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 biased 的 data point 与 分析是:
我凭人品拣选丈夫的成绩也不差。可能、、、
前夫来应征当我丈夫的时候已经三十几岁;
先生来应征当我丈夫的时候已经四十几岁;
他俩都有过去如何待人的data 给我做证明。
所谓:「觀其言、察其行、知其底 方識其人」
甄别前夫的时候,我还非常年轻,没有社会工作经验,父母也不在身边为我interview 他。
我只能请一对可当我父母年龄的,已管养大一对儿女的经验夫妇,和一对 比我成熟的已婚夫妇 来帮我 interview 我前夫。
例如:一起查圣经,看看他是否一个心口一致的基督徒。我自知我太容易被骗,所以定意要拣个基督徒来做丈夫,怎么被ta占便宜,差极也有个限度。
甄别先生的时候,我父母已在身边容易interview 他。而且他比我前夫还有更多的过去数据,成绩 (当丈夫,当父亲,当继父,当女婿,当姻亲,当上司,当下属,当同工,当朋友,对待陌生人 等等 )可做证。如见工,有了工作经验的人特别容易被准确评估 其 好相处 程度,工作能力程度。基本上那时我也到中年,在社会职场上已打拼过了。我的审人系统的准确度已超越我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