈表態,甚至使用曖昧的表達方式。
不如他父親的強烈表態風格。他父親娶了第二任妻子後 向第一任妻子和子女們 宣言:每年慣例的 過年過節家庭聚會,若不請(不歡迎)第二任妻子參加,他也不參加。我先生的母親夠豪情,主動聯繫第二任妻子,和她做朋友,歡迎她加入 家庭聚會。
而我先生的例子:
一、對他前妻,一直不報我的存在,直至她主動打電話來要求復合夫妻關係,他才婉拒。還用充滿關注共愛的語氣來安慰前妻說 他倆過去有許多開心的歲月。前妻問及是否已有人,他才「招供」但不告訴她 是何人。等到前妻再問是誰,他才 報上我名。
二、 對他的 年輕高才靚女下屬,最近一例子:由於要立即帶我 一同奔喪,臨時失約。他使用 以一個情人的語氣風格 來取消與她的單獨 a cup of coffee 曖昧的活動,大概說:家父過身,我須立即回去,到步後再信息妳。
他對她的溝通手法上的key difference 是:事實是他帶著我和兒子一同奔喪的,為何要排ta地只說「他」,目的是要讓她感覺到 在他心裡只有 她 (似的)。當然他使用這種seductive的招式也不能說他不是,depends on 她的心對他所懷的心意是什麼 而生效。即使不生效也無妨,何樂而不為呢。
以上這兩個案例,我都在他身邊親耳聽著 他在電話這邊 的對話內容的。
再說,又有一新發現,原來我先生這種 avoid conflict 的 political correct 應對策略 是從他母親那裡學回來的。
例子:
背景,他母親現住的療養院,每次上限二人探訪。這次探親,我先生第一次與兒子去,今天第二次與妹妹去。
臨走時問母親:「下次妳想我帶兒子來還是帶妻子來呢?」
母親回:「I will let you know.」
根據我對我先生過去的數據點來評估他母親,若不逼著來,她是不會主動告訴我們 她選 誰來見的。
我在我先生與他兒子面前說,我先生和他母親一樣,慣用 「不冷不熱的水溫」來說話。從來不想得失任何人。
註:上次跟隨我先生回來探親時,我先生已經帶我談過他母親好幾次了。很感恩他母親還很記得我這第二任妻子,而且親自問候我的近況,我的女兒近況。一字不提他前妻與她的子女。只有我先生自己主動在會報前妻和她子女的近況,以表他如何懂「善待愛著自己的異性」。
謝謝中肯客觀地給我見解。
我疏導這些數據點時 最大的困難是 自我了解。
我連自己的感受也不清楚,未達到界定或評估其量之時,無法以自己的感受為主來作準。
我明確知道的目標 是:以我先生的情緒健康為首。只要他情緒健康不低於某程度,他就能繼續得力為我效勞賺錢,代我之勞照顧我娘家和我家之際,我就得療養好我從前段婚姻生活遺留下來的創傷。我不選擇把目標定得那麼高:「又要馬兒壯,又要馬兒不吃草」。與那個她「含糊不清」的做法, 既能提升他的情緒健康,繼而提升他的生產力 同時 又保障了我的生活素質不減。
我經營我與我先生的夫妻關係 所運行的公式 在得失方面 對我而言 不是那麼簡單明確。
「介意」:介意在哪裡?所謂「造反都要有理」,連我自己也「計算」不出個理來說服我自己 去值得我介意的地方。他與她兩雙情願的曖昧互動,到頭來若她當真了,對他開始有訴求到 *要長期消減他給我的資源才能達到她的要求的話*,虧本的是她,不是我。因為單我一人給到我先生的生活伴侶情感素質 是即使她(全職也)不能match的significant 差價(值)。我先生情願沒有她也不情願沒有我。只有她在選擇去或留,而不是我或我先生選擇離。
膚淺化地說:若果她要和 我爭我先生的人、心,她不是我的對手。
回复 37楼无名ID的帖子
「毕竟另一半在情感和感受上
应该是享有第一优先」《=====
我個人所感覺到的數據點:
我先生在經營他的第一段婚姻,或所有前度關係上,都能成功做到 給 「另一半在情感和感受上 享有第一优先」。
當然他的所有前度們都比較明確知道她們自己的「感受和可接受的行为举止界限」,她們當時的感受與界限 都不惜失去我先生這人和心。
以致後來我先生為了保護自己的情緒健康而 主動選擇離她們而去,她們方知失去了她們承受不了的益處 而 吃 「回頭草」。
那些要求與我先生復合的前度。都一一遭到我先生的婉拒。
我先生 從來不會因為第三者而與現任分離的。
主要原因是看到ta兩在相處上情緒健康方面有抵觸而無法不屈就其中一方的不變狀態。
謝謝這麼好的approach來幫我整理分析我自己的case。
「不在意就无所谓
真的在意也不必刻意压抑」《==== 我個人也是如此,知道如果自己「真的在意而刻意壓抑」倒頭來對情緒健康不好,始終會爆,影響溝通的果效,和無助於夫妻情感。
所以我不選擇壓抑不表達。只是在還未清楚確定如何表達才有最高果效之際,還是不選擇魯莽說錯話,表錯意。
「你先生做你上面提及的这些事情
你内心的真实感受是:
a 完全波澜不惊 无所谓 无条件相信他
还是
b 还是有点在意和不舒服他刻意回避提及你等等言行
每个人对这些言行能承受的阈值都不一样」
我自我評估、、、
我是 「完全波澜不惊」
至於「无所谓」?
幾年前ta兩的第一次刻意排擠我的單獨喝咖啡事件,我是有所謂在 ta倆 非因救人一命(有我在反而礙了緊急之事) 而刻意排擠我。我已向他「开诚布公的跟他谈我的感受」。不記得他如何理解我這觀點取向。無論如何,我分析:若我要求他為了這種事而「以顾及我的感受为优先」的話,對我兩的關係只會有損而無得益。我兩都是成人,我選擇 效法我先生 以一個成人來為我自己的感受負上全部責任或自我做思想工作來平衡自己的心境。人生 不如己意被ta人對待之事,十有八九。如何排個輕重先後次序,與以何相處之道來 處理這些人際關係之事,我在成長過程中早應當開始學習如何自我管理 以最低 負面 impact 局內人的渠道來處理疏導了。只是我一直沒有資源來學習磨練而已。現在趁此機會和現有的資源 好好學習唄。
至於「无条件相信他」?
不至於,只是 他的數據點都是充分條件能讓我了解他 和 她,能讓我相信他的心口一致。幾年前 ta兩的第一次刻意排擠我的單獨喝咖啡事件 之後,我要查看ta兩所有聊天紀錄,他都毫無迴避地給 他的 smart phone 給我看,我可從她剛來公司工作開始看。他完全沒有刪除,內容 能讓我了解清楚ta兩是如何發展對話方面的親密度的。我可看到ta兩如何發展到進行那一次刻意排擠我的單獨喝咖啡事件。
「还是有点在意和不舒服他刻意回避提及你等等言行」?
雖然是,但我也認同他所看到 「回避提及我等等言行」的價值所在。
我也衡量到 所得著的 是值得並且支持他如此行。所謂:「小財不出,大財不入」。做生意有虧有賺,總要清楚盈虧所在是自己能承受到的得失取捨。
我們這局 不同於 我先生父母親 那局。
對他前妻:如果他前妻像 我先生他母親 的思維的話,我先生就不用 使用 「回避提及我等等言行」這招了。
對他靚女下屬:還未摸清靚女的心思意念之際,大家還是在互試「水溫」階段,這麼快要我先生讓她看到我們這裡的底牌的話,也是對我兩夫妻關係有害無益。
我捫心自問:相比起我所見所聞的婦人們,我不算是介意的。
或者可說是 《我介意的地方》 與 《普遍她人介意的》 不同。
我介意的是 :
《我先生 沒有 糾正
“女下屬把我當 普通女人所介意的地方 來看 ”
這錯誤的觀念》,
以致 女下屬 會見到
《我從洗手間出來》
就錯誤地認為
《她有需要向我隱瞞
“她向我先生投懷送抱 ”
這事實》。
她不知道,假設她當時不避忌的話,我會很自然地也與ta兩一起擁抱,以表我對她 《向我先生投懷送抱》 的 接受或歡迎。而且我很想向她表達我不介意,不吃醋。
最近這半年 我才從 與我先生翻案中 了解到
《他之所以不怎麼下功夫糾正 她 對我所存的 錯誤觀念》
是因為 他想保持給女下屬享受一種 在他心裏 她是 special 的對待。我的理解是:這是他 suduce 她的招式。所以他選擇每隔一次就不帶我去參與相聚,只有ta倆排ta式的獨處。難能可貴的是,她竟然也prefer 與他獨處。到她有男朋友(現在的老公),她也選擇排擠她老公來單獨赴會。我都服了我先生 那種 suduce 的魅力,emotional bonding 的本事!既然她能看到我先生這些優點 和 過人之品格,我也當 不被普遍婦人之見 蒙蔽 而看到吧。
後來 她 被我先生 的上司 逼走 但 不成功,因為有我先生 護著她。當我先生告知她這事實後,她還情緒波動到坐到我先生的大腿上,二人相擁抱,任她哭在他的肩膀上。當時ta兩在外面的咖啡廳 坐。我先生安撫她,表示會為保護她而效力。這情節,我先生 沒有任何隱瞞 地告訴我。我支持我先生對人的這種「義氣」。
之後,我先生 的上司 就把 她掉組,掉到不屬於我先生所管理的。到這種地步,她才 成功找到了新公司 轉工去。
因为回覆的该内容 设有魅力分下限,所以我以下的也设立相当的魅力分下限:
我個人的觀點取向比較接受到你的 分析與應對策略。
「她既然对你刻意回避
你也不必爱屋及乌的
非要跟她做朋友
你若介意你先生跟她保持这样的关系
就挑明跟他说划红线
不介意的话
就不必太纠结了.」
我幾年前已 「挑明跟他说划红线」了,就是 她一日刻意迴避我,我就一日不批准她當小三、或情人。
我先生告訴我
他需要有女性閨蜜
這對他情緒精神健康都有益處
而暫時我們眾多女性朋友中
只有她符合當他閨蜜的條件
所以我選擇 嘗試支持他 繼續 閨蜜關係
若果閨蜜到了她不再迴避我的話
我會批准她當小三 或 情人
但我先生採取與她建立 閨蜜 bonding 的方案是要經歷
一次加我參與,一次排擠我參與的互動
可是 這排擠我的活動 與我FOMO (fear of missing out) 有相沖
若我因我的FOMO而 「挑明跟他说划红线」
我又認為對她不公平
因為我沒有因我的FOMO而 「挑明跟他说划红线」不許他與他前妻有任何排擠我的活動
所以我到現在還做不到 「挑明跟他说划红线」不許他與這靚女下屬有任何排擠我的活動
其實,我也沒有因我的FOMO而 「挑明跟他说划红线」不許他與任何女性朋友 有任何排擠我的活動。
我想做到一事同人,盡可能待人沒有分別心。
每次想到這些觀點取向,我就立志支持他 撇下我 單獨赴約。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