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陪伴孩子们最重要。我至今还没有错过任何一个孩子们的成长环节,挺幸运的,每当需要我时都能及时出现。
我觉得陪伴孩子们最重要。我至今还没有错过任何一个孩子们的成长环节,挺幸运的,每当需要我时都能及时出现。
teens需要你leave them alone, 不再那么需要陪伴了
weee21 发表于 2021-02-27 16:24
陪伴也是有局限性的,在学校和在社会想陪也不可能,只有在家陪。
说的就是在家的时候啊
weee21 发表于 2021-02-27 16:27
在家的时候,孩子们一关门也没法陪,需要的时候才陪。
确切地说, 他们要的已经不是陪伴了, 是父母be there when they need it。 父母更像个港湾, 孩子需要时候就回来补充给养
weee21 发表于 2021-02-27 16:34
关键在随时随地,十年如一日。
是,同朋友facetime,都是把门关起来。
xiaoping_tao 发表于 2021-02-27 16:35
孩子在家的时候,我们从不关门,睡觉时也不关门,偶有例外,呵呵
我们的例子,孩子还是喜欢同我们每天饭后一起散步30分钟的。其余闲暇时间,她同自己的朋友facetime.
另外,在她的朋友面前,她要显出自己很independent,就会同我们保持距离,否则很embarrassed。这个小学高年级就开始了。这个就是我以前提到的,她比较在乎自己peer的看法。我相信,等她真正成熟了,会再回来的。
xiaoping_tao 发表于 2021-02-27 16:33
难怪桃树性情温和,是女儿。
我朋友生女儿的都特别温和细腻。
深有同感,谢谢分享。
Dina029 发表于 2021-02-27 16:53
打官腔?呵呵
回复 20楼wenxuecity0824的帖子点评到位。
我的基本思路是平等和尊重,放养有余,管教不足。说白了是孩子既独立又叛逆,想管也管不住
Dina029 发表于 2021-02-27 20:21
再叛逆的孩子也有需要他人的时候,此时如果父母缺位,孩子就会找别人,习惯后就与父母渐行渐远,别说管教,就是连平等对话的机会都没有了。
放养是一种很好的养法,关键是何时放出去?何时在家里养?我觉得放出去的目的是练习独立生活的能力,疑惑了迷茫了受伤了回家休养。
感谢桃兄开帖。我这周也一直都为和儿子的交流方式在郁闷。 饭后几个人在讨论当下的政治氛围,聊到男女同厕的问题,儿子加入了进来,沒说几句就和好我妈正面钢上了。我妈说这种风气就是“伤风败俗”,并且还怕孩子不懂什么意思,反复的在解释这个成语。儿子说“你们是歧视,就像当年的奴隶主一样” “他们没有伤害到别人,你们为什么要伤害他们” 儿子十六,七。平时很自律,但是那天吵到冲动的时候,用手拍打桌子,青筋毕露。我赶紧把他的战火往我这儿吸引,努力让他知道一切都可以用平和的心态去讨论。但是还是没有什么效果,最后他是气冲冲的结束聊天的。 我自认从来没有歧视过同性恋,朋友里有几对同性恋,我们也都正常往来。可是我不接受同性恋是正常的性取向这种论调。 最后儿子抛下一个问题“如果我是同性恋,你们怎么办?” 我当时的回答是“我会很伤心,因为我期待的是你可以象我一样,遇到一个你妈妈这样的女孩子,一辈子恩恩爱爱,有两个自己亲生的孩子。” 很无奈。
aiche 发表于 2021-02-28 09:24
要有信心,会好转的。
对孩子不要堵,要疏导。父母最了解孩子的喜好与忌讳,因势利导事半功倍。
谢谢aiche兄的分享。
这个容我想一想,可能作为下周的两三句的内容,单开一帖。
xiaoping_tao 发表于 2021-02-28 11:46
遇到情况后是没有时间再去细想的,必须当机立断给出回复。
对啊,所以要未雨绸缪,提前有所准备
trudily 发表于 2021-02-28 13:05
情况很复杂,防不胜防的,迟疑就会失去先机。
回复 44楼wenxuecity0824的帖子我喜欢多提前做准备,对娃的教育我会提前思考和准备到up to 5-10年,不是说我要计划他们要怎么样做,但是接下来几年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摩擦我会提前去思考和准备,有些摩擦提前做了准备可以避免或者减轻,至少心里大概有个数。等到娃来initiate提出问题的时候就太晚了
举个简单的例子,从小baby第一次能自己用手拿东西,喂自己吃的时候,我就引导他们分享食物,也喂爸爸妈妈吃,他们就会更容易习惯分享
trudily 发表于 2021-02-28 13:26
你是个称职的妈妈,赞!
回复 46楼wenxuecity0824的帖子这个跟我个人经历很相关
我出国的时候十几岁,身边认识的人出国后出现了巨大的分化,有原来看来很不起眼的孩子后来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好的,也原来典型的人人夸的乖孩子后来沉迷游戏赌博中止学业的,还有因为始终无法习惯新的社交环境搞出心理问题的。这对我是个大开眼界的经历,这么多小孩,离开了父母,开始主要靠自己的生活后,轨迹分歧太大了
之后我就认为,在父母眼前看着照顾着表现出来的“乖孩子”甚至是“能力很强的孩子”并不能代表什么,一个人在一定年龄后(我个人定义为最低15-18岁),能否自我激励,自我约束,成长为一个比较正常和完整的成人,才是“抚育成人”的目标。在此之前,父母的教育一定要有前瞻性的眼光
trudily 发表于 2021-02-28 13:51
祝愿你心想事成!
我们也反感过孩子们玩游戏,后来不反感了,因为不过度。现在玩游戏的孩子是正常的,不玩反而不正常。
不过,要知道游戏的度,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必须自己玩了才知道。
想请教各位睿智父母,如何管作业?网课作业量陡增,娃不算丢三落四,但是如果任由他自己安排,虽然都能按时hand in,但是完成度很差,龙飞凤舞,敷衍了事。男娃11岁,周围朋友里,这个年纪的男娃要么很成熟可靠,办事妥帖,可以当半个老公用那种兄长型。要么就是我们家这种,还和小宝贝似的,管多了亲子关系搞不好,管少了又觉得很失职。让他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也无法遵守,反而对自己自控力差很失望,主动要求我们帮他管理时间。我们按时提醒了,他又不高兴。纠结死了。
除了作业这方面的责任心欠缺,其他都还不错。有爱心,善良,诚实,有礼貌,体贴,阅读量大,爱户外运动。感觉就是意志力很弱,对于热衷的事情,也不是特别执着。比如跑步和打球,得了名次很开心,回家会主动得瑟。没名次也没见灰心丧气,并不见反思自省。好的方面来说,从来不钻牛角尖,被念叨烦了就自己回房间看看书,弹弹琴。一会儿自己就好了。
枕戈待旦 发表于 2021-02-28 14:43
先了解娃,娃会的就别做了。
这个我下周写。
该内容需要100魅力值以上才能阅览
xiaoping_tao 发表于 2021-02-28 23:40
别写,她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别把她宠坏了。写点儿别的,有用的。
回复 55楼wenxuecity0824的帖子啥有用的?不如你也开一篇 阿文说法
trudily 发表于 2021-03-01 08:58
有用的就是对生活有指导意义的,比如,如何升学?如何找工作?如何找对象?如何升职加薪?如何吃喝玩乐?
我开篇没人来玩啊,你看看我开的篇还少吗?
https://forums.huaren.us/showforum.html?forumid=388
感谢楼上几位的建议,懒娃缺的就是一鼓作气,感觉他永远在relax mode里。
枕戈待旦 发表于 2021-03-01 23:19
增加奖励机制。
哈哈哈 好可怜的阿文 pat pat
trudily 发表于 2021-03-01 23:27
哇!哇!哇!哇!哈!哇!哇!哇!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