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32777|回复:158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怎样的童年能治愈一生?

头像
26操作1 #
头像
1 #
26
21-08-06 13:35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不感兴趣

边界:父母不要把自己生活的情绪发泄传递给孩子,不要侵犯孩子生活和情感的边界

尊重:尊重孩子的情绪,不要用成年人的思维去强迫。

多观察:了解他们的性格、敏感点等等

遇事支持孩子



1 人喜欢
LibraryGo
头像
1操作2 #
头像
2 #
1
21-08-06 13:4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顶锅盖王婆买瓜说,我觉得我也是一生被童年治愈的娃。哈哈哈。


不过最近刚好看了一些文章和书,都在强调快乐不应该是追求的目标,happiness is a great by-product when you do other things right, but happiness is terrible as a pursuit on its own。


我觉得我自己除了感受到源源不断的,无条件的爱,很多正能量,爸妈也给了足够的试错机会,没有过度保护我,所以成年后过独立人生的各方面技能还够用,遇到什么难关都觉得在能力范围内。


爸妈对孩子的馈赠,Jordan Peterson说过一段话,大概意思是the most important job of the parents is to teach the child the skillset to be able to successfully cooperate with others。我妈从小都会跟我强调类似的意思,就是说我早晚都要出去的,她和爸爸的任务就是帮助我适应社会,宁可我在她眼前吃苦,要好过我成年离家后无法融入社会吃苦。这个里头涵盖的内容就很多了,学习习惯,思想方法,沟通能力,心理抗打击能力的锻炼,等等,这些方面真的很感谢爸妈。其实仔细想想Jordan Peterson的话,我觉得很有道理,成年人所有的事情其实都建立在能否和他人形成双赢的合作关系,把事情办好(事业,交友,婚姻,都包进去了)。


otokorashii_onna 发表于 2021-08-06 13:41

这样的mm 多分享些吧 正面的例子比较难的 很有意义

Advertisement
头像
1操作3 #
头像
3 #
1
21-08-06 14:19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回复 19楼木牛流马的帖子

总之就是像楼上一位层主说的,想想自己的童年,你喜欢哪些地方,就照着父母的方法做;你不喜欢哪些地方,就想想自己小时候希望父母怎样对待自己,然后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这样基本不会差的。


是的,但需要很多努力。就像打球没人教,养成很多坏习惯,但已经是肌肉记忆了,要改到正确动作就要不断练习

头像
0操作4 #
头像
4 #
0
21-08-06 14:29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这些都是理论。当你娃把你2千刀一把的6把餐椅全都倒上有色清洁剂,佯装做家务的时候,你很难不把对生活的情绪发泄传递给孩子。


Captaintoo 发表于 2021-08-06 14:26

我说的是,不要把自己生活的情绪,比如工作的负面情绪,夫妻关系的负面情绪


头像
0操作5 #
头像
5 #
0
21-08-06 14:4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我明白你说的意思,我只是给你举个反例,当你摊上那么一个作精娃天天作,自己本来能控制的负面情绪全部都得崩溃。


Captaintoo 发表于 2021-08-06 14:38

是不容易啊 人一辈子就跟修炼一样 得跟本能对抗

不过也不需要完美主义 亲子关系好,修复能力强,孩子也理解父母,偶尔崩溃也没关系

Advertisement
头像
1操作6 #
头像
6 #
1
21-08-06 18:12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我也想知道区别在哪儿,为什么同样是万千宠爱长大的,有人养成了阳光自信温暖的人,有人养成了宠坏了的烂桃?这个问题我一直困惑很久了


三潭印月 发表于 2021-08-06 18:06

有边界

父母的边界感会传递给孩子。一味纵容的父母可不就是养出宠坏的无法无天


头像
1操作7 #
头像
7 #
1
21-08-06 18:3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童年要不要愉快也难说。

我小时候不愉快,虽然家里人平反了,但爸妈还是从上海分配到小城里工作。 2-3岁时妈妈回去读大学,毕业后考进美国,去留学了。两年后我爸也考入了也去留学,留下我给外公外婆养,所以小时候没什么父母陪伴。12岁我来美国陪读的前6年也跟爸妈过穷学生生活,送报纸打工帮助养家,从小吃苦长大的什么都受得了。同时有祖宗的脑子,加上这边对本事公平,我们都一直不停的步步前进。妻子也是同样吃苦奋斗长大的。 小时候的不快乐养出了吃苦的能力,奋斗的动力。虽然我们的童年不快乐,但我们现在的日子却比大部分童年快乐的人好,能提供给孩子们更快乐的童年。但这也是我又对孩子们叹气的原因,他们过的幸福了所以吃不起苦了,能力不如我们小时候了。


这也是我觉得童年应不应该快乐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个话。 “先苦后甜”和“富不过三代”也是全世界都有的说法。 父母都是为孩子们好,但让他们童年快乐就一定是好事吗? 我这个做爸爸的其实也没答案。


drugdealer 发表于 2021-08-06 18:26

现在的孩子以后吃苦不一定是送报纸那种吃苦了,但生活、工作压力不小的。

快乐不快乐的没那么重要,只要父母关系好,家里没有鸡飞狗跳的,给孩子制造不快乐就行

但是还是要培养孩子尊重规则,尊重他人感受,承担事情后果,失败了不要太自责,为走上社会做准备

否则可能从小顺风顺水,一独立受些挫折不抗压。

发帖回复
查看:32777|回复:158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