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十三香,几乎没人不知道,它是炒菜、炖肉、做卤味的"灵魂调料"。
可这个产品背后的企业﹣﹣王守义十三香,却低调得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个企业没有明星代言,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甚至连上市都不考虑,它究竟靠什么,在调味品市场站稳了脚跟?这个问题可能连它的对手也想不明白。
1984年,王守义拿着100块钱起家,开始了创业之路。
当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汉子,靠着祖传的调料配方,琢磨着做出一种,能适合家常菜的调料。
那个年代,市场上可选择的调料很少,家家户户做饭就是盐、酱油、醋,顶多再加点花椒和大料。
王守义认为,中国的饮食讲究"百味调和",调料绝不是简单的盐味。
他经过无数次尝试,最终用十三种天然香料,调配出一种特别的调味料,这就是后来闻名全国的"十三香"。
王守义的小作坊很不起眼,连设备都是二手的,员工也只有三个人。
1990年代,十三香已经逐渐流行,公司却始终保持着低调的风格。
他们只在央视,投放了几条简短的广告,用一句朴实的广告语"十三香,炒菜好帮手"打出了名气。
几十年过去了,这句广告词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
王守义十三香让人佩服的地方,还是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他们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原材料供应链管理体系,所有的香料,都从优质产地采购。
每一个步骤,都在严格的质量标准下进行,从不允许,任何瑕疵进入生产环节。
有人说他们"死脑筋",可他们却觉得:"品质是企业的命根子,丢掉品质就等于丢掉了消费者。"
产品的创新,也是王守义十三香的法宝之一。
除了产品和品质,王守义十三香,在企业管理上也有自己的特色。
他们一直秉承"家文化"的理念,把员工当成家人对待。
很多人好奇,王守义十三香为什么不上市?
这家公司对上市的态度非常明确:不需要,认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于自身实力,不是靠资本市场的融资。
他们的资金链一直很健康,完全可以靠自己的积累支持扩张。
上市可能带来短期的利益,也会让企业失去,对产品和运营的掌控,这种务实的经营理念,让他们在调味品行业,始终保持稳步前行。
除了商业成功,王守义十三香,还特别注重社会责任。
王守义十三香的故事,是中国制造的一种典范。
用几十年的努力,做出了让全国消费者信赖的产品,他们低调行事,从不追逐短期利益,却用坚守品质的态度,赢得了市场的尊重。
王守义十三香的成功,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专注做好产品,才能走得更远。