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來發了一個回應,那原帖被送到政治版去了,就回在這吧。有點文不對題就是了。。。
台灣更大的問題是,就算疫苗來了,怎麼分配跟怎麼完成接種,進而解封。
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規畫6月到8月,若疫苗數量足夠,將啟動全面接種作業,希望每周完成至少100萬劑接種。6到8月,一共有十四週,每週一百萬人打疫苗,如果,這目標能完成的話,一個月就有四百萬人,三個月十四週下來,應該可以超過一千四百萬人,65%,差不多可以接近群免。
我想問,這6到8月的期間,是怎麼規劃出來的? 政府的說詞是,6到8月,要每週至少施打一百萬人的疫苗,要注意喔,一百萬是平均數,但每月目標是平均數之上。一百萬人,照政府的規劃來看,已經是卯足勁動用了現役的醫護人員,也要徵召義務志工來協助,依這邏輯看,合理推理,最好狀態是每週都打到一百萬人,若前面拖延,後面的月份壓力會越大,才能完成八月底打完一千四百萬的目標。若人力就那麼多,施打地點就那麼多,後面趕工有可能嗎?
現在已經是六月了,第一週,一百萬人完成疫苗施打,可以達陣嗎?進來的AZ也不會馬上拆封馬上打吧?
理論上,連第二週也不可能,是不是?
若根據蔡英文和陳時中的說詞,採購的疫苗,加上國產疫苗,總共三千萬劑,不是要到七月底才會進來嗎?如果是七月底,加上檢測時間,加上分配各地施打的流程,有可能在「6到8月之間」,打完一千四百萬人嗎?不可能。
如果疫苗,確實會在七月以後才陸續就位,那它最合理的完成時程,應該推估到九月或十月,甚至再晚一點。如今,在疫苗都還沒見到影子,就説6到8月之間,可以完成每週一百萬人,這話不是很明顯的有誇大,有譁眾取寵的嫌疑嗎?
至少,這個六月的第一週,你何來一週一百萬人打疫苗?如果,第一週就跳票了,那不是嚴重挫傷疫情指揮中心的公信力嗎? 承諾就是承諾,說出來就要做到。為了一時安撫人心,隨便開出一個期程,到時再在這個原因那個因素上做調整,那你不如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