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回复
查看:4990|回复:5
  • 1
When you buy via links in posts, huaren.us may earn a commission
Advertisement

我找工作的经验系列之一:Interview (zt)

头像
0操作1 #
头像
1 #
0
04-01-28 11:15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不感兴趣
我找工作的经验系列之一:Interview (zt)
来加拿大已经1个多月了, 总算又开始工作了. 虽然我的背景和大多数新移民不太一样, 因为我有在美国2年读书, 3年工作, 所以语言对我不是问题, 但是对于其他一些Interview相关的问题, 我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想把经验介绍给大家, 希望有些帮助。

1. 一份attractive的CV是找工作的第一步, 而且可能不只一份, 需要几份. 尤其你的经验特别extensive. 比如你C/C++, Java都精通, 可以准备两份, 在professional experience中可以根据重点的不同, 适当的调整顺序. 另外, 就是简历要控制在1-2页, NO EXCEPTION! 你的简历可能只被HR的人看几秒中, 如果重点不突出, 不可能有机会被选中.

2. 有了一份好的简历, 去哪里找到job posting呢? 我推荐下面几个地方, www.monster.ca, www.workapolis.com 和 tor.jobs的newgroup.

3. 发现合适的job posting, 把简历寄给公司, 如果有可能最好要follow up. 有的公司会写, email your resume to [email protected], or call abc at 111-111-1111. 这样的case最好, 你可以email resume, 然后过10分钟就打电话. 我几个月前在boston找工作的时候, 曾经当天就搞定一个interview.

4. 有了interview, 下面就是考验你英文能力的时候了. 去interview, 如果你发现你手上都没有一个FAQ List, 那你等着fail吧. 对于一些基本问题, 尤其是在你休息了很长时间以后, 可能本来很熟悉的东西, 回答起来都可能完全没有条理. 每次interview回来, 好好回想一下都有过什么问题, 你怎么回答的, 如果可能和有经验的人问问, 你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5. 在去interview之前, 最好能和HR的人联系一下, 看看能不能拿到interview的agenda, 看看你都要见什么人, 以及每个人的title. 一定要知道每个人interview你的目的是什么, 谁是真正的decision maker. 一般来讲manager见你就是要了解你的attitude, personality, professionalism. 有的人见了manager, 可能觉得好象manager问的问题简单, 没什么technical内容, 其实不然, manager见你就是要了解你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所以有trick的question可能会比较多, be cautious! 如果是programmer postion, 其他见的一般都是technical people, 你技术是不是过硬就用在这喽..

6. Interview是个非常emotional的过程, 试想如果你是manager, 面对这几十份简历, 也许更多, 然后好几天的interview, 不烦也烦了. 那么在面试的时候, 一些轻松的对话非常有必要, 我每次interview都有1/3的时间在和对方聊一些和工作无关的事情, 比如toronto的traffic没有boston坏啊, 公司的location怎么怎么好啊, 或者不好, blah..blah..make it easy going. 有了轻松的面试环境, 成功的概率也大一些.

7. 你一定要take the lead during interview, 不要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不要他们问什么你就回答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 如果你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那么肯定不可能让对方满意. 要尽量开始多问问题, 比如这个工作的detailed responsbility是什么, join之后是不是有immediate project要做,什么样的project. 有了一些context, 面试时候你也好有的放矢. 比如, 有一次一个architect让我写一段C的code, reverse text string. 因为我apply的是senior position, 如果我花时间在写code上, 那么势必浪费了很多时间而且不会让他满意(说句实话, 我当时要写也写不出来, 都1年多没怎么写程序了..) 所以, 我说我回答你这个问题之前, 能不能让他介绍一下这个工作以后的responsbility, 过程中我发现他们现在作法的一些问题, 然后就开始讨论project resolution了, 最后30分钟都不够用的, 只好提前结束, 但是他们觉得我非常qualify. 把interview尽量变成是你的presentation.
头像
0操作2 #
头像
2 #
0
04-01-28 11:18操作
查看全部AA分享
经济不景气如何绝处逢生?加拿大找工六大必杀技

想当初办移民手续时,流行过一句口头禅:过了海就是神仙。等到了加国后,才知道离真正的蓬莱仙境还有十万八千海里要游啊!当你在加国找到一份正职的工作后,在西方的生活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开始。当你经历了“准备”-“满怀信心”-“争取”-“狂喜”-“疑惑”-“沮丧”-“绝望”这样的循环,不是一次,而是几次、十几次,甚至几十次,最终一个不经意的电话:“You getthe offer.”,恭喜,你终于成仙了,至少在心理上。有时觉得人生就象一个百家乐大转盘,转到“狂喜”的,自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转到“绝望”的,
意志消沉、黯然神伤;可是总有人喜欢去转,没看见转盘前总是排长龙吗?
说到如何成仙?自然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在这讲的招式只限于如何成功寻找IT工作。

必胜一式:先声夺人,resume一定要写好。

先声夺人式和万佛归宗式是必胜六式中的关键所在,万不可轻心,切记!

大家都有过类似的经验,找工的日子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电脑前查看今天是否有新的positions,正常的能发四、五封,多的能发二、三十封。有一朋友甚至用四个不同的E-MAIL帐户隔两、三天申请同一职位,说是能提高中标的机会,一打听才知道人家在国内可是股坛高手。

最常见的发resume方式有两种,要么集中几天发上百封resume,然后守株待兔;要么就是先发二、三十封,等上一、两个星期,见没反应就再发二、三十封。一个公开的position往往会有几十位甚至上百位Candidate同时递resume。要从这么多的resume中挑上你,简直就象中六合彩。

另外,现在的resume是越写越精彩,越写越神奇,有时真不得不为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在异乡为生存而忍辱负重的毅力而感叹。你要CS(computer science)background的,那我就是清华北大计算机系的高材生;你要5年IT工作经验的,那我就有2年Java、3年C++工作经验(一朋友在resume上写5年Java经验,5年Java?那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Java还没面世,他老兄就已在用Java写诗歌了!);你要了解Java水平,那我就考个Java证书,实在考不了我就印个证书符号;你要北美工作经验,那我已经在“Westfood”IT公司干了半年,想查证?因为IT
泡沫经济缘故,已经倒闭了,公司名称为什么这么怪?悄悄告诉你,我在一家名叫“Westfood”食品加工工厂干过;请问你还想要什么,哪怕苛刻到样貌、身材,那我也是“潘安再世,赛比嫦娥”。哎......

其实,每个Candidate都知道resume重要,但有多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就不得而知了。Candidate最容易犯的一个致命的错误就是没人会怀疑自己的resume有问题或主动去修改resume。

如果你的resume 没人理睬只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要么是所有的job agent 都死悄悄了,要么是你的resume有问题。如果你的resume没人理睬,意味着你连与公司面对面interview的机会都没有,唯一能做的只能仰天长叹怀才不遇罢了。

所以,resume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你是否能得到interview机会和interviewer对你的印象,它占了你找工成功的50%先机,正所谓“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

那么如何写一篇高质量的resume,又如何应人而异、应地制宜修改呢?概括来说:三条一题两套。(有次与朋友聊天,谈到中西文化差异,其中一条是西方人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华人却喜欢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什么东西拿来都能总结一番或概括出几条ABC,此类话题另文再谈。)

第一条,Career Summary 要简洁,明了。Career Summary 一定要用短语表述你的工作经验,例如“two years experience
of Java”,如果你有SUN Java 证书,可以写成“two years experience of Java with Sun SCPJ2 Certificate”。切不可写成长句,不管你的句子多么完美,象“During the past two years, I have done a goodjob in Java and I also have a Sun Java Certificate-SCPJ2.”,HR职员是
没有耐心去找“two years” 和 “Java”单词的。你可以把所掌握的IT技术按重要程度从前到后整齐排列,HR职员或job agent就能第一时间找到他们要的内容。

据调查,HR职员或job agent平均用7秒时间浏览一份resume,他们会花两秒时间在Career Summary上,如果头一眼找不到要的单词,就跳过这份resume;当他们看到想要的单词时,就会转到Professional Experience继续查看。

第二条,Project 要公式化,抽象化。在Professional Experience 中主要描述你在过去几年中所作过的项目和你在其
中所扮演的角色。项目以3-5个为宜,关键在时间最近的一个项目上,看resume的人也只关心这个项目,你应该尽量在这个项目中展现出公司想要的技术和技能,面试时也只需围绕这个项目交流就足够了。HR职员或job agent 会化4秒时间在这部份。

不是说项目描述越详细越好,让人感到你专业、在行吗?许多人甚至为凑不够字数痛苦,为不够详细挠破头皮。其实这是所有candidate的理解误区(包括在下),原因在于“讲多错多”。在IT界,没有人敢拍胸口说自己整个系统、整个项目从前端到后台啥都懂,写得越多,错误、漏洞出现的机会也就越多,而且这些错误、漏洞你肯定不察觉(不然也不会写上去)。当technical部门的人看到这些错误、漏洞,他们就会产生疑问,要么直接了当认为不真实,放弃这份resume,要么在interview 时单刀直入或穷追猛打,而你又恰恰根本没注意这
个问题,也没准备,其结果就可想而知。有朋友在resume上写在Client Site或前台用????和Swing技术,表面看似乎????和Swing都是前台技术,没错;但实际上,两者一般不会同时使用。面试时,interviewer一定会问为什么要同时使用啦,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啦,等等。而candidate正是不了解两者的区别才贸然写上去的,这不刚撞上枪口吗?(此观点不代表极小数巧设陷阱,面试时伺机反击,滔滔不绝的面试高手)

各大IT公司在介绍自己的技术同时,都会对目前流行的项目和系统作概括性描述,或是网上一些成功resume例子,都可作为写项目的参考材料。另外,真正interview时,也可根据interviewer的喜欢展开自己对项目或系统的了解,避开自己不熟悉的部份,即使讲错也比白纸黑字写错影响小。

第三条,角色描述要明确。
Technical interviewer最关心的是你会干什么和你以前怎么干的,他们会首先从你的resume上了解信息,寻找与招聘职位相符的Candidate。可是许多candidate却害怕写自己干什么,一是怕写偏,货不对版,二是怕写错,被人追问。其实,你能精通一门技术或是技术的一部份,肯定能找到工作,只是时间的问题,这家不适合找另一家,所以大可写你喜欢的或擅长的部份。这样做的目的是让interivewer事前就对你有一定了解,心里已经虚构一个职位给你,面试时可集中在你悉的部份展开讨论,避开了谈论你不熟悉的部份,成功率就大增了。兵家
大忌是以全才的形像出现。或者是事而非,对各技术都懂一点却又只知皮毛,这样一来,你将来的team leader就无所适从,不知安排什么工作给你,自然他就会再找一个更胜任的人选。

以上三条是一份成功resume的必要条件,至于resume的其他内容,象Education,Hobby等,无一定式,在此不细讲。

有了初步成功的resume,就能向外post。Post过程中有一个重要而又往往被轻视的小地方,就是你的E-MAIL题目,也就是所谓的“一题”。HR职员或job agent接触你的resume是从你的E-MAIL题目开始的。有许多candidate的题目非常简
单,象“Resume”、“Steve's resume”、“Hi”,甚至“[none]”,如果你去挑resume看,相信也会瞄都不瞄一眼就delete 这些不知所以然的E-MAIL。醒目的题目象“Jack's two years Java Resume”或是“Marry's Java Certificate
Resume”,60%的信息量第一时间就传递给看resume的人,接下来的动作自然是double click你的resume,再一看是篇高质量的resume,试问还有谁会再理睬其他E-MAIL呢?哈、哈,没想到吧?!下次可要注意了。

初步成功的resume依然需要不断提炼和修改,就象一座刚有轮廓的雕塑粗胚还需要细切、打磨(请别问我以前是干什么的!)。这里要讲什么是“两套”。“两套”是指“套要求”和“套行业”。

“套要求”是指套招聘职位的要求,每一个position都会有对candidate的de????ion。你不能放过任何细节问题,其实从中你也就大致了解对方的技术方面的底细,可以有针对性的修改你的resume,并不是说你非得全部具备de????ion上所提及的技术才能应聘,别忘了,日后公司肯定会对你培训的,
公司员工的技术多数是通过培训得到的。(唉,成功的招聘多数不是由你是否懂技术决定的,而是你的personality,这在必胜五式中会提及。)如果其中一些技术,你只了解皮毛,可以在knowledge内提及,但不可弄巧反拙,“不太了解”的技术非写成几年的工作经验,那撞板的机会具多,因为对核心技术,interviewer看到你有工作经验,一定会问得较详细,(他也只会问他熟悉的领域)。请大家各自理解“不太了解”的含义,自行掌握尺寸。

“套行业”是指点那些转行找IT工作的朋友如何写项目的。resume最好写自己熟悉的行业,因为IT技术能用于各行各业,不能提起Java 就是e-bank或e-shop项目,提起C/C++就是银行金融系统。现在华人圈中的resume太多相似的,千篇一律,突出不了个性。有位朋友以前是位中学教师,想找Java工作,他就能结合自己以前的工作写如何利用Java 和internet技术做教育网络项目,结果不管是job agent或是公司的team leader都很感兴趣,这位老兄也老实不客气,把编好的一套现抄现卖,很快就年薪7万了。可见新颖的项目更容易出位。

那么如何检验resume写得好坏呢?很简单,post或E-MAIL出去的resume,一、两个星期没反应或反应不强烈,别犹豫,马上修改!

必胜二式:左右逢源,job agents 关系要处理好。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阁下的interview 机会有50%以上是由job agents提供的,而且你的resume绝大多数都是发给job agents的,可见其重要性。Job agent是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工作的外延,在公司内部职位需求和众多candidates之间起到即使桥梁又是过滤器的作用,仔细了解其运作的程序和关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目前的jobagents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媒介agents,这类agents最常见数量也是最多的,他们只负责从公司收集招聘信息,从candidates中寻找合适人选并稍加包装,再把candidate介绍给公司;如果成功,他们从公司处赚取相当于
candidate1-3个月薪的佣金。(记住一条,所以类型的job agents都不收取candidates的任何费用,千万不要上一些无良公司的当)。

第二类是长期consultant类,这类agents 会在人才市场上寻找合适的candidate并招聘其作该公司的正式员工,有时也会对candidate进行一系列技术或人力资源方面的培训,之后再派往真正需要人才的IT公司作contract工作,赚取IT公司回报的薪金与candidate自身薪金之间的差价。

第三类是contract consultant类,这类agents也会在人才市场上物色人选,但并不与candidate签任何合同,或是只签薪金极低的contract合同,再把candidate推荐给各大IT公司,如果成功,赚取IT公司回报的contract薪金和candidate自身contract薪金之间的差价。这类agent数量最少,candidate自身也无太全面的保障。

candidate 能否成功面试,同样关系到job agents的声誉和收入,加上现在人才市场供过于求,job agents在挑选candidate时都非常细致和小心,对华人新移民,他们最关心两件事:英语水平和是否真才实学。如果被选中,job agents
就会把你当成摇钱树拼命摇,一般一个candidate,jobagents只给不超三次推荐机会,成则皆大欢喜,不成则打入冷宫。有许多朋友都有类似的经验,遇到agent的电话很开心,谈得也很融洽,agent也说会推荐到公司去,可过后就杳无音讯了,其实agent已经帮你递resume,只是公司反应冷淡,如此两三次,agent 就不再摇你这棵树罢了。

如何与job agents建立关系呢,如何让他们感觉你是一棵大摇钱树呢?关键是多问多联系。在下见过许多candidate接到job agents电话面试时象木头公仔一样,推一下,走一步,问一句,答一句,生怕说错了或是被发觉英语不好。试问有谁喜欢木头人呢?其实与job agents通电话是多么好的interview练习机会,他们一般不太了解技术,只会问你类似于“how many years experience of java?”的问题,或是让你讲一讲过去的工作经历,你还不趁机大讲特讲,把平时准备好的讲稿(你写过吗?)一遍一遍的讲,讲到job agents都听懂为止?另外,你还要记下他们问的问题,这些往往是公司所关心的,也是agent要包装你的地方,你要给agent一些明确的答案,切不可模棱两可,是事而非,不然agent对你没信心,不知如何包装你。同时,你也要问清对方的名称、公司名字、联系信息,以便下次主动打电话跟进情况。你可以每一个星期打电话去询
问一下有没有合适的机会,这样做的目的既是联络彼此的感情,也是增加曝光率。老外一般都较感情丰富,你客客气气去了解情况请教问题,他们都很乐意透露行情给你,教你如何写resume,该如何改,面试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等,电话打多了,他们也就记住你的名字和情况,推荐起来也会首先想到你,千万不可坐等或害羞不行动。

必胜三式:近水楼台,job fair机会要把握好。

除job agents外,job fair上也是找工的一个重要途径。到job fair摆摊的不是job agents就是真正要人的公司,不会有卖水果的大婶的。job agents暂且不说,那么什么样的公司才会到job fair上练摊呢?如果公司只有一、两个职位空缺,HR经理大概不会吝啬3个月工钱去找job agents帮忙找人吧?如果公司
并不急于扩张,相信也会按部就班自己或委托job agents物色人选吧?真正在job fair上招人的公司大多数是铁定要在job fair上招一批员工的,试想一下,他们的心情肯定是又焦急又大胃口,只要印象不是太差,你中奖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job fair上直接找工,跳开job agents的过滤,与公司面对面直接接触,是考验你硬功夫的地方,所谓“养兵前日,用在一时”嘛!不用担心,本文同样有破解的招式。

首先,去之前当然是西装革履(女孩穿西装套裙),虽说加拿大IT界平时上班穿着随便,短打上阵也没人理你,可是面试时,西方人还是非常注重外表衣着的。你甚至可以稍洒清淡的香水,但不可太浓烈,切忌有异味或口气很重。一朋友去job fair前没注意,开炉做饭,等他下午穿好“戏服”登场亮相时,西人都皱起眉头,因为闻到一股很重的油烟味,许多租房广告注明不煮食也是这个原因,这是题外话。

其次,挑选面试目标跟挑选女友(男友)相反,越老越好,最好是男性。因为这类人多数级别高,不是部门经理就是team leader,决定权大,他如果满意了就可省气省力。其他年青的女孩多半是HR的,跟你谈大多水过鸭背,事后无着落。切忌是先找年青小伙,他们一般是技术苦力,没实权但办事认真,
不考倒你不算数的那种。记起一次一个IBM小伙狂发神威,把到跟前的candidate一个个考得呲牙咧嘴,倒吸冷气,他老人家站在摊前嘿嘿冷笑,估计是心情不好被女友飞了。就算过了他这关,谁知道他是否与部门经理或team leader有什么过节,搞不好真有技术反而落选了。

再其次,在对话时要轻松愉快,面带笑容,同时说话一定要斩钉截铁,反应迅速。在job fair上的面试时间非常短,一般3-5分钟就完成,如果你吞吞吐吐或是呆若木鱼或是黑脸包公,interviewer马上就会非常礼貌地截止谈话,事后迅速把你的resume扔到非考虑类。也可稍作大话,拼命点头,猛讲“OK”或“No problem!”,其实这是给interviewer考虑招你的信心,让他决定把你的resume放在考虑档中,至于是否合适,双方都心知肚明:还有下一次面试呢!最好是碰上team leader,而且他给你名片让你事后找他,估计问题不大了,或者你也可直接问他要名片或联系电话,过后再电话联系,这样又多一次机会。

最后是记住当天回去就按照公司e-mail再发一份电子resume,过两天落实一下。

其实,大家可能不了解如果公司摆摊那他们一定要招到人的焦急心情,你态度好或印象清晰,这是在帮他们完成任务。讲一个神话故事,有一转行女孩,过来后到电脑培训班学Java,学艺未精,态度认真。十月份一次job fair,公司寥寥,多半美国公司招人,新移民顾虑到公民身份问题多数不愿去搭理这类公司,导致这些公司门庭冷落。最后一天下午,这位女孩打算拿美国公司练面试技巧,面试第一家公司,就被拉住了。(以下将其与该公司HR经理对话翻译成中文)
“你好,我是来找工作的,请问贵公司有Java开发方面的工作吗?”
“啊,太好了,我们正在招这方面的人才。你有简历吗?”
“有,这就是!”
“好极了!愿意来美国工作吗,我们的公司在佛罗里达州。”
“可是我到加拿大不到半年...”
“没关系,我们会帮你办H1工作签证。”
“但是,我的加拿大公民身份...”
“你要多少年薪?”
“八万!”
“八万?我给你十二万美金一年,来吧!”
“可是我的Java培训班还未结束,恐怕做不来...”
“不用担心,我们会先送你到新加坡分公司进行三个月培训,来吧!”
当这女孩拿着HR经理的名片半信半疑离开时,HR经理迅速收摊走人。最后,这女孩连培训班也不上了,一个星期后就搭上公司飞往新加坡的尾班机,开始另一段传奇生活,这是在下来加拿大亲眼目睹的最大神话故事。事后,去过这次job fair的,无不捶胸顿足,痛恨自己为什么没到美国公司处拾遗,错失良机。可见,招人的比找工的更心急。不知道下一个神话故事会不会发生在你身上?

必胜四式:力劈华山,interview English要倒背如流。

在这里讲的是interview English,不是living English。如果你懂日常英语,相信也不会看这篇武功秘诀了。鬼佬比较虚伪,表面上他们绝不会因为你的英语不好而不聘你,不然他们就触犯法律,实际上公司第一次面试多数是HR interview,不通过基本都是英语问题。

英语可不是一天一夜就能学好的,怎么办呢?是不是要熬上一年半载,等练好英语才出山呢?没必要,根本没必要,力劈华山式教的就是如何应付英语关,只要你练好interview English就能所向披靡。(练interview English只需1-2周时间)

真正公司interview分为HR interview 和Technical interview。HR interview 的问题基本上各大公司都是一样的,这些问题都是按照当前西方的主流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所设计
的,大同小异。只要掌握主要几条问题,再举一反三,HR interview就拿下了。下面列举 条问题以供参考。另外Technical interview所谈到的技术问题及术语,大家
肯定已经耳熟能详了,即使听不懂整句话,单词也能掌握七八成。加上老外在正式的 interview场合一般不会用刁难的复合句或反问句,而是简单的疑问句,甚至是非句,听懂句中的动词和名词就能猜出大意。

关键的工作是细化resume,把resume里提到的项目和经历编成若干有因有果的小故事,最好是有趣味的往事,说出来老外也觉得长见识或感到有意思;归纳HR和Technical interview问题的答案,把能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技术方面的问题记
下来并列出标准答案,再把这些材料背得滚瓜烂熟即可。

当interview时,没听清楚可以问明白为止,但要非常礼貌,不然interviewer会不耐烦的。即使仍未听出意思,可凭感觉回答自己熟悉的内容(答案),当interviewer纠正你的方向时,你就可再次搞明白他(她)的真实目的。

HR interview 问题:
* 你有多长工作经验?
* 你能谈一下以往的工作吗?
* 你在公司里担当什么职位的工作?
* 你认为在你的工作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 你认为在你的工作中什么是不重要的?
* 你在以往的工作中遇到过什么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 你在以往的工作中最感到骄傲的是什么?
* 你认为你自己的优点是哪些?
* 你认为你自己的缺点是哪些?
* 你为什么会离开前一家公司?
* 你对前一家公司的上司或同事有什么看法?
* 你的前一家公司的上司或同事对你有什么评价?
* 你了解本公司的情况吗?
* 你为什么会选择本公司?
* 如果有相同的机会,你选择本公司还是**公司?
* 你希望你将来会往哪方面发展?
* 你希望的年薪是多少?
* 你最快什么时间能上班?

必胜五式:美女照镜,interview
时要尽力展现多才多艺、善于沟通和善于学习的personality。

许多candidate经过不懈的能力,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公司interview机会盼来了,但是在临上场前反而旁徨失措,乱了手脚,被interviewer问得只有招架之功,无还手之力,最后丢盔解甲。其原因在于不了解interviewer面试的心态,不知道interviewer会问什么问题,或者是因为resume内容是吹出来的,心里没底。

其实interview问题不管是HR interview方面的,还是Technical 方面的,你事前肯定做过充足准备,(这在必胜四式中有提及) 没哪个傻瓜会两手空空上场面试的。而这些问题在一段较短的日子里(例如三个月)是不会发生太大改动的。

至于interviewer的心态,也不难掌握,因为他心里比你更没底。在鬼佬公司里,招聘新员工是一件非常复杂和谨慎的事情,公司上层不轻易得罪员工或解聘员工,所以在招聘的时候,interviewer 本身要担负重要的责任,把好第一关。所以interview是你去帮助interviewer完成任务,帮他(她)坚定雇用你的信心,主动权其实在你这一方的。想象一下,要从至少几十份出色的resume中挑选出几个candidate,interviewer本身也要经过反复权衡。经过仔细考虑后所挑选出来的candidate,interviewer都希望人如其人,不要辜负他的一片期望,所以他会很着重地围绕你的resume来问问题,以此来
证实他当初的选择是对的,这是他判断是否聘用你的第一点依据。第二点依据是,他要了解你对目前他们的项目中所用到的技术所掌握的程度,如果你熟悉他们的技术,这样就可以减少培训的时间,增长你产出价值的效用(现在明白资本主义赤裸
裸的剥削了吧),这点你也应该在事前的job de????ion中了解的一清二楚。第三点依据是,你个人的魅力,英语叫“personality”,也就是俗话所说的顺不顺眼,如果顺
眼,一切好说,前两点也不那么重要了。

这里着重讲解第三点套路。顺不顺眼,合不合缘,“personality”好不好,好像是因人而异,无法可依的吧?其实不然,所谓“各处乡村各处礼”,掌握了西方人interview时作为candidate一般需要表现的特徵就有九成把握了:鬼佬一般喜欢开朗和善于拍胸口的candidate。

鬼佬八卦,华人皆知。西方人比较喜欢表现自己,有一点点成绩能吹出个地球来,阿基米德不是说过给他一个支点,他能翘起整个地球吗?另外,鬼佬也比较喜欢听故事,有时还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加些意见和小问题。开朗就是针对这种态度的,所以你过往的成绩、项目,包括 resume中提到的内容,事前一定要写下来,并且形成一个个与IT有关的有趣或有意思的小故事。例如,为什么要用Java作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因为医生希望回家后可以通过internet了解医院病人情况;为什么以前搞财务,现在转行作IT,因为机缘巧合或是感兴趣IT希望能用C++做出一个性能强大的财务软件,等等。除为了生计要吃饭的原因,啥原因都能讲。等轮到interviewer介绍公司情况或项目发展时,哪怕你一点都听不懂,也一定要有些语音反应,最好是恰当地给些语气词,象“Wuwa, perfect!”、“ Really?”、“ I am not clear...”、“Why?”、“ Oh, my god !”、“好厉害啊!”(或许这老外能听懂中文)。

至于善于排胸口,千万记住是“善于”而不是“敢于”。有些candidate不管老外提什么要求,都一副气吞山河的架式,“No problem! ”从头讲到尾,弊端是要么老外觉得你讲大话在骗他(她),要么为将来工作埋下隐患,有些朋友就发生过上班一个星期就被抄尤鱼了。那么如何“善于”呢?简单讲就是,懂的技术,哪怕一点也好,你应该狂拍胸口大喊“No problem!”、“Absolutly!”;遇到似是而非的问题,最好讲“If you give me one month, I can ...”、“This problem I
have met before, I remember...”。如果真是不明白他(她)在讲什么,最好老实招供,“Actually I am not sure your question.”、“I am sorry I don't ...”,万万不可
与老外绕弯,把老外当傻瓜,老外特反感这点。这点也是许多candidate认识上的误区,以为不懂的问题可以绕到自己了解的地方,其实鬼佬interview candidate的经验肯定比你interview的经验多,这种伎俩是骗自己而不是骗老外。candidate还有一点常识上的误区,以为不懂的问题,可以用英语不好、讲不清楚混过去,你想象一下,刚才还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现在成哑巴了,岂不成笑话吗?所以在处理一点都不懂的问题时,还是老实交代为上,每个candidate 肯定有不会回答的问题,能回答上六、七成就算过关了,八成算优秀的了,老外也会理解不是全才的情况,是全才他(她)反而不敢要呢。

人生如舞台,到加拿大,谁也不容易。倒不如在这人生的另一个关口中,拿出当时作出国抉择的勇气,大大方方再倾力演出一场好戏。只要你尽了全力,一定会有赏识的知音。

必胜六式:万佛归宗,要有必胜的信心和坚韧的毅力。

以上五式把从找工开始到面试结束整个套路要点讲解了一遍,练好后架式就出来了,但要做到剑神合一,克敌制胜,就要真正理解必胜第六式的真谛。其实,真正的对手不是job agents,也不是interviewer,而是你自己的信心和惰性。有一朋友是个女孩,在国内就已是某名牌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出国前一直从事软件编程,但是过来后一直找不到IT工作,必胜前五式也练得很熟,可就是运气一直不好。三个月后,在旁徨无助的心情下,迅速找了一个有工作的新移民结了婚。婚后忍受不住寂寞,去找一份导游的工作干,一干又是四个月,时间过得飞快。在这四个月里,女孩心里一直惦念着IT,最后还是一咬牙,把工辞掉,跑去报了个Java班从头学,然后一边学一边找,终于在来到加拿大第九个月,找到了一份IT工作,虽然是一份初级工作,年薪才三万八,但终于迈出第一步。打电话来时,口气平淡,“我找 到工作了”,曾经沧海后有的只是对人生的新认识。她事后的经验就是:千万不要动摇,如果你下了决心去找的话,因为她认为至少浪费了四个月时间。

“行行出状元”,不是非要找IT工作才算是正事,这六式也主要是针对那些决定找IT工作的朋友们的。

“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既然你下了决心一定要找到IT工作,就不可半途而废,在找工的过程中你会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困惑和打击,在下同情半途放弃的朋友,更敬佩经过惊涛骇浪,站在峰顶快意人生的英雄(雌)。

回过头,再仔细分析一下,你是什么时候最容易失去信心,是哪些主要的因素困扰着你的韧劲。

一般来说,在三个时候你是最容易失去信心的:一是发resume后一个多星期仍不见反应,二是与job agnets交谈后没有下文。当第一种情况发生时,请毫不犹豫地修练必胜一式,发生第二种情况时,请把必胜一式、二式和四式再重新温习。第三个时候是在interview后感觉差时。其中又以这点影响最大,简直就象是世界末日一样,感到前路茫茫,感到身在异乡的痛楚,而且这痛楚却又引起连锁反应,把来加拿大后种种不顺心的苦恼象过电影一样又在上演一次,这种痛楚甚至会影响到下一次interview的信心,所以要认真防范这第三点的发生。当interview失败后,一定要强制自己不去想其他不愉快的事情,集中精神把整个interview过程再回想一遍,尽量把interviewer提到的问题写下来,不懂的查找答案,模棱
两可的回答要弄个水落石出,再归纳出自己认为失败的原因,把前五式温习一番,与高手或其他朋友探讨一下失败的原因。当你确认了失败的原因,自信心会再次确立起来,你会想:“如果再让我碰到这种情况,我一定会.......”。

其实,interview不是一个零和问题,不是说你成功了就十全十美,失败了就一无是处。interview失败有许多方面的原因,有些原因甚至跟你无关,比如那天interviewer被老板臭骂了一顿,当然不会有好脸色给你,或者他(她)想着下班后
与情人约会,可能你就成功了,所以interview失败后,拜托不要悲观失望,找原因才是上策。

那什么因素会困扰你的毅力呢?钱、身边亲友的悲观态度和你对自己能力的错误估计。技术移民过来的朋友,带来的钱一般只够花半年到九个月的,再加上读一两个培训班,过四个月后就所剩无几囊中羞涩了,所以找工前务必先计算好时间,一般以三到四个月为一期,不要让这些小事分心。仍找不到的,可以先打一、两个月工,攒好钱再卷土重来。

身边的亲友的态度也很重要,尽量与一些积极向上、乐观的朋友交流,向找到工作的朋友多请教经验。减少与悲观或不想找IT工作的朋友交流这方面的意见,因为你现在的信心是较脆弱的,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影响到你的心情,象“唉,现在的工作
机会越来越少了。”、“糟糕,这次面试又砸了。”、“不如去干general labour吧,钱也不见得少。”,等等。

对自己能力的估计不要太低也不可太高,偏离你的能力,都会因为期望与现实相差大造成心理反差大。估计高了,会造成焦急的心情,估计低了,会造成 悲观的情绪。最好的方法是跟自己过往的能力比,在interview方面是不是一次比一次回答得流利,interviewer的反应是不是一次比一次满意;技术方面是不是一次比一次清晰,interview机会是不是越来越多。如果这几方面自己感觉越来越好,证明你的成功也越来越近
了,这时更不可轻易放弃,这些努力都是得来不易的,请坚持到最后一个希望。

有些朋友问,“那我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做IT的料呢?什么时候放弃,什么时候不该放弃呢?” 其实也很简单,如果你问自己,如果现在放弃,不会再考虑在IT界发展了,那么这就是你该放弃的时候了;如果你还对IT界存有向往,或是现在放弃
心有不甘,这说明你心不死,应该继续下去,而且是加倍努力,因为你在做一件你内心认为值得的事情,放弃了只会带来无尽后悔。(糟糕,把恋爱必胜第五式搬到这了)

你是不是感到在这找工是一件前所未有的困难事,在不断考验你的意志、信心和智力?哈、哈、哈,你最好听一听找到工作的朋友如何形容工作后的心情:找工还不是最难的事,如何融入主流社会更加难。有时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如果你鼓起百倍勇气克服了拦在面前象山一样高的困难时,它会回报你所想要的礼物,当你还陶醉在快乐中没清醒过来时,又一座更高的高山“砰”一声直挺在面前,你不得不又收拾行囊匆匆上路,咬牙继续攀登。如此一轮又一轮地重复下去,直到有一天爬不动为止。如果我们能躺在床上慢慢等老,或许是件开心的事。
Advertisement
发帖回复
查看:4990|回复:5
  • 1
Advertisement
打开收藏板块打开个人中心
边缘侧滑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