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共情我觉得我不缺。他从那个情绪上下来之后就OK了。第二天给足我共情。哈哈哈。我俩促膝谈心,抱头痛哭(反正差不多那个感觉吧)。
但是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我不想每隔几个月就体验一次这个剧烈的动荡,我喜欢平平稳稳的,有问题就好好解决。但是他在当下,就是”火冒三丈“的当下,没办法理性。可是我希望他可以朝我这个方向努力一下。所以我需要帮他找方法。
otokorashii_onna 发表于 2021-10-25 20:30
人无完人,我倒是好奇你觉得自己缺了点什么。在我看来冰面之下还有一些东西亟待挖掘。
无论如何看好你,期待你的更新。某种程度上来说,你也是我的引路人,嘿嘿😁
补充一句。
胡乱猜测一下,有的人容易出现“火冒三丈”的当下,有没有可能是:对关系的安全感不够?没有得到足够的共情?旧时的创伤被触发?
但是我确实无法对极端情绪中的人共情。这是不是也是个缺点?过于rigid? 你让我在他发疯的时候,跟他温柔的示弱,真的比让我保持冷静还难。
就是对我来说, 逻辑,理性,还有一些其他的价值(比如be kind, 那意味着恶语相向,意味着要给人benefit of the doubt, assume good faith),这些是核心价值。然后我要求自己的言行随时随地都不违背这些我自己的核心价值。我觉得这是我能在30岁以后觉得越活越轻松的原因。因为我对自己的价值观有交代,我的value, words, thoughts, actions,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时刻,都是统一的。不是说我的这些方法或者观点最好,但是至少和我本人的价值是和谐统一的。
然后当别人做不到的时候(当然我只对亲密伴侣有这么高的要求),我确实会觉得失望。
这个我后面也会写到。我觉得属于“integrity”的范畴。
otokorashii_onna 发表于 2021-10-25 20:55
你写的这段我不仅能理解而且特别欣赏,这使我更容易因此产生“共情”。
而对比你之前描写自己在冲突中的表现那段,我明白自己“应该”“共情”,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很难做到。
我根据自己的认知胡乱分析一下哈,也当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我隐隐的感觉到对方的极端情绪不是凭空而来的,是被诱发的,也许是外因,也许是内因。外因也许需要你做些调整和配合,内因也许需要他自己有意识的预防和管理。核心价值观很重要,在关系中找到“自我”和“关系”和谐共处的平衡点也很重要。
有时候行动力是滞后于认知的,进一步退三步也是有可能的,也许你们之间缺的只是“时间”。你需要更多的时间让他接纳你的模式,他需要更多的时间自我提高,你们都需要更多的时间彼此适应。—-这一段是我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未必适合你。感谢你的分享使我有机会又梳理自己一次。
适合自己很重要,比如在我这里习惯的养成更难,所以都会给/被给3-5次的机会,在你那里也许就要炸筐了哈哈。
接着这段写。
我现在觉得这一切行为用cognitive distortion都可以解释。
就是不管什么具体原因吧,童年也好,过去的亲密关系也好,他一旦被trigger了,就会有一些很严重的cognitive distortion。所以cognitive distortion就是带着固定的有色眼镜去看身边的人和事情。带绿色眼镜那看什么都是绿的,红色眼镜看什么都是红色的。把真实事件扭曲了。常见的cognitive distortion有下面这些。我都是随便举的例子,这些种类并没有极度准确的定义,经常会重叠。比如mind reading和personalization经常是类似或者同样的表现。我列举出来,只是帮助我们识别distortion pattern的工具而已。
1. "All or nothing" thinking: 减肥过程中有一天吃超标了,完了,整个减肥过程彻底失败了,我只能胖下去了。
2. Overgeneralizing:一次考试没考好:唉我怎么永远都考不好试呢。经历了两次分手:啊我是不是不适合谈恋爱啊。
3. "Black and white" thinking:某个同事犯了个工作上的错误:他这个笨蛋,太笨了!又笨又懒!没救了。
4. Mind reading:以为自己会读心术。我刚才路过那个人跟他打招呼,他没理我,他是不是讨厌我啊。(可能只是没看见。)
5. Catastrophizing:工作上犯了个计算错误,被老板纠正了。这下完了,我肯定要被炒鱿鱼了。昨天跟女朋友吵架了,她今天肯定要跟我分手了。
6. Emotional reasoning:奶奶去世的时候我居然哭不出来,我肯定是个冷酷无情的人。我现在心情觉得有点紧张,那肯定是因为我的环境不安全,会给我带来危险。
7. Labeling:前女友跟我分手后不到三个月就交了新男友,这个不要脸的娼妇。
8. Mental filtering (minimise the good and maximise the bad):老板大多数时候对我都很关照也很器重,可偶尔心情不好时也会批评我:老板对我太凶了!
9. Personalization:所有事情发生都是因为我。儿子在学校调皮捣蛋了,肯定是因为我是个坏妈妈。上级今天开会的时候说我们部门要注意了,肯定是在说我。
10. Unreal-ideal:我的生活要像IG influencer贴出来的那样美好,否则就是失败。
otokorashii_onna 发表于 2021-10-25 21:42
学习。这段非常专业了👍👍👍难怪你说普通的心理医生都治不了你哈哈😄
关于认知扭曲,我还专门研究过,不过根本记不住。我觉得包括我自己在内大部分人都会有其中的特质,有意识的学习和自我管理能改善很多。幸运的是我在自己的亲密关系里是互相鼓励、一起学习、共同提高,互相拖后腿,谁也别嫌弃谁。假如你更趋完美,那足够的包容和忍耐对你来说确实是蛮挑战的🐸
继续来学习,大家分析的都好好呀,恨不得给好多好多赞👍
医不自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特别理性的讨论只适合复盘。
事件发生的当时,其实大家都有情绪的,及时为对方提供情绪价值、互相共情也许才是当时最重要的。这点我自己深有体会,在冲突发生或者可能将要发生的时候大大降低了互相消耗的概率。而我们从意识到、再到完全做到,经历了非常痛苦艰难和反复的过程,其中坚定信念、加深信任、尊重不同起到了很大作用。
我觉得楼里的大家都很有深度。能不能讨论一下如何改变自己不当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我妈就这么说我(客观的,不带指责语气的,因为她理解这个表现和我接受的教育,所处的大环境,等等是有关联的,合理必然)。我本来也觉得当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虽然听着不好听,但是我可以接受这个说法的,没问题。
但是现在觉得这样是不好的,是局限的。我想改变了...
otokorashii_onna 发表于 2021-10-27 23:48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都值得被欣赏。对我来说改变要有契机,调整多于改变。
如果既愉悦自己又不妨碍别人,那为什么要改变呢?有什么动力去改变呢?我自己的答案是为了“爱情”不可以,为了让自己更好更强可以。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