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开始缓慢补鹤唳华亭。剧播的时候我大概看到她晒书时太子来老师家,两个人隔着屏风讲话那里,就停住了。前久在b站看到一个用陆文昔剪的东厂观察笔记,突然一下就get了一桐。这几天每天一两集慢慢看,越来越喜欢陆文昔。这剧朝堂戏比较烧脑,我经常都要想好久里面的反转,可惜错过追剧大部队没地方聊了。
我最近开始缓慢补鹤唳华亭。剧播的时候我大概看到她晒书时太子来老师家,两个人隔着屏风讲话那里,就停住了。前久在b站看到一个用陆文昔剪的东厂观察笔记,突然一下就get了一桐。这几天每天一两集慢慢看,越来越喜欢陆文昔。这剧朝堂戏比较烧脑,我经常都要想好久里面的反转,可惜错过追剧大部队没地方聊了。
我平时不怎么去豆瓣,等我去看看。
我第一次弃剧主要是不习惯罗晋演绎的少年太子,那时候陆文昔刚刚出来还没多少戏份。后来罗晋在安家里面演的徐姑姑简直迷死我了,但也没勾起我继续看鹤唳的欲望。这次是实打实是因为陆文昔看进去了。
来一桐楼里感叹一下。看到阿昔入宫了,那句“从此萧郎是路人”,让人太心疼了。五大王也是萧郎啊。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编辑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