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查看:56914|回复:160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不懂就问,袁院士的贡献究竟多大?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21-05-22 19:40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不感兴趣

怎么判断吃没吃过呢?商店里的米写着杂交水稻吗

头像
1操作2 #
头像
2 #
1
21-05-22 19:41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这段视频前28分钟讲了袁隆平。


印象深刻的几个点:

1)中国杂交水稻最厉害的人姓谢,是福建农业专家,不是湖南的袁隆平。谢的水稻最牛的时候占全国水稻产量的45%。至于袁隆平的水杂交水稻占全国的比例,视频里没说。


袁的水稻普及量不够的话,怎么能说是中国水稻第一人?


2)袁的高产水稻亩产900多斤,是五个农业专家驻地管理,水田是精心挑选的,土壤,气候,温度都是最好的,五天打一次药,人工插秧,各方面精细操作达到的。这就注定它没法全面推广。


这就像能培养出一个世界冠军的家庭,没法把全国人培养成体育尖子。拿不提种田方式,而只宣传种植结果,这是否属于误导群众?他的种植方式能否真的让全国人在不依靠外国农产品的情况下亩产翻番,不饿肚子?能做到么?


3)视频中大约15分钟提到,从近些年中国水稻亩产平均400多斤,杂交水稻推广之后平均产量上升几十斤后又下降回404斤。


杂交水稻的比例没有高于过70%.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很牛,为什么没有从本质上改变水稻现状?


4)还是视频里提到的点,印象深刻。在17分钟讲到,中国水稻单产排世界第13名,不是第一名。中国水稻单产400多斤, 美国水稻单产500多斤,澳大利亚排第一。


这样的单产情况,真到战略所需的时候,仅靠袁的杂交水稻,真的能养饱十几亿人么?


5)19分钟提到,近些年中国水稻种植面积下降1%,总产量提高165%,主要靠的是激励机制,化肥和育种技术。育种技术没有前两种贡献大。单产最高的实际是东北的好吃的粳米,而不是杂交且不好吃的籼米。


这段视频还提到袁的实验田为他带来大量科研资金,他成立上市公司将功绩变现。他对转基因的态度等等。


如果上述数字和数据都是事实。不可否认,袁是一个了不起的农业科学家。但是,从逻辑上来讲,他并没有伟大到改变中国水稻的地位,把他神话有些过了。


WarmClock 发表于 2021-05-22 15:41

mark 以后看

发帖回复
查看:56914|回复:160
  • 1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